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出現另一種廣告作弊:歸因作弊

分類:營銷 時間:2016-10-07

當下,程序化出現了另外一種作弊方式,但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 這種作弊方式叫做“歸因作弊(attribution fraud)”,指的是一種刻意的做法,發布歸因模型測量能力之外的廣告。

廣告平臺賭博似的把大量的預算根據最后點擊模型分配給重定向廣告,其中很多用戶已經幾近轉化。這樣做,極大地提高了廣告主的信任,認為廣告平臺對任何轉化都有提升,而實際上其中有很多不必要的重定向廣告,浪費了預算。

根據他們如何購買、在哪兒購買等因素,歸因作弊影響到50%甚至更多的廣告費用。而且,你根本不知道作弊正在發生。和其它類型的廣告作弊類似,它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除非實時交易、大數據和程序化啟動,否則不會爆發。

為了明白其中道理,你必須知道歸因如何發展的。網絡廣告的早些時候,購買目標廣告是很簡單的流程。你直接購買站點,可能在一兩個網站上完成購買。簡單的、倒漏斗形的測量方式是衡量廣告效果最基礎的手段。最后點擊/點擊歸因模型發揮得效果很好,而更復雜的歸因算法模型,更多用于多渠道分發。而,廣告主通過庫存資源,一次性購買1000條廣告的模式,已經成為過去。

今天,精準營銷工具可以在毫秒之內,交叉分析個體和印象。不幸的是,今天的作弊者,可以輕易躲避最復雜的回歸和算法建模。

歸因作弊沒有像廣告作弊那樣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只因為我們不容易看到它。歸因游戲(attribution gaming)正在發生,我們卻不確定它在哪兒發生,究竟有多少。

如今,有所謂“分液漏斗歸屬”的開放源代碼計劃,讓供應商擴大其現有的歸因模型,并分享作弊和操縱行為發生的具體指標。它被Ensighten、Abakus和其它供應商使用著,為現有的歸因模型添加了一個測量點,即消費者首次登陸廣告主站點的地方。

添加此劃分點允許歸因模型在兩個漏斗上單獨運行,上部漏斗(勘察階段,比第一個站點訪問更早),和下部漏斗(重定向階段,在第一個站點訪問和最終轉化之間)。最終產生一些有用的指標,比如分液漏斗結構,這表明營銷人員在重新定向和勘察方面投入了多少費用。

將漏斗切分開來,有助于理解上部和下部漏斗活動的因果關系。讓營銷人員弄清楚到底有多少對最終的轉化起作用。它向這些營銷人員顯示了,從勘察到重新定向,以及同時暴露的大多數歸因作弊單獨的增量收入。


Tags: 廣告

文章來源:http://www.morketing.com/posts/2188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