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一資本李牧晴:VC反應永遠遲鈍,一線創業者才具話語權

分類:創投 時間:2016-10-12

亞馬遜的創始人杰夫middot;貝佐斯(Jeff Bezos)曾就一個理想的生意下了一個定義,并告誡大家當找到了這類生意的時候,不要只是把握住它,更要像是人生伴侶一樣把它和你緊緊綁在一起。在他看來一個理想的生意至少有4個特點:

1)、消費者喜愛它;

2)、它能夠增長到足夠大;

3)、資本的回報率高;

4)、同時它可以經受時間的考驗——有持續數十年的潛力。

其實現在執一資本的投資從決定投資一家公司到最后的退出,這個周期可能會有5年甚至10年。投資人如果投你,不會只因為你這幾年的業績很好,更重要的是看你有沒有差異性,未來你的發展空間有多大,你是否已經掌握了這個行業的秘密(規律)。

過去這兩年里,整個創投圈涌入了許多創業者和投資人。造成了市場虛假繁榮的景象,當那些不按常識辦事的公司到處在做廣告,刷漂亮數據的時候,誰能拒絕短期利益,反向地去思考問題,誰就有更大的可能性贏得最后的勝利。

另外,在資本寒冬的時候,創業者也更能回到他最開始創業的狀態,去聽市場的聲音,而不是自己去做一些判斷。我們看到很多的公司即使是到了B輪、C輪的時候,也還會去做一些自己臆想出來的事情。

比如目前一家公司的規模達到了1個億,但為了要做到某一個估值,需要把收入做到5個億。因此他必須要講一個足夠大的故事,想當然地進行決策,然而這個決策或許僅僅是該公司的一廂情愿,不代表用戶的真實需求。

我們觀察創業者在開發一款新產品的時候,經常會發現他們陷入到這樣一個邏輯陷阱,因為自己能干這個事情,于是公司就開發了這樣一款產品,實際上這樣開發產品的思路還少做了三個思考:

思考一,客戶真的需要這東西嗎?

思考二,客戶愿意為此買單嗎?

思考三,客戶為什么要向你買單而不是別人?

這幾個問題聽起來很簡單,但仍然還有不少的創業者在開發產品時主動忽視它們,導致生產出來的產品既不考慮消費者的真實需求,也不考慮競爭對手的發展,完全是因為我有能力做這件事情的結果。

當你找到用戶的真實需求后,公司在實現從0到1的過程中,要盡量做微創新。因為這樣做不至于消耗公司太多的資源,也有助于加速創業公司的成長速度。現在也有不少人在提顛覆式創新,實際上所謂的顛覆性創新在剛開始的時候基本都屬于微創新。

當年周鴻祎想全面做安全服務,但苦于沒有足夠的能力和資源,于是他就想出做一個360衛士,通過一個很小的點去切入。在滿足了用戶的需求贏得了幾千萬的用戶后,他又開始做免費殺毒。有一天大家猛然發現原來整個市場已經被他慢慢「蠶食」了,所以360也不是一夜之間就顛覆了整個市場的。

創業者不要老想著一下子就創立一個大品牌,弄一個大專利,發明出一招制敵的方法,微創新就是點點滴滴地,從很多細微的地方去改進,讓用戶用起來更方便、簡單。對于早期創業公司而言,微創新算得上是一把利器。

作者:李曌


Tags: 創業 風險投資

文章來源:http://www.donews.com/idonews/article/9313.shtm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