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廣告新政第一天,注明是廣告的軟文你還愿點開嗎?

分類:營銷 時間:2016-09-24

今天起《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將正式實施,要求互聯網廣告應當具有可識別性,在顯著位置標明「廣告」字樣,不注明就是違法。你的公眾號推送里還有多少沒被打上「廣告」標識?這個兩字抬頭會冷卻你點開一篇「誘人」文章的熱情么?

「用段子和故事吸引讀者,在適當的地方隱秘植入」這是軟文的簡單解釋。這樣的廣告形式受眾樂意買賬,且很多時候往往是心甘情愿看完內容還意猶未盡,如果不揭曉,讀者甚至不會意識到自己看了廣告。

正是這樣討好受眾又滿足廣告主的獨特魅力,讓軟文在如今流量聚集的微博、朋友圈等資訊獲取平臺風生水起,也造就了一批像顧爺、深夜發媸、咪蒙等的軟文大家。

新規的實施意味著所以軟文將標注出「廣告」字樣,這無疑是把廣告從軟文「誘人」的包裝下赤裸裸的扯出來,注明廣告的文章還有多少人愿意去點開……

面對這樣的標題,還有多少人愿意點開

之前已然成為一項成熟產業的軟文行當,如今面臨著一個「不進化就是死」的局促情景。

廣告植入,從防不勝防到軟無可軟的尷尬

軟文用充滿戲劇性的故事讓讀者看到了開頭卻猜不中結尾的廣告,削弱了利益導向反而容易被粉絲接受。有時甚至會出現讀者對軟文寫手草蛇灰線般鋪墊、最后轉折出廣告的行為贊賞有加的情況。一邊喊著防不勝防,一邊對文章內容意猶未盡,這可謂是廣告人夢寐以求的效果和狀態。在軟文的催化下,廣告和受眾的關系似乎變得前所未有的和諧。

可惜,這一切大多建立在對廣告的「不確定」基礎上,可以說讀者對待軟文廣告就像是薛定諤的貓。 一邊對探究廣告是否存在、會在哪出現、如何出現等問題樂此不疲。 一邊在欣賞內容的同時「小心翼翼」防備卻又無比期待著植入廣告的出現,這種心理是微妙的。

而《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徹底扼殺了這種微妙,標題中顯眼的「廣告」兩字讓所有的未知和魅力從此和軟文無關。

新規面前,頂著「廣告」的兩字標識再用心的文章都軟不下去了,同樣面對這樣的公眾號推送,你又是否還愿意點開?面對這樣的尷尬處境,一眾軟文大師們似乎被逼上了絕路。

軟無可軟,無需再軟?

不過事實也不盡如此,對于顧爺、咪蒙、深夜發媸這些每次推送必帶廣告的軟文行業中第一集團來說,新的《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未必就給他們判了死刑。

首先,這些的依靠內容獲取關注的公眾號們擁有足夠的內容維度作為支撐,他們從不缺乏關注;其次,這些公眾號從不介意提及廣告和植入,這樣他們的關注者們早已對廣告不再敏感; 最后,有的粉絲甚至坦言,本就是沖著廣告去的,這樣公眾號就能站著掙錢了。

軟文在這些公眾號里早已變成了另一種形態,并不需要藏匿插入跡象,不需要刻意削減利益導向,很多讀者本就沖著看內容和廣告的結合方式而來。

這些最前線的軟文大號們似乎一定程度上讓軟文達到了「軟物可軟,無需再軟」的地步。即使軟廣的路被堵死了,軟廣變硬廣,新軟文的故事或許要換個寫法。

而《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真正影響的并不是我們所熟知的軟文大家,而是游移在軟文世界里的泛泛之輩。 那些光靠故事無法徹底吸引讀者的公眾號,當他們無法再利用軟文的形式模糊故事和廣告的時候,他們也就遇上了真正的麻煩。

一面是政策的打壓,一面是勁烈的競爭,兩個巴掌拍下來,不用教,他們或許又會重新創造出一種更軟更難以界定的推廣模式……

軟文當然不會因此消失,但更不會毫無改變地繼續存活下去。互聯網生活從今天開始會有變化,而你最直觀的感知或許正是從微信公眾號懂的推送開始。

軟文之外的波及

今天的新規正式實施之后,除了對軟文的影響還有更多其他方面的影響,下面就簡單梳理一下在公眾號軟文之外受到影響的行業。

  • 電商平臺各種推廣屬于廣告:在《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出臺之后,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搜索結果頁面中的推廣信息,例如「掌柜熱賣」廣告,將被納入廣告范疇管理。
  • 社交網絡需要標注廣告信息:針對微博、微信、QQ 等社交網絡的信息,例如微博的「熱門話題」其中的推廣信息要標注為廣告。
  • 貼片廣告:貼片廣告主要是以一張圖片加內鏈的形式在文章末尾露出,現在也需要加蓋「廣告」紅頭大印;
  • 搜索引擎:付費搜索需要以「廣告」標識出,并且取代之前的「推廣」和「商業推廣」標注形式。

但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普通人,從今天開始你可以輕易分辨出信息流中的所有廣告。


Tags: 廣告

文章來源:http://www.geekpark.net/topics/216586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