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 Native 開發總結
2015年3月, Facebook正式釋出react-native,只支援iOS平臺;2015年9月,Facebook釋出了React Native for Android,讓這一技術正式成為跨平臺開發框架。
2015年3月, Facebook正式釋出react-native,只支援iOS平臺;2015年9月,Facebook釋出了React Native for Android,讓這一技術正式成為跨平臺開發框架。
作者:殷榮檜@騰訊 啥也不說,先來看看用我們85行的React.js直接替換別人寫好的掃雷專案中的React.js,看看效果怎麼樣?哈哈,是不是正常運行了。 85行程式碼分18次c
此文是我的出版書籍 《React Native 精解與實戰》 連載分享,此書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書中詳解了 React Native 框架底層原理、React Native 元件佈局、元件與 API 的介紹
回顧 初識react(一) 揭開jsx語法和虛擬DOM面紗 初識react(二) 實現一個簡版的html+redux.js的demo 初識react(三)在
高階元件 簡單來說,高階元件可以看做一個函式,且該函式接受一個元件作為引數,並返回一個新的元件。 我在之前的部落格《閉包和類》中提到一個觀點,面向物件的好處就在於,易於理解,方便維護和複用。
中秋放假,一個人有點無聊,於是寫點博文暖暖心,同時祝大家中秋快樂~ 接下來將一步步帶領大家實現一個基本的modal彈窗元件,封裝一個簡單的動畫元件,其中涉及到的一些知識點也會在程式碼中予以註釋講解。
大家好,我叫李偉濤,來自京東凹凸實驗室。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用 React 開發小程式的探索之路 。 在目前市面上已經有非常多的小程式開發框架,其中的佼佼者如 wepy 以及 mpvue ,他們都是非常優
jsx內聯樣式 - 用className來繫結類名 語法: className="類名 類名2" or className={返回字元} style={key:value,key:v
原文地址: Introducing the React Profiler 原文作者: Brian Vaughn 譯文出自: 掘金翻譯計劃 本文永久連結: github.c
一 vue的生命週期如下圖所示(很清晰)初始化、編譯、更新、銷燬 二 vue生命週期的栗子 注意觸發vue的created事件以後,this便指向vue例項,這點很重要 <!DO
前言 準備寫這篇文章時,才發現一年都沒有總結了。之前還想一個月總結一次,對比現在簡直太誇張了。其實今年的收穫還挺多的,比如將學習的python、react應用到工作中,個人爬蟲網站上線。 開始的時候我是
學習路徑-官網: http://react.css88.com/ 環境搭建命令:(全域性安裝官方腳手架) npm i create-react-app -g create-react-app 目
今天分析一下video 目錄裡面的內容;實際上我們如果要設定全景視訊,可以直接通過呼叫; // Creating a Video Player const player = r360.comp
在 js 裡面有個不被重視的概念:物件和函式的引用,而這個卻直接地影響了 React 的效能。如果你打算建立兩個相同的函式,但是卻又不相等。你可以試著: const functionOne = fu
最近在開源中國搞了個問答活動,收到了不少網友關於React的提問,本文挑選出一些比較典型的問題總結一下,對問答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移步這裡 問答 問:React如何快速的入手,有什麼學習方法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