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口袋無人機盛行,其實挺恐怖的

分類:數碼 時間:2016-10-08

不久前,大疆和GoPro都發布了自己的口袋無人機。其實,發布無人機的廠商還有很多,而且越做越小,駕駛的要求也越來越低,玩家很快就可以上手。大疆高管甚至表示,口袋無人機或將成為主流。“如果我能從口袋里拿出無人機,把它拋向空中,或者直接放在地上,然后按一下按鈕,之后便可起飛并拍攝照片……那就會非常實用。”目前的消費無人機趨勢是將360度攝像頭和虛擬現實頭盔融為一體。這也是當今最熱門的兩大技術,但是不是可以有效結合就很難說了。

最近,大疆發布了Mavic Pro無人機,中文名“御”。這是大疆首款可折疊無人機產品,主打便攜,包含云臺保護罩總重743克。折疊狀態下,4個機臂緊貼機身,用戶可將其放在背包中。Mavic Pro飛行續航可以達到最長27分鐘。它配備有機械穩定的4K航拍相機、視覺導航系統、最遠7公里的圖傳距離。也就是說Mavic Pro可以飛到7000米高度進行拍攝。

Mavic Pro采用的是一顆1200萬像素航拍攝像頭,可拍攝JPG和RAW格式照片;支持每秒30幀的4K視頻和每秒96幀的1080p視頻拍攝;航拍相機可翻轉90度實現豎拍,最近對焦距離0.5米。用戶可通過遙控器、手機或遙控器 手機三種方式進行操作。裝備2.4G/5G雙頻WiFi鏈路,方便用戶直接用手機操縱飛行器來應對諸如自拍、跟隨、機上圖片下載等近距離應用場景。用戶也可以在Facebook、YouTube和微博等社交平臺上進行視頻直播。無論有無衛星信號,Mavic都可以進行定位、導航、規劃路線,從而在多種智能飛行模式下自主導航,在最快36公里/小時(10米/秒)的飛行狀態中實現智能避障。在運動模式下,Mavic Pro最高時速可達64.8公里/小時(18米/秒),另外可在高達38.5公里/小時的風速下保持穩定懸停或飛行。

在大疆之前,GoPro的首款無人機產品Karma也發布了。Karma是一款四旋翼無人機,Karma體型較小,易于隨身攜帶。機身可折疊放入配套的輕便箱子里,箱子還可以當作背包,在任何活動過程中隨身攜帶。Karma機身上并沒有自帶相機。人們可以將GoPro的任何一款Hero4或Hero5相機裝載在無人機身上,完成拍攝。Karma最高飛機時速為56公里,操控范圍1公里,電池容量5100毫安時,續航20分鐘。

由于無人機的操控越來越簡單,而且便攜性也越來越好,那么是不是就可以隨意飛了呢?其實不然,各國對無人機的管理還是非常嚴格的。比如,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簡稱“FAA”)針對商用無人機制定的新規已經正式生效。由于能夠以極低的成本提供航拍照片和視頻,大大增強了無人機的吸引力。潛在的使用方式包括農作物監控、建筑工地管理、搜尋和救援、測繪、電影拍攝和消防救火。這些企業需要遵守的關鍵規定是:不要在夜間飛行,不要在與你的業務無關的人員上方飛行。無人機的飛行高度不可超過400英尺(122米),重量必須低于55磅(25千克),而且需要在操作人員的視線范圍內。

而國內市場對于無人機的管理也漸趨嚴格。現在市面上為飛手頒證的主要有三個機構,一個是中國民航局下屬協會AOPA,按照今年7月民航局頒布的《民用無人機駕駛員管理規定》,它是唯一有權管理無人機駕駛員的機構,目前市場化與標準也是最成熟的;一個是體育總局下屬協會ASFC,它主要是面向航模競技比賽,有一套從青少年到國家隊的訓練比賽體系;還有一個就是大疆與成人教育協會聯合開辦的UTC慧飛。

AOPA執行秘書長柯玉寶則一直強調航模與無人機的區別。“航模不像無人機有飛控、可以帶任務負荷,前者才叫飛手,操控無人機的應該叫駕駛員。”柯玉寶說,AOPA就類似于車管所,不是政府職能部門,負責制定訓練大綱與標準,考試及頒發訓練合格證,具體培訓由其他機構完成。“但無論要不要資質,所有室外飛行都需要申報飛行計劃,航測、航拍、航攝還需要在此之前申報飛行任務。”柯玉寶說,這才是培訓的真正目的,“除了技術,更多的還有飛行法律法規。拿證與飛行區域無關,就像你拿到駕照照樣不能闖紅綠燈,有些地方照樣不能開進去。”按照這個申報計劃來說,目前90%的小白玩無人機都屬于“黑飛”。

此外,今年年中的時候,中國民航局的飛標司也正式下發《民用無人機駕駛員管理規定》,規定對無人機有了明確的界定,對無人機也進行了分類:

實際運行中,Ⅰ、Ⅱ、Ⅲ、Ⅳ、Ⅺ類分類有交叉時,按照較高要求的一類分類。對于串、并列運行或者編隊運行的無人機,按照總重量分類。地方政府(例如當地公安部門)對于Ⅰ、Ⅱ類無人機重量界限低于本表規定的,以地方政府的具體要求為準。

下列情況下,無人機系統駕駛員自行負責,無須證照管理:在室內運行的無人機;Ⅰ、Ⅱ類無人機(如運行需要,駕駛員可在無人機云系統進行備案。備案內容應包括駕駛員真實身份信息、所使用的無人機型號,并通過在線法規測試);在人煙稀少、空曠的非人口稠密區進行試驗的無人機。

下列情況下,無人機駕駛員由行業協會實施管理,局方飛行標準部門可以實施監督:在隔離空域內運行的除Ⅰ、Ⅱ類以外的無人機;在融合空域內運行的Ⅲ、Ⅳ、Ⅴ、Ⅵ、Ⅶ類無人機。在融合空域運行的Ⅺ、Ⅻ類無人機,其駕駛員由局方實施管理。

目前的便攜式無人機,包括一些市場上常見的個人“玩票”的無人機大多數屬于Ⅰ、Ⅱ類型的,而這部分無人機多數也是在公園、廣場、河道等人口密集的地方“玩耍”,其實這顯然是不符合相關規定的,如果未來正如大疆預測的那樣,大量的便攜式無人機涌入市場,那么帶來的影響或者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現在便攜式無人機做的越來越精致,飛行距離和高度越來越遠,而且定位的精準度也越來越高,那么就不可避免地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其實包括亞馬遜在美國一直考慮使用無人機進行送貨,遲遲不能落地,一方面原因也是對安全的考量,并沒有通過相關部門的限制。如果在國內市場便攜式無人機得以“泛濫”,那么無論是管控,還是安全壓力都是非常大的。其實在航路的沿線上,在機場周圍,放風箏都被限制,何況這么“先進”的無人機呢?

-----------------------------

(作者簡介:小刀馬,微信公眾號:daomawuyu (刀馬物語)。QQ :15567321 。轉載煩請保留此段。)


Tags: 無人機

文章來源:http://xiaodaoma.baijia.baidu.com/article/647342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