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58同城還能神奇多久?

分類:創投 時間:2016-10-12

并購趕集后,58同城的日子并不好過,股價已經跌去了40%多。

為了應對股價下跌,58同城調整了對外部代理商及內部員工的政策,引起了極大爭議。后又實行激起眾怒的996工作制,也被解讀為是58同城應對業績下滑的“變相裁員”。

經過十年鏖戰,姚勁波帶領58同城打敗了趕集網,成為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領頭羊。并購趕集后,神奇的58同城是否還能延續過往神奇?

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看似文靜,實則是一位互聯網行業的斗士,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創業專業戶”。

1999年,雅虎、eBay等大批互聯網翹楚不斷創造奇跡,暴富神話接連上演,這對于那一年懷揣理想走出校門的姚勁波來說,投身互聯網似乎是一種宿命。一年之后,姚勁波一手打造的國內最大域名交易及增值服務網站易域網上線,并于2000年9月被萬網收購。

在萬網,姚勁波幾次域名交易案例,讓他名聲鵲起,但他覺得這不是未來要走的路。2004年,姚勁波和幾個同事一起創辦學大教育,并于2010年11月紐交所掛牌,他持有10%左右的股份。

“我骨子里還是追求一種刺激,或者一種不確定感,我想做一件影響每一個人生活的事。”當web2.0風暴襲來,機會潮涌,再次撩動了姚勁波不甘平庸的心。隨著學大教育轉型進行線下布局時,姚勁波便逐漸淡出,在他的心里還是希望做互聯網。他試圖發現一個“空白點”,一種在國外被證明是正確的,但在國內還沒有強勢競爭對手的商業模式。

他把美國排前一百位的網站全部打開研究,一個陌生的網站Craigslist(分類信息網站鼻祖)吸引了姚勁波的注意,接下來他花了兩年時間研究這家網站的構架、盈利模式和博客評論,并成為其用戶,用海外信用卡嘗試在上面發布付費信息。

創業輪廓逐漸清晰。于是,辭職、籌備資金、組建團隊,毅然決然。4年的積累,2年的計劃,動手創立公司只用了1個月的時間。2005年12月12日,58同城正式成立。創業過程中,58同城起步相當順利,網站還未上線,軟銀賽富就揣著500萬美元找上門。這筆錢剛剛燒完,軟銀賽富的4000萬元人民幣追加投資入賬。2010年,軟銀賽富拉著DCM進行第二輪投資1500萬美元。2010年12月初,他又拿到了華平創投的第三輪融資6000萬美元。在瘋狂燒錢卻不能賺錢的守望中,大批同行蜂擁而來又絕望而去,姚勁波卻篤定地堅信“下一個百億級別的企業將誕生于分類信息網站”。

他的信念在8年后獲得了印證:2013年,姚勁波在學大教育上市后又一次站在美國紐交所,親手敲響了58同城上市的鐘聲。上市之后,姚勁波公開表示,將在未來幾年拿出超10億美元進行業務布局。

激進并購

10億美金怎么花?姚勁波到底布下怎樣一個棋局?對此,姚勁波自己給出的答案是:投資、并購。

58同城2014年10月17日斥資2000萬美金投資移動互聯網代駕服務平臺e代駕;11月18日宣布收購垂直行業招聘網站魅力91;2015年,繼全資收購駕考平臺駕校一點通、砸2.67億美元重金將二手房電商安居客攬入麾下之后,58同城再以3400萬美元的價格入股剛剛完成C輪融資的裝修網站土巴兔,以完善其自建的生態圈和整個服務鏈條。期間,還投資寶駕租車、273二手車交易網、社交軟件陌陌等。至此,58同城在房產、汽車領域、家裝領域皆有涉足,拓展其在垂直領域的行業深度。

有人統,58同城上市18個月投資、并購14家企業,投資總額達16.66億美元,差不多一個月對外投資超過1億美元。姚勁波則用“大局”和“大仗”來形容當下的合并趨勢。

58同城的思路很明顯:作為平臺公司,58同城通過對細分領域的縱深整合努力打造平臺。這種整合不同于BAT公司的入口布局,而是一種類似于“T”字型的架構,即:橫為平臺,屬于頭部公司,縱為細分領域的挖掘,是尾部公司。擴展來想象,在平臺之下還可以有很多細分領域的整合。不過,投資并購后業務整合是最大難點。此外,不論在房產、二手車、金融還是上門服務等品類下,都還存在體量巨大的對手,58同城能否通過投資和并購全面性地壓倒競爭對手,還難以下定論。諸多投資并購動作也讓58同城在人才、管理、運營等方面也面臨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姚勁波用“生活服務平臺”來定義58同城一年來在業務模式上的升級,“如果你在這個里面束手束腳,你為了短期的利益不做長遠的事情,作為一個CEO是不稱職的,我要做的是確保5年、10年的成功,而不是短期內的利潤和股價。”

合并趕集網一家獨大

互聯網產業的特點是大者恒大,贏者通吃。而58同城與趕集網的競爭,是中國互聯網史上最激烈的競爭之一。

2005年3月和12月,楊浩涌創立的趕集網和姚勁波創立的58同城相繼問世。經過10年的發展,58同城和趕集網分別占據市場的第一、第二,而它們的模式高度一致,提供的服務高度雷同,用戶群體也高度重合。

這意味著雙方必須在戰場正面較量,而較量首先就是比拼流量。流量通常要靠鋪天蓋地的廣告以及巨額的市場費用來獲取。為了打敗對方,雙方均在市場宣傳方面砸下重金,簽娛樂明星代言,在央視和分眾投入巨額廣告,以致于營銷費用節節攀升。

如果一個行業,只能依靠無休止上漲的營銷費用來占領市場,毫無疑問,行業的發展是不健康的。而無休止上漲的營銷費用是一把雙刃劍,在短期內,它可以打敗對手,爭奪市場份額,然而一旦停止,則會立即反彈。而且,依靠燒錢得來的市場份額也不是核心競爭力,很容易就會失去。

正在58同城和趕集網的競爭白熱化之際,市場卻發生了變化。垂直領域O2O模式興起,而58同城和趕集網因爭奪地盤,誰也不肯放棄市場營銷,更無暇深耕O2O。

姚勁波看到了這種變化,試圖促進與趕集網合并。

2014年下半年,趕集網推出了“趕集好車”、“藍領招聘”等O2O業務,顯然,這些新業務需要更多的資金和精力。

在O2O領域的競爭同樣激烈,如果再不停止燒錢行為,趕集網旗下的新業務很難成功。面對姚勁波鍥而不舍的“追求”,從起初的不理不睬到最后“可以談談”,楊浩涌終于松口。2015年4月17日,58同城以4.12億美元現金加3400萬份普通股換取趕集網43.2%股份。58同城、趕集網一對冤家對手至此宣告停戰。兩家合并后,估值約100億美元。

“我們現在是100億美金的公司,但是O2O是更大的機會,未來58趕集面臨千億級的機會。”姚勁波在規劃合并后的58趕集時,如此說道。

推出58到家自我革命

2015年4月21日,58同城趕集網合并后的第三天,58到家舉行“2.0發布會”,對外宣布全新的開放平臺戰略,決心做O2O界的天貓,以投資或開放合作的方式接入合作伙伴,以此形成一站式到家服務的超級入口。

事實上,“58到家”品牌于2014年11月20日便已推出。隨著上門服務掀起的波濤,姚勁波愈發覺得生活信息服務的定位讓58同城離用戶越來越遠。市場重壓下,為了再續58同城傳奇,姚勁波決定來一場“自我革命”的游戲,58到家應運而生。姚勁波對此信心滿滿,稱未來一年,將投入至少一億美元來拓展58到家的業務,“沒有上限”。58同城首席戰略官陳小華兼任58到家CEO。

與58同城純信息平臺不同的是,新生的58到家以居家場景為服務切入點,提供實現用戶基于地理位置的預約下單、上門服務、在線支付及點評等流程。但從58同城孵化出的58到家,依然繼承了58同城的平臺模式,服務類別分門別類,包羅萬象,服務品類從最初的美甲保潔搬家發展至美容化妝、按摩、月嫂、洗衣洗車、汽車陪練甚至外賣等等。2.0版本的58到家更是目標接入上百種服務品類——這是典型的重平臺服務邏輯。但快速建立如此大的平臺依靠58到家自己的員工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更多的是利用平臺接入了第三方服務,分成了自營和眾包兩種服務。

據58到家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底,58到家的服務已完成了全國30個主要城市的覆蓋。對此,CEO陳小華曾感慨:“此前很少有哪個公司成立剛剛幾個月就要管理30多個城市的業務,而58到家正是這樣,比如每個城市至少有三個業務單元即將近100個子業務,而業務的復雜程度也超乎想象”。

而在核心業務方面,58到家自己投資的自營企業能到家完成良好的服務任務,第三方接入由于標準化管理機制的弱勢,導致用戶投訴和不滿時常曝光,也直接影響了核心服務業務的競爭力。

經過整整兩年的發展,58到家CEO陳小華給自己打60分,原因是離預期的目標仍然較遠。58到家不僅只是一個上門服務平臺,更是成為了“平臺中的平臺”,其中每一個品類似乎都能做出一個單獨的平臺。平臺要想致勝,規模擴張是必然的路,從體量上看,58到家似乎很大,但從業務領域來看,58到家又很弱。核心服務業務不強,靠體量擠壓河貍家等垂直領域的競爭對手,58到家有點力不從心。

從58自身擁有大量資源的情況來看,58到家確實有很大的機會成為58同城手中的利器,扛起再造58的革命大旗;但另一方面,資本的窮追不舍、細分行業專業性的技術壁壘等難題,又讓58到家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至于58到家是否具有潛力成為那只站在風口待飛的豬?是否有能量再造一個58同城?這些都還是后話。對于目前的58到家來說,盈利還是一個美好的“遠方”。

生活服務帝國 模 型漸顯

除了O2O以外,58同城也在主營業務上尋找利潤增長點,新業務“轉轉”進入了姚勁波的視野。“轉轉”是58趕集推出的個人閑置物品交易平臺。通過微信支付的方式,鼓勵個人用戶快速的將自己的閑置物品賣給個人用戶,實現閑置物品的快速流轉。姚勁波曾表示,希望將58同城和趕集網二手交易業務全部整合到轉轉上。另外,轉轉是騰訊斥資7.36億美元入股58同城后,雙方在微信上深入合作的首個項目。58國內最大分類信息服務與騰訊超級App入口的無縫對接,充滿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梳理58同城的業務布局,其業務已經遍布房、車、招聘、生活服務等各領域。2016年5月8日,58集團正式對外宣布啟用全新四色集團Logo,同時對外發布新集團架構。此次58集團借全新Logo的發布,宣布品牌戰略、產品戰略、平臺戰略的全面升級,未來集團將實現分類信息領域到生活服務全領域的全面跨越。

“無論在橫向平臺規模或縱向業務垂直,58集團早已積累下巨大的實力。未來,58集團將帶領旗下品牌向‘通過互聯網讓人們的生活更簡單’的使命大步邁進。”姚勁波如是說。

在58集團生態中,58同城、趕集網招聘與中華英才網融合覆蓋大招聘市場,為中基層人群以及白領從業者提供職業平臺;58安居客房產作為最專業的在線找房平臺提供買賣租綜合找房解決方案;58汽車產業集群讓用戶汽車服務需求一站式被滿足;58金融融入生活場景之中為用戶提供綜合貸款及理財方案;58到家聚焦提供高品質的上門服務;58同城創新孵化的真實個人閑置交易平臺轉轉,專注為用戶提供有品質的二手物品交易服務。新架構中,58同城middot;影業首次出現,將以優質出品為用戶提供多元娛樂文化內容。

姚勁波給了58集團一張瑰麗藍圖,但能否構筑一個新帝國?我們拭目以待。

結語

在互聯網創業公司不斷被淘汰的時代,58同城11年來能屹立不倒,且慢慢發展壯大,成長為為全球第一的同城分類信息網站位置,已堪稱成功。

但隨著各類垂直細分領域網站的崛起,58同城的流量逐漸被分流,大而全的商業模式,逐漸成了58同城的發展阻礙。如今轉型O2O,雖然背靠騰訊撐腰,但隨著阿里、百度在本地服務領域的持續發力,遲早會正面交鋒,業務發展也并非高枕無憂。這個考驗,姚勁波難以回避。

神奇的58同城否能繼續神奇下去,是姚勁波接下來要面對的巨大挑戰。


Tags: 58同城 電子商務 創業

文章來源:http://www.shichangbu.com/article-28058-1.html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