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上學啦》10期10億點擊量,教育式營銷教育了誰?

分類:營銷 時間:2016-09-24

現在大部分的網絡綜藝節目的核心都是制造“極致的娛樂”,但是,人們在娛樂的同時,也開始有了更多的需求,由“內容”所帶來的情感共鳴和價值認同越來越成為考驗一個網絡綜藝節目核心價值的關鍵點。

優質的內容不僅會為節目本身提高關注度,同時也會為贊助節目的品牌,創造更利于傳播的形式、環境與流量。例如,由愛奇藝推出的自制綜藝《我去上學啦》,在第二季播放到第10期時,就已突破10億人次觀看,成為當紅熱門自制綜藝節目,隨著《我去上學啦》的熱播,欄目中的教育式營銷模式也備受關注:教育即是節目中的核心內容,同時也是品牌輸出的重要途徑,使受眾在接受內容教育的同時感知品牌理念,那么,對于品牌而言,如何更好的利用教育式營銷?以及通過教育式營銷我們又都教育了誰?

從課堂教育,到成長教育

每一個人都會經歷青春,青春對于每一個人而言都是一種成長經歷。愛奇藝兩個暑期推出的《我去上學啦》,之所以會受到各年齡層受眾的認可與喜愛,也正是因為,節目的核心雖圍繞青春展開,但并沒有標榜個人青春主義,而是展現了在青春期學生們的生活日常與成長,深度的將每一位緬懷青春,或正值青春的觀眾融入到校園生活當中。

這樣一檔節目對于90后和95后而言,既有他們所喜愛和追捧的明星,也有他們津津樂道的故事情節,但對于這群正值青春的年輕人而言,節目對于他們更深層的意義在于這是一檔傳遞正能量和觸發情感共鳴的青春教育類綜藝節目,通過觀看既能收獲歡笑,同時也能學會成長。例如,在最新一期中薛之謙、張丹峰與同學們在上心理科時,老師講述了母愛的無私與偉大后,就有同學曹志強主動向大家分享了媽媽的愛,并撥通了電話向媽媽說出了“我愛你”,這一舉動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心情不能平復的薛之謙也走到講臺前,向同學們分享了母愛的偉大,這樣真實且直擊心靈的教育方式,對于受眾而言無不為之所動。

同樣,這樣一檔節目,不僅對于年輕人有著教育意義,對于孩子的家長也有著同樣的意義,學生時代多數的時間都交給了學校,然而作為家長卻不了解孩子多數時間都做了什么,有了怎樣的想法或是情感變化,因此,透過《我去上學啦》既讓家長了解到孩子成長中的點滴,也讓家長可以換位來看待孩子成長中的煩惱,并能有效的為孩子進行正確引導。

從傳遞信息,到授予知識

傳統的品牌營銷是通過大面積的品牌曝光來實現廣而告之,但如今的消費者面對無孔不入的廣告早就形成了免疫體質,因此,對于當下的品牌而言,需要改變傳統的單向廣告信息輸出形式,而要能與消費者產生互動,并讓消費者能夠主動參與其中。例如,《我去上學啦》就開創了品牌教育式營銷方法,使品牌從信息傳遞,轉化為知識的授予,如大張偉和鹿晗在上面塑課時,手工老師用于教學的手辦模型就正是本檔欄目的金主小茗同學,這樣融于節目內容與節奏的品牌植入既產生了笑點,同時,也讓受眾更深刻的對品牌產生記憶。

同時,教育式的營銷還能將品牌融于生活,并成為生活中的百科。例如,在《我去上學啦》中,在熟悉的校園環境,遇見熟悉的校園營銷,一切都是必不可少的,并還原了真實,當張丹峰與一名同學穿行在校園時,被一名百度錢包APP的營銷員講解百度錢包對于學生的福利與應用方式時,并沒有使觀眾感到觀看上的不適,反而這樣的機遇成為校園生活的點綴,同時,對于品牌而言,以一種教育式的營銷形式,將品牌知識進行詳細講解,將會更加精準的激發到目標受眾的需求。

從市場,到秀場

隨著90后和95后這一批年輕人的成長,中國年輕消費市場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從大眾消費市場轉移到年輕人消費市場和與青春有關的品牌營銷,搶占年輕人品牌消費的第一位,同時,對于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也要賦予消費者心理的愉悅和滿足感。年輕的一代人,他們對于參與感的要求加劇,商業要融入娛樂的元素,才能打動年輕人,營銷同時也是一種“秀場。

《我去上學啦》正是年輕人的一個別樣秀場,通過展現年輕人所喜聞樂見的內容,來吸引年輕人的參與和互動,在年輕人參與的同時,為品牌與消費者間建立了基于認同和共識的情感溝通紐帶,這將更加深化品牌在年輕群體中的品牌價值與意義。

《我去上學啦》這檔自制綜藝節目,如同一名身兼語數外多職教師,既為品牌營銷墊定內容和語境的基礎,同時,也為品牌展現出多類組合的廣告營銷方式,最后還為品牌創造出全新的品牌營銷秀場,使品牌永葆青春活力。


Tags: 營銷

文章來源:http://www.adquan.com/post-5-34670.html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