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倉庫

分散式 ID 生成策略

作者 | 小牛 Java 工程師,關注服務端技術 對於系統中的一組資料而言,必不可少地對應有唯一標識。簡單的單體應用可以使用資料庫的自增 ID 作為唯一標識。而在複雜的分散式系統中,就需要一些

Oracle死鎖案例分析

問題背景描述: 發生Oracle死鎖的多個程序執行的都是同一個儲存過程,大概程式碼及順序如下: --1.首先通過主鍵order_no鎖住一條訂單 select t.* from order t

linux下普通使用者的定時任務

普通使用者定義crontab定時任務: 比如oracle使用者定義一個定時任務:每分鐘列印當前目錄 [oracle@node2 ~]$ crontab -e */1 * * * *

用中文進行大資料查詢

概述 如何降低人們使用資料的門檻,這是一個有意思,而又不那麼容易回答的問題。大家習慣從 WYSIWYG(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的角度去出發,由此誕生了一些列的分析工具,

MongoDB通過Shell 實現集合的日常歸檔

1.MongoDB資料歸檔的意義 和其他型別的資料庫一樣,歸檔對MongoDB同樣重要。通過歸檔,可以保持集合中合適的資料量,對資料庫的效能是一種保障,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資料冷熱分離。 同時,歸檔對資料庫

使用Data Lake Analytics讀/寫RDS資料

Data Lake Analytics 作為雲上資料處理的樞紐,最近加入了對於RDS(目前支援 MySQL , SQLServer , Postgres 引擎)的支援, 這篇教程帶你玩轉 DLA 的 RDS

程式設計師怎麼快速接手一個專案

可能不管新手老手有些程式設計師,接手一個專案之後都會多少有些迷惘。 以下是本人總結出來的一點小心得,如果錯誤希望大家給我留言,一起討論: 最重要的事兒 如果你總是看見程式碼多就發

記一次解脫

時間:跨越大(2018.12至今2019.04.10) 地點:北京朝陽區某大廈某座某層 人物:ABC等 事情描述:見下文 去年年底手上開發任務已完成,暫無其他開發需求,被安排協助一個專案。看,又有個爛

GreenDao資料庫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學習筆記

自從用上GreenDao框架之後,其他的ORM資料庫框架都很少用了,因為GreenDao使用起來很方便,唯一的缺點就是資料庫升級稍微麻煩了一點。具體的使用方式網上有很多教程,這裡我只是記錄一下資料庫表單關聯

如何來一次說幹就幹的重構(流程篇)

前言 隨著公司業務的爆炸式的增長,需求規模和使用者規模也迅速地膨脹起來,這樣給系統的三高(高效能、高併發、高可用)以及擴充套件性、可維護性都帶來了考驗。而舊系統因為早期設計的各種侷限性(如早期參與人員的水平

174606092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