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智能化基因數據解析平臺,賽福基因獲千萬元天使投資

分類:創投 時間:2016-10-18

【獵云網(微信號:)北京】10月16日報道(文/竹子)

精準醫療是一個龐大的市場。 近年來,精準醫療逐漸從學術研究走向臨床應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基因檢測技術。

總部位于中關村的賽福基因成立于2015年10月,是一家精準醫療服務提供商,致力于用基因科技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和患者治愈率, 同時為關注健康的客戶群體,繪制個體基因組信息圖,提供個性化的健康建議。最終目標是讓每個人擁有一本基因使用說明書。

今年2月,賽福基因完成了天使投資,拿到了創見資本、將門基金以及朗瑪峰創投三家機構的千萬元級天使投資。

賽福基因創始人余偉師

3年前,余偉師通過美國博士人才創業平臺,會聚了64名技術人員。大部分成員來自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MD安德森癌癥研究所等多家美國著名院校和醫學研究機構。

他們基于美國的既有基因開放數據庫,對上萬種疾病的基因信息進行整理和校正,擁有了一個更全面和準確的基因數據庫。 同時, 團隊在引入分析數千例中國疾病基因數據后,搭建起了一個基于中國人的基因數據庫。

“世界不同的人種雖然有差異,但整體上不超過1%的基因差異,大部分美國的基因數據信息可以應用于中國人,前提是需要結合完整的臨床信息,形成一個可使用的中國人基因數據庫。”余偉師說。

懷揣著推動中國精準醫療事業發展的夢想,余偉師在2015年帶著團隊回國創辦了賽福基因,并入駐微軟創投加速器。

推動智能化基因數據解析

賽福基因基于全基因的基因檢測手段,研發了一系列針對患者(癌癥、癲癇等)的個性化診療解決方案。

平臺用智能化方式構建基因數據解析平臺,實現基因解析的自動化、批量化和個性化,提高基因數據的解析準確度和速度。

根據賽福基因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相比目前行業內的人工分析,智能化模式最高可提升了20-50倍的解析速度。同時,實現致病性變異預測的誤差率降低了19%,精確度提高了50%。

賽福基因今天正式推出了基因數據智能解析平臺“清Clear”,以及精準醫療系產品“晶Crystal”系列,推動中國的全基因數據解析工具和癲癇精準診斷治療 的突破。

清平臺:生成易讀的生物臨床交互報告

清平臺通過整合癌癥與基因、藥物與基因、疾病與基因三大數據庫,實現基因突變的快速檢出、深度注釋和垂直解讀,結合多維度的遺傳信息及臨床數據,生成易讀的生物臨床交互報告。具有“快速、準確、穩定和可重復”四大特點。

清平臺最終的功能將會實現集醫學大數據存儲、計算、分析、解讀功能于一體的人工智能精準醫療服務體系。

余偉師透露說,賽福基因通過自動化和智能化等技術手段,把基因數據的分析解讀成本降低了50%。目前清平臺主要是賽福基因內部使用,成熟后會首先開放給企業客戶使用,比如醫院和第三方檢驗機構。隨著平臺交互,數據傳輸等其他功能的進一步完善,清平臺未來將直接讓開放給個人用戶使用。

晶系列產品:針對癲癇、癌癥、健康三大人群

基于清平臺,賽福基因推出了“晶”系列產品,包括針對癲癇患者的“安晶”、針對癌癥臨床研究的“元晶”,以及針對健康人群的“全晶”。

安晶

癲癇是繼癌癥之后最有可能實現精準醫療的病種。“安晶”將全基因測序技術應用于癲癇輔助診療,開創了癲癇個體化診療新模式。

全基因測序技術能檢測出已知癲癇致病基因的位點,還能檢出癲癇患者高發生率的原發性未知突變,讓癲癇致病性基因突變陽性檢出率提高了50%,幫助醫生對癲癇致病機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元晶

“元晶”整合基因組學,從癌癥基因組數據出發,結合患者的家族史、發病史、以及影像與數字病理診斷等臨床信息,致力于對現有檢測、治療和藥物相關產品的升級方案研究,是一個針對癌癥的臨床研究和臨床轉化而開發的產品。

全晶

“全晶”主要面向大眾健康管理需求。客戶向賽福基因提交自身個性化的需求并購買相關檢測產品服務,樣本采集后,30-40天后,客戶就能得到一份基因分析的健康管理報告。

對客戶來說,賽福基因的報告針對12個系統的多種疾病風險,提出有針對性的方案,讓客戶盡早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進行科學預防。同時還可以對客戶提出運動與營養方面的相關指導,進行運動和體重方面的管理。

對患者來說,報告可以出具精準化的診療措施,提出個性化的用藥信息,來避免藥物不良反應、藥物浪費和耽誤治療時機。

報告還能輔助醫生快速確診病因,精簡診斷程序。同時,幫助醫生優化診斷方法。

組建跨過團隊,用技術降低成本

基因數據分析的關鍵是數據的解析能力,而數據解析的關鍵又在于跨學科的隊伍組建。 余偉師的團隊便是一個跨界團隊,有來自各領域的技術和學術型人才。

余偉師本人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癌癥研究所的科學家,擁有12年在癌癥與疾病基因組學、干細胞和再生醫學領域豐富的研究經驗,積累了對癌癥與疾病診療行業的深厚理解。

聯合創始人及技術總監劉湘濤,美國耶魯大學應用數學博士,美國愛荷華大學精神科系研究科學家。擁有11年在疾病基因組學分析領域的資深經驗,研究領域包括生物信息學,統計遺傳學,數學統計建模以及快速算法等。

健康管理事業部總監賈洪濤是俄亥俄州立大學生物醫學博士,俄亥俄州立大學綜合癌癥研究中心科學家。擁有16年在癌癥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以及發育生物學領域的豐富經驗。

運營總監梁萌萌是美國南加州大學病理生物學博士,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Tisch腫瘤研究所博士后。擁有8年在前列腺癌研究領域的研究經驗。

目前市場上的基因檢測公司的臨床產品,普遍采用基因芯片和基因包(gene panel)的檢測技術。這兩種方法的缺點是,只能覆蓋已知的基因信息。而全基因數據分析,獲取的是兩萬個基因的數據。因此,數據分析更加全面、精準。

基因數據分析行業,之所以多年來一直發展緩慢,主要是全基因測序的成本過高,中國人基因數據庫的匱乏,以及全基因數據分析存在的技術瓶頸。

全基因組測序成本,從十幾年前的幾十億美元大幅下降到目前的一千美元左右,不難推測,全基因組測序未來幾年會走入我們每一個家庭。

雖然全基因測序成本降低了,但在中國,基因數據庫的構建才剛剛開始,基因數據庫中,與疾病相關的基因突變信息很少,能直接指導臨床治療的信息更少。如何完善中國人的基因數據庫,并低成本地實現全基因數據分析,是基因醫療行業多年來一直難以逾越的一道坎。

余偉師透露說,賽福基因的基因數據庫是在混合云平臺上搭建的,具備自動化、可視化、批量化特點,這些技術手段讓基因數據的解析成本降低了50%。

賽福基因平臺希望打通醫院、第三方檢測機構、科研院所和藥企等產業相關方,形成一個基因數據共享和精準醫療協作平臺。

目前賽福基因已經與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院、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上海東方肝膽醫院、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等30余家國內外著名醫療科研單位,以及諾禾致源、藥明康德、吉因加、海普洛斯等國內知名第三方檢測機構在產品研發、生產應用及市場推廣等方向開展深入地合作。

你的項目也想被報道,點擊這里——獵云網

本文來自獵云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226724


Tags: 天使投資 數據分析

文章來源: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226724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