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過好數字生活?你可能需要一套整理術 | 數字生活家

分類:設計 時間:2016-10-12

「尋找未來的數字生活家」 決賽作品評選

這是 AppSo 作品征集大賽的第 1 篇決賽入圍作品。

30 天,500 多篇投稿。18 篇優秀入圍作品,將在接下來一個月發布于 AppSo。

本次大賽采取綜合評分制。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轉發到朋友圈 / 在文末投票支持作者。

希望這些數字生活家的經驗,會給你啟發。更有品質的數字生活,盡在微信號 appsolution。

如何過好數字生活?你可能需要一套整理術

作者:Kyle 君

記得看過一本書叫「數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作者是尼葛洛龐帝。他在 20 年前就預測了數字化對生活的各種影響,其中一些已經實現,甚至變成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常識,例如他說未來全球會有超過 10 億人通過互聯網連接,事實上早已不止這個數字。

我關注的并非是這些預測,而是剝離了技術后的思考。從「比特」到「界面」,再到「生活」,尼葛洛龐帝呈現出了一條從抽象到具象的數字化縱深軸線,描述了人類與計算機的和諧共處,而「數字化生活」便是此書的第三個部分。

這本「數字化生活」可以說是二十世紀信息技術及理念發展的圣經

現在看來,雖然「數字化」并沒有像葛洛龐帝所說那樣「在各個領域,數字化比特都將代替原子」,但它實實在在在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每時每刻,無論何地。

當我和朋友談到「數字生活家」這個話題的時候,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應對生活的方式,很難有一個客觀固定的標準,重要的是如何讓自己個性化的需求得到滿足, 相比用什么 app 來解決問題,背后的思路更為重要。

對我來說,「數字生活」意味著效率更高,抑或看待事物的維度更多,從前我只是一味追求不斷嘗試新的工具,后來我發現貫穿數字生活始終、以不變應萬變的是選擇、組合它們的方法,是一種 「整理術」

這里的「整理」不只是把手機里的 app 們擺放整齊、分門別類,更重要的是搞清楚是否需要它們,用來做什么,如何去使用。就像是一個城市的軌道交通系統,我認為任何一個擅長數字生活的人,都有這樣一套適用于自己的「整理術」。

進入正題,我將「整理術」以接觸數字生活的時間邏輯分為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基于 數字設備中內容(app) 的整理;
  • 第二階段,基于 時間與事件 的整理;
  • 第三階段,基于 自我 的整理。

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從可見到不可見的過程,就像數字化一半是通過屏幕投射在我們的視網膜上,一半則隱藏在二進制的比特之下,下面盡量用通俗形象的例子來描述我對它的理解。

原子和比特,生活中的設備和數字內容

如尼葛洛龐帝所說,原子與比特同時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最神奇的一點在于,它們會相互轉化。

如我們現在正在從屏幕上獲取信息,而信息又存在于我們的大腦之中,也正是如此,我們可以用它來解決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問題。

所以第一階段最重要的是「 連接 」的思維,連接不同的設備,連接不同的 app,這里我可以舉兩個例子來體現「連接」的好處。

1. 如何利用不同的 App 來提高生產力?

重要的是建立好你的流程。

我會用 Evernote 的「剪藏」功能從網頁上收集靈感,主要是文章文字,并且通過強大的檢索功能,日后可以方便地被找到。

還有一些生活瑣事、心情和讀書筆記,用 Day One 記錄,這兩個 app 作為入口,會在我的知識庫里不斷地累積素材。

要先想好一個大綱,簡單一點的我會在手機或網頁的 Google Keep 里隨手列一下,如果比較復雜,比如在寫這篇文章時,我就用腦圖的形式來梳理一下,讓自己在執行之前有一個大概的框架,比較推薦簡單易用的 MindNode

我經常也會用 MindNode 來寫策劃方案、會議記錄等

最后就是在電腦上寫下這些大段的文字,通過 Ulysses 來完成,這是一款支持 Markdown 語法 (一種能讓人專心十萬倍于內容的寫作語法)的編輯器。

忠實于內容,幾乎所有文字內容創作,我都會首選先在 Ulysses 里寫下來,再去編輯排版

在眾多的編輯器中,Ulysses 的好處在于方便地管理,不管是在電腦上,還是手機上。通過 iCloud 或 Dropbox ,你可以隨時隨地把寫作這件事進行下去,在任何設備上拾起寫了一半的文字。

2. 如何利用不同的 App 來實現自動化?

能用兩步完成的,絕不用第三步。

減少操作成本是整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意識,把不同的內容(如照片、密碼、剪貼板等)與不同的操作(如搜索、分享、編輯)相互組合,或者說整理起來,可以讓數字生活變得更輕松。

在 iPhone 上,我會使用兩個 app 來「自動化」完成一些常見的操作。

一個是 Launch Center Pro,基于它對 URL Schemes 的支持,我可以預設很多方便的組合操作(Action),例如快速地將將兩張截圖用 Long Screen 拼接在一起、直接把輸入關鍵詞然后打開 App Store 進行搜索,甚至建立一個聚合搜索引擎,總之少點一下算一下。

文中的截圖拼圖就是我用上述快捷方式完成的,還可以將一些不想放在桌面的 app 用 Launch Center Pro 里來打開

另一個是 Workflow ,它能更顯著的縮短我們日常的操作流程,并且它已經內置了不少預設動作:從當前位置打 Uber 回家、隨機播放手機里的音樂、顯示到最近的咖啡店路線等等,這些往往要通過打開一個又一個 app,好幾步操作才能實現的結果,都可以整理成一個動作。點擊查看 動圖演示效果

這是我用 Workflow 的一個記錄咖啡因的動作,快速地在 widget 里完成記錄

所以,整理的第一個階段在于,了解你周圍的設備與設備中的內容(app),熟悉它們的作用,并根據自己的需求,將它們連接組合起來。

計劃生活的騎士,獻身方法的苦行僧

數字生活的「整理術」除了「看得見」的內容進行整理,也有對「看不見」的時間(事項)的管理,第二個階段的核心是「處理的邏輯」。

這里不得不說到戴維middot;艾倫與他的 GTD (Geting Thins Done),這套被無數人封為「效率圣經」的理論,其實通過一步步整理來讓自己從工作的壓力中得到解放,他把這種狀態比作是空手道中的「心如止水」。

戴維middot;艾倫所著的《搞定:無壓工作的藝術》,一共三部

如何把生活和工作中尚未解決的事情整理成可以采取的行動?GTD 選擇了「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

  • 「橫向」是把所有動作按照一個流程串聯起來,以保證可以毫無遺漏地加以執行;
  • 「縱向」是針對每個具體項目或標簽整理事情,再進行思考和解決。

這便是整個 GTD 的最基礎原理和流程,其中「橫向」的思維方式是 GTD 的重要核心,它包含五個流程:

  • 收集(Collect):要求捕獲所有「未盡事宜」,把一切瑣碎趕出大腦,放入「收件箱」,并定期清空它。

OmniFocus 可以抓取提醒事項,我經常直接在日歷提醒里直接記下要做的事情,點擊 查看動圖演示效果

  • 處理(Process):判斷如何處理這些事務,決定下一步的行動,最重要的是一次只處理一件事,如果判斷不需要立即采取行動,則可以丟棄、延后或歸檔;如果需要,就確定隨后采取的具體行動。
  • 組織(Organize):將上一部的行動根據發生的場合進行整理,基于四個角度:項目(包含在一個大項目里的行動)、日程表(具體某一天或某個時刻最需要采取的行動)、下一步(需要盡早采取的行動)、等待(需要其他人協助或承擔的行動)。

組織是一個雜亂無章的事情梳理成有序的過程,亦可加深對項目的理解

  • 回顧(Review):定期回顧一下行動是否合理,可以進行調整,以確保事項的完整且與進度合拍。
  • 執行(Do):即執行事項,直到成功。

至于用什么 app 來整理這些「看不見」的東西,有很多人推薦 OmniFocus,它確實是最完美的 GTD 工具,但只要心中有這套方法,眾多 todo 類工具(如 Things、2Do、Todoist 等)都可以做到。

對了,還有一個簡單且行之有效的真理,就是 每個階段只專注于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最好不是去震驚世界,而是生活在世界上

行走在數字生活中,除了要整理「看得見」與「看不見」的,還有一個維度是要「從外到內的收拾」,第三個階段便是「量化自我」。

「量化自我(Quantified Self) 」這個詞語最近已經被不少提到,好奇心日報也寫過一篇相關的文章,它最早是在 07 年由「連線(Wired)」雜志的編輯 Gary Wolf 和 Kevin Kelly 提出,核心是「通過自我追蹤進行自我認知」。

正好時值極客文化的興起和電子設備的大幅升級,讓這場浩浩蕩蕩的「量化運動」一直持續至今,你甚至都尚未發覺,便成為了其最有力的推動者。

「小米手環」和「微信運動」,可能是大多數人第一次的「量化自我」

「量化自我」本質上就是一種對自我和生活的整理,它分為三個階段:數據收集、可視化,然后加以分析。

選擇被量化的范圍可以很寬泛,從生理到心理,總之原則是覺得對自己哪里不夠了解,就可以選擇用量化的方式去分析。

我通常會定期記錄及量化的方面分為兩類:一類是工作上的,主要是 使用電腦的時間和效率 ;一類是生活中的,這里就包含了 睡眠時間、體重變化、運動活動、攝入食物以及去過的地點

我將這些從各個方面收集起來的數據統一用一個叫 Gyroscope 的 app 管理,原因是可以量化健康、生活等多維度的數據,另外就是它的可視化做得令人稱贊。

Gyroscope 的開發者 Anand Sharma 也是一個熱愛量化自我的視覺設計師

工作中的數據,我通過 RescueTime 在后臺自動收集,它會將我每天在電腦上使用不同軟件和瀏覽各個網站的記錄下來,并用判斷它們屬于 productive(效率的)、distracting (令人分心的),還是 neutral(中立的),通過一天的記錄下來可以計算出一個當天的效率值。

RescueTime 提供 PC、Mac 和 Android 版本,主要在網頁端查看管理以及設定目標

所以你會發現每天消耗在微信上的時間非常可怕

在 Gyroscope 上,這些數據以更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你可以很直接地看到不同時段的效率變化和時長,更有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很清楚自己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而生活,或者說更多是身體健康,則是「量化自我」中的一個重要方向,我們手機里多少都有一兩個這樣的 app,甚至連 iOS 10 中的鬧鐘 app 都自帶了睡眠記錄功能。這里我主要描述一下我的選擇,和被大多數人忽略的交叉分析。

  • 睡眠:主要有兩種方式,一個是手機上的 Sleep Cycle,一個老牌的睡眠記錄 app,功能強大,通過麥克風或震動檢測睡眠時的變化,加以睡眠前后的狀態記錄、天氣和運動數據,得出各個因素對睡眠的影響趨勢;另一個種就是通過運動手環檢測了,好處是不用將手機一直放在枕邊,但同時也大多數手環也不能收集聲音,因而不夠準確。

左:來自 Health 的睡眠時長統計;右:Sleep Cycle 給出影響睡眠的因素

  • 體重:之前很少關注,自從工作后發福不少因而非常重視,記錄的方式也很簡單,我用小米體重秤,然后通過小米運動 app 同步到系統自帶的 Health 里,需要注意的就是每天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間記錄就好了。

雖然大多數記錄體重的 app 都會給出曲線,但 Gyroscope 在細節上處理很出色

  • 運動:于我來說通常只有三類運動:行走、跑步和游泳。行走主要通過 Apple Watch 自帶的功能記錄;跑步的記錄 app 也很多,我選擇 RunKeeper,界面流程簡單,社交屬性強,購買了增值服務后的個人指導和訓練計劃也很適用;游泳暫時還沒有特別好的解決方案,但是 Apple Watch Series 2 似乎是個很好的工具。
  • 食物:要全面地統計食物攝入量其實是件很難的事情,很多國外專門減肥的 app 會帶有食物卡路里的數據庫,但不適用于國內的飲食習慣,于是我只記錄攝入的咖啡因和水,我采用的方法是用 Workflow 建立的兩個動作,只需要通過 widget 就能完成記錄,不需要單獨為了兩個數據而去下載 app。
  • 地點:從校內網、街旁網簽到開始,很多人就熱愛記錄自己去過的地點,不過如今一路堅持下來的人可能不多,連 Foursquare 也轉移到了 Swarm,但通過 Gyroscope 結合行走路徑和地圖,讓記錄地點變得更有意義了一些,定期可以回顧一下,看看過去的一段時間去過哪些地方。

一個月下來回顧自己去過多少次餐廳,逛了多少個商場,就像是一個用腳步寫下的故事

最后要提到的一點就是交叉分析,每個方面的數據單獨都能體現趨勢,就例如我前面所提到的睡眠監測,當我記錄了一段時間后發現,原來喝茶對我的睡眠遠小于咖啡的時候還是蠻驚訝的,甚至氣壓和潮汐變化對睡眠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寫在最后

瞎扯了這么多,希望我有把自己對于數字生活的理解講清楚,數字內容的連接、時間管理的邏輯,以及自我量化的方法,它們共同組成一套用 app 來打理數字生活的「整理術」,同時也是我解決各種現實問題的思維方式。

我一直覺得數字化是拓寬了我們的認知邊界,當我們能把能夠看到不同 app 背后的原理,選擇適合自己的組合方式,擺脫工具帶給人的限制,數字生活才有它的意義。

本參賽作品來自合作投稿平臺「字里行間」。字里行間,發現創作的樂趣。結合傳統中文字體與現代美學,為熱愛文字的你提供舒適、純粹的創作與閱讀體驗。

優秀參賽作品將于微信公眾號 appsolution 持續更新,點擊微信號菜單欄即可查看,并投票支持你喜歡的作者。


Tags: 移動設計

文章來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22874900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