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 14nm 製程產品,10 核心處理器準備在 Intel Comet Lake 平臺端出
面對 AMD 的核心數之戰,Intel 在製程無法前進的條件下以同樣方式回應。 我們見到 Coffee Lake-S refresh 端出 8 核心處理器因應 AMD Ryzen 的 8 核心產品,而這樣的情況
面對 AMD 的核心數之戰,Intel 在製程無法前進的條件下以同樣方式回應。 我們見到 Coffee Lake-S refresh 端出 8 核心處理器因應 AMD Ryzen 的 8 核心產品,而這樣的情況
有光/無光 顏值都要高,雙十一主機換新記 pj247 PC硬體及數碼達人,評測過各類PC硬體和數碼產品,擅長“漂亮地”裝機,可以給大家帶來數碼產品
隨著銳龍系列處理器的問世,AMD憑藉出色的產品表現以及優秀的市場反應,讓AMD的處理器市場份額重新拉回到和Intel對等的位置,在很多玩家看來,AMD與Intel的關係似乎是水火不容的競爭對立的關係,但是實際上
AMD在桌面級CPU上如日中天,但筆記本市場還是得看Intel的,在輕薄本上用得最多的就是第八代酷睿處理器低電壓版本。雖然Intel已經發售了桌面版第九代酷睿處理器,但移動版依然未有蹤影,畢竟同屬第八代酷睿處理器Wh
電腦的核心元件之一就是記憶體,很多人對記憶體的要求都比較高。選擇記憶體一方面需要注重品牌,另一方面當然就是效能。常見的記憶體分類還是普條和馬甲條,後來所謂的燈條大多數都是基於馬甲條之上,畢竟沒有馬甲也不好加RG
由《EE Times》每年評選全球值得關注的 60 家新創半導體公司排行榜——『Silicon 60』,今年已經邁向第 19 屆,今年的關鍵詞仍然是「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它正以硬體
AMD、Intel處理器這兩年在各條線上大打“核戰”,尤其是伺服器,一個要做64核心128執行緒,一個則是48核心96執行緒,最近就剛見識了雙方128核心VS. 96核心雙路系統的較量,同時消費級的桌面和筆記本
AMD和Intel現在無論在消費級和伺服器領域都開始了“核戰”,在伺服器處理器上兩家都不約而同的使用了MCM多片封裝設計,AMD這邊有7nm Rome架構第二代EPYC,單顆最大64核心128執行緒,而Intel則有
大熊市不要說什麼釋出會,就連普通的區塊鏈交流活動都少了很多,但最近倒有個專案打破常規,不光要辦釋出會,嘉賓陣容搞得更是豪華無比,除了幣圈大佬,連英特爾、百度、納斯達克、立信、新希望等各行各行業大拿都要去站臺!
【TechWeb】11月24日訊息,近日,有訊息稱英特爾將推出一款48核心的處理。該處理器屬於Cascade Lkae-AP處理器,採用14nm製程,由兩顆24核心的Cascade Lake-SP封裝而成,是專為高效
[ 摘要 ]勞斯萊斯表示,公司希望到2025年在國際水域擁有一艘可以遠端操作的半自動化船隻。然後希望在五年後,自動駕駛貨船在國際海域上變得司空見慣。 騰訊科技訊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儘管自動駕駛
一、核心?頻率? 自從CPU進入了多核心時代,關於核心數量和頻率高低哪個對整機效能重要的爭論,就一直存在著。不管是從INTEL的CORE架構,還是到如今AMD的RYZEN架構,在不同的應用領域,核心數量和頻
Intel的CPU缺貨問題已經發酵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前不久,華碩CEO沈振來毫不客氣地表示,缺貨局面將持續到明年第二季度。 缺貨主要是需求旺盛,導致Intel產能吃緊。在這種情況下, Intel採取的是優
原因很簡單,因為預計在2020年科技界將會掀起一股換代潮的巨浪。目前已知的intel全新10nm製程架構、AMD全新7nm製程架構、新一代DDR5記憶體,以及因為硬體升級帶來的4K遊戲時代普及,外加萬眾期待的5
2018年英特爾處理器爆出了多個漏洞危機,當時主要的漏洞是Spectre幽靈及Meldtown熔斷,後者是英特爾處理器獨享,幽靈漏洞幾乎影響了所有現代處理器,包括X86、ARM等體系的。為了解決這些處理器漏洞,英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