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共識機制 | 你知道的與不知道的
共識機制的發展史,代表著區塊鏈技術從1.0走向2.0以及更遠的未來。從某種程度上講,對於共識機制的突破與創新,直接決定了區塊鏈未來大規模商業化的應用。 如果將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
共識機制的發展史,代表著區塊鏈技術從1.0走向2.0以及更遠的未來。從某種程度上講,對於共識機制的突破與創新,直接決定了區塊鏈未來大規模商業化的應用。 如果將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
當你加入高等教育並且是一個有志向的人還希望你的學習領域繁榮時,一個充滿機遇的世界就會等著你。設想從大學畢業並獲得數字格式的證書,這些證書由區塊鏈等顛覆性技術提供支援。提供和管理教育的方式是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隨
過去數月乃至數年來,人們日益熱衷於加密數字貨幣和所謂的“區塊鏈技術”(來自比特幣 (Bitcoin)中引入的“區塊鏈”資料結構,首次嘗試解決分散式開放網路中的二次付費問題,並獲得成功),這一現象目前已達到新高度
區塊鏈技術使用非對稱金鑰加密(也稱為公鑰加密)。非對稱金鑰密碼術使用一對金鑰:公鑰和私鑰,它們在數學上彼此相關。在不降低程序安全性的情況下公開公鑰,但如果資料要保留其加密保護,則私鑰必須保密。即使在兩個金鑰之間
當我們接收別人的比特幣轉賬的時候,需要給對方的那一串看似雜亂無章的字串就是比特幣地址了。那麼,它的底層基本原理是什麼呢?為什麼不直接用公鑰接收比特幣而是使用地址呢?為什麼使用地址的最佳實踐是每次轉賬都換一個新地
從業區塊鏈需要了解什麼? 在今天的文章中,從兩個角度出發,先從行業的角度來講講區塊鏈行業現狀以及人才需求,再從人才角度來談談從業區塊鏈需要具備哪些基礎技能。 行業
互鏈脈搏按:歲末年初公鏈江湖大事連連,包括以太坊的君士坦丁堡分叉從喧囂到推遲、EOS的側鏈BOS背後是誰的爭論、以太經典遭遇雙花攻擊、以及恆星鏈和波場的互懟…… 這些紛爭集中於此時爆發,區塊鏈的公鏈江湖熱鬧非凡
在大型、集中式的資料中心中儲存資料,往往存在效能、可用性和可擴充套件性等方面問題,同時也會帶來較高的資本或運營支出。而且,集中儲存資料也極易受到複雜網路攻擊。出於這些原因,企業開始尋求去中心化資料儲存的方法——
⼀、2018 年網路空間安全總體形勢 ⽹絡安全的發展,離不開攻防之間的對抗。如果說⼤型漏洞爆發後的安全應急是和時間賽跑,那麼 2018 年這種賽跑已經進⼊了⽩熱化的階段。 在過去的⼀年內,《推進互聯⽹
區塊鏈是軟體開發技術愛好者的全新興趣領域,隨著區塊鏈需求和應用的爆炸式增長,沒準未來十年一不小心還能成為你的飯碗。 德勤2018年全球區塊鏈報告:95%的企業計劃投資區塊鏈 因此對於任何對
前言 在上週,以太坊準備進行君士坦丁堡硬分叉的前一日被披露出來了一則漏洞,該漏洞由新啟動的 EIP 1283 引起, 漏洞危害準確的說應該是一種可能會讓一些合約存在重入漏洞的隱患,而不是一定會使合約產生重
你或許已經知道,區塊鏈上的交易大多都是透明公開的,使用者既可以直接通過RPC查詢NEO節點,也可以使用NEOTracker或NEOScan等方便好用的區塊鏈瀏覽器瀏覽交易記錄、餘額、智慧合約或區塊鏈上的其他資料
1月21日晚,最近剛剛釋出的拓展性隱私加密貨幣Beam稱其區塊鏈遭遇到了技術困難。 Beam在今年1月推出,是第一個基於Mimblewimble協議(一種使交易保密且幾乎無法追蹤的協議)的加密貨
Introduction 區塊鏈是21世紀最具革命性的技術之一,至今仍在發展,很多潛力尚未完全實現。從本質上講,區塊鏈只是一個分散式資料庫。但是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是私人資料庫,而是公共資料庫,也就是說,使
blockchain是個新造詞,至少在2008年之前網上是搜尋不到這個詞的; 比特幣的白皮書裡面出現過chain of blocks 的描述,但是沒有直接用block chain 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