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提前預演:當虛擬世界的規則影響到了你的現實生活,你會不會感到恐懼?

分類:創投 時間:2016-10-25

當虛擬世界的規則影響到了你的現實生活,你會不會感到恐懼?

《黑鏡》第三季延續了前兩季反復出現的一個主題。

虛擬世界的規則是為了適應虛擬世界的環境而設立的,這種規則的基礎是工具理性。例如你會在大眾點評上給餐廳打分,你可以對你的 Uber 司機打分,因為這個分數 直觀地 代表了他們的服務質量。

一旦你習慣了虛擬世界的規則,你就會有欲望將這些規則帶入你的現實生活中。你會想給你遇到的每一個人打分嗎?《黑鏡》第三季第一集《Nosedive》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你可以在手機上通過左滑右滑來給每個人打分,最終你的分數會顯示給每一個人。

這聽起來是一個很有趣的創意,而且目前已經有很多社交產品都實現了這樣的功能,例如國內的探探和國外的 Tinder。但是,它們都是陌生人社交工具,你和你的朋友之間應該不會這樣互相 judge 對方。

如果有一家公司真的開發了類似于《Nosedive》里的社交工具并成功讓大多數人都使用這個應用的話,也許現實情況的確會很荒唐:每個人都不惜諂媚盡量討好對方,或者向其他人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但情況不會像電視劇中那樣令人恐懼,如果你的評分過低的話,你沒法租到自己喜歡的房子,沒法乘飛機,甚至不被自己的好朋友歡迎。

這種恐怖的場景之所以存在,是因為虛擬世界的規則被 強制 引入了現實生活。當然,也只有虛構作品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黑鏡》,至少是《Nosedive》這一集,其實是一個反烏托邦的故事。它要告訴我們,當我們過分依賴工具的理性規則而放棄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時候,我們的行為就會被“異化”。第一次工業革命讓人們產生了對機器的依賴而被異化,這一點馬克思和卡夫卡都察覺到了。現在是計算機和網絡讓人們產生了依賴,它也再一次異化了人類,而《黑鏡》跟卡夫卡的作品一樣,是通過夸張的方式引起人們對于異化的關注。

說它是一個反烏托邦故事,是因為《Nosedive》的敘事模式很類似于《一九八四》和《V 字仇殺隊》,它講的是每一個人都被某種不合理的規則統治,而可悲的是,他們都適應了這些規則。

更可怕的是,《Nosedive》里的人們很有可能是 自愿接受 這種規則的統治的。《一九八四》和《V 字仇殺隊》里的獨裁者要么是通過政治方式、要么通過武力實現統治,而《Nosedive》里那個評分應用的背后可能是一家民營企業。

《Nosedive》這一集只講了人們適應規則后的故事,其實我們可以參考《一九八四》腦補一下在那之前發生的事情:

21 世紀中葉的某一年,Facebook(Google、蘋果、微信都有可能whatever)宣布將會發布一款“革命性產品”,這將“重新定義社交”。接下來全世界的媒體都在猜測 Facebook 將會推出什么產品,有人猜測是 VR 社交眼睛,有人猜測是幫你規劃社交活動的人工智能。結果到了發布會那天,小扎,哦不那個時候應該是老扎,站在發布會的舞臺上,向全世界宣布了 Facebook 推出的一款 AR 隱形眼鏡和一個評分社交軟件,你可以通過評分軟件給每個人打分,也可以給每個人發布的狀態打分,而隱形眼鏡則可以通過 AR 的方式讓你看到眼前的每個人的評分。總之,老扎會說:“我們又一次定義了社交,這將讓信用不再被征信機構壟斷,而是以眾包的形式將決定權交給每一位用戶……”

于是,Facebook 的這款產品登上了全世界媒體的頭條。相信那個時候 Facebook 不再觸不可及了,它還以硬件免費的互聯網思維在中國囊獲了好幾億用戶。

就這樣,Facebook 的新產品逐漸成為了全世界最主流的社交產品……

情況變壞是在 Facebook 廣告收入開始下跌開始的。董事會給老扎下了最后通牒,必須改變目前以在線廣告銷售為主要盈利方式的商業模式,并在下個季度的財報中體現出新的增長點。

被逼急了的老扎想起了自己在發布會上說的話:“這將讓信用不再被征信機構壟斷。”他靈機一動,決定和銀行合作,用每個用戶之間的真實評分取代銀行傳統的人工征信方式。商業銀行也很看好這種方式,決定只對評分在 4.0 分以上的用戶發放信用卡,并向 Facebook 支付巨額數據使用費。這果然極大地減少了銀行壞賬,接下來是幾乎所有的銀行都接入了這項服務。

通過與銀行的合作,老扎保住了自己延續了幾十年的 CEO 職位。接下來他又想,為什么不把我們的數據開放給所有需要用戶信用的機構呢?這簡直就是一個千億美元級別的生意!

最先實行這項制度的是硅谷的科技公司,他們在篩選簡歷時只挑選出評分在 4.5 以上的應聘者。后來,航空公司宣布只允許評分在 3.5 分以上的乘客登機。甚至是房產經紀機構也只愿意將優質房源租給高評分的租戶。

逐漸地,一部分人開始察覺到自己的生活已經被 Facebook 統治了,有人發起了一項“卸載 Facebook”的運動。但很快運動就偃旗息鼓,因為每一個參與卸載的人都發現自己的生活變得寸步難行,無法使用信用卡,找不到工作,租不到房……

打住。不小心寫成科幻小說了,言歸正傳。

你看,與《一九八四》不同,《Nosedive》里的現代獨裁者已經不需要用暴力統治人民了,而是通過欲望——不接受我們的統治你不會被槍斃,但你享受不到身邊人都能享受的東西。

因為是故事,所以《黑鏡》進行了夸張描述。還是像前面說的那樣,現實不會這么令人恐懼。但是它想通過這種夸張描述告訴你的是,務必要在虛擬世界的工具理性面前保持自然理性。

如果說第一集《Nosedive》是夸張的科幻的話,那么第三集《Shut Up and Dance》則完全是現實的寫照。 整個劇中甚至沒有出現任何一點科幻元素,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現有的技術完成。這里的每一個受害者都因為隱私泄露而被黑客控制,很有可能在千里之外的黑客通過未知號碼發送的短信指示他們犯罪,讓他們自相殘殺。為了不讓隱私被泄露給公眾,每個人都唯命是從。

這種更真實的恐懼是否會讓你決定讓自己的現實生活與虛擬世界保持一點距離呢?社交網絡可以讓你與朋友保持聯絡,也能讓你的行為異化;互聯網能讓你消遣閑暇時間,但隱私泄露、網絡暴力也能讓你痛苦不堪。

如果你這么做的話,那么《黑鏡》這部劇的目的就達到了——它想幫你看清科技的副作用,這也是它的另一幅面孔。

微信訂閱 PingWest 品玩 請關注公眾號:wepingwest ,有品好玩的科技,更早一步看到。


Tags: Facebook 銀行 創業

文章來源:http://www.pingwest.com/the-black-mirror-metaphor/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