老年人的焦慮:投資買房or安心養老該如何取舍

分類:創投 時間:2016-10-12

李先生是某國有企業的工程項目部的一名基建工程師,去年因為步入退休年齡,最終順利退休了。李太太是一名小學教師,目前也退休在家。兩人在退休前積攢了一百萬元存款,加上每月固定的退休金也算是“樂退”了,晚年生活按理說會過得無憂無慮。

但是最近李先生找上 嘉豐瑞德 高級理財師訴說起自己的苦惱。原來李先生的兒子前些日子看著房價一波漲過一波,原本是本本分分工作攢錢的兒子也動起了買房投資的心思。他向二老提出了合伙買房的打算,一開口便是近百萬元,這等于要清空二老一輩子的積蓄。

但李先生也非常明白兒子是個穩重的孩子,做什么打算向來都是深思熟慮之后的決定,看來兒子的這番打算也是在有相當把握下才向二老開的口。

但是李先生也十分明白,投資總是有風險的,更何況要拿出積攢了一輩子的養老錢,實在有點舉棋不定。

嘉豐瑞德 高級理財師在聽取了李先生的敘述之后給出了意見:

厘清權重

李先生現在主要的問題是不知道該如何抉擇,處在兩難的境地。而造成的這種現狀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李先生不懂得權重取舍。

如果買房投資

買房投資,實際上就是一種激進型的投資渠道,李先生的兒子只看到了短期內房價飛漲的現狀,而忽略了房價走低的風險。而從近十年的整個房價周期來看,房價走低也是個大概率事件。

我們經常說投資要考慮最壞的情況,對于李先生而言最壞的情況便是百萬養老錢打水漂,那么這個結果是李先生所能承受之重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損失的這些錢原本可以用來保障李先生的晚年生活,意味著晚年生活可以在不依靠兒子的前提下過得有聲有色。如果沒有這些錢李先生二老只得依靠兒子養老,而兒子還有自己的負擔,這是李先生最不愿看到的情況。

所以考慮到最壞的情況買房投資是李先生晚年生活所不能承受之重。

如果安心養老

如果作為養老錢,這些錢款可以做一些穩健型的資產配置。

其實就養老的目的指向而言,以保本為主的穩健型資產配置更適合老年退休人員。退休階段對于一個生命周期而言進入最后的安穩享樂階段,花錢、享受前期資產積累的成果是這一階段的特征,因此以追求高收益為目的的理財途徑比如說買房,就比較不適合李先生現階段的財務目標。

對于李先生而言,選擇一些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比如 穩利精選組合投資計劃瑞middot;公寓 等收益穩健、風險較低的投資途徑更為合適。

對于其他小額的閑散資金,李先生也可以配置一些投資門檻低、投資期限靈活的平臺比如 JIA理財 ,年化8.8%的新手標非常適合做短期的小資金投資。

取舍有度

作為父親李先生對于兒子求助有自己的堅持也該有所讓渡,才不至于影響一家人的感情。在不影響晚年生活的前提下,李先生可以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比如拿出養老金中20%,作為父親對兒子的支持,這樣即便考慮到最壞的情況也不至于“傷筋動骨”。

因此,投資買房還是安心養老?最重要的是做到厘清權重、取舍有度,否則拿什么拯救你的晚年生活?

【本文鏈接: http://www.saferich.com/college/case/Single21942.html


Tags: 投資

文章來源:http://www.ekeji.com/4707.html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