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 native 的初次嘗試之環境搭建 Mac ios
OS X: v10.14.1 Xcode: v10.1(10B61) Node: v10.15.3 Npm: v6.4.1 Yarn: v1.15.2 Watchman: v4.7.0 React-native
OS X: v10.14.1 Xcode: v10.1(10B61) Node: v10.15.3 Npm: v6.4.1 Yarn: v1.15.2 Watchman: v4.7.0 React-native
原文地址:Scheduling in React 原文作者: Philipp Spiess 譯文出自: 掘金翻譯計劃 本文永久連結: github.com/xitu/go
yarn add react-native-ble-plx // 輔助資料傳送接收buffer工具類 yarn add buffer react-native link react-native-ble-plx
前言 在React 16.7 的版本中,Hooks 誕生了,截止到目前, 也有五六個月了, 想必大家也也慢慢熟悉了這個新名詞。 我也一樣, 對著這個新特性充滿了好奇, 也寫了幾個demo 體驗一下, 這
前端寫了這麼長久了,各種框架都多多少少也用過了,今天整理一篇Vue和React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一、監聽資料變化的實現原理不同 Vue 通過 gette
近日,一前端大神 sh1zuku 用 React 刻出一個 Windows XP,頁面中的兩個 Windows XP 視窗可以自由拖曳,而且作者還製作了一個踩地雷的遊戲,可以直接上手玩,超酷!作者也將這些實現的
上一篇已經初步整了個kkk-react,這一篇不寫程式碼,粗略講解下create-react-app的部分原始碼。 前沿:科普下看原始碼的思路。以本人看過N多原始碼的經驗總結,想要看這種腳手架或者npm包的
移動開發的發展漸漸趨於成熟,開發者的技能樹分佈漸漸完善。隨著大前端的發展跨平臺技術也衍生除了相關平臺。對於移動開發者來說,也是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各個公司也嘗試擁抱新技術,可以說這也是一個趨勢相關的挑戰。
useMemo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例項,來理解下 useMemo的用法。 父元件 function App() { const [name, setName] = useState
說明與目錄 在學習本章內容之前,最好是具備react中‘插槽(children)’及‘組合與繼承’ 這兩點的知識積累。 詳情請參照React 精要面試題講解(四) 組合與繼承不得不說的祕密。 哦不好意思
這年頭,Redux 狀態管理框架滿天飛,前幾天在網上閒逛偶然又發現 Rematch、Mirror、Smox、Xredux,都用了一下,發現都是套瓷娃娃,大同小異,拿幾個比較歷害的來說: DvaJS
概述:最近在學習 react v16.8.4,發現元件的生命週期發生了一些變化,原有的一些方法被廢棄,所以看了官方API介紹,再結合上述文章,做個總結。 publish:2019-03-27 自從我寫
前言 這篇文章是我自己在搭建個人網站的過程中,用到了服務端渲染,看了一些教程,踩了一些坑。想把這個過程分享出來。 我會盡力把每個步驟講明白,串聯起每個知識點。同時也希望大家多敲程式碼多練習。
上一篇 React專案實踐(一)從框架配置講起 這次談談一個登入頁面的設計。在之前寫過的專案中,我都是把表單放在一個頁面也沒有考慮到使用者等待過程中的loading提示。這次重新規劃一下,將展示元件與控
React 高階元件也叫做 React HOC(High Order Component), 它是react中的高階技術, 用來重用元件邏輯。 但高階元件本身並不是React API。它只是一種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