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使投資群體的成人禮:“看懂技術”的力量,技術派投資的路很長

分類:創投 時間:2016-10-14

中國技術派天使投資人排行20強出爐

1、技術是未來商業的生命!技術元素本就是活蹦亂跳的生命體。如今,早期投資人群體,技術派投資人已占半壁江山,如果你不曾搗鼓點技術(機械工程、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生物技術等),不曾與瘋子般呆頭呆腦的技術派捆綁在一起,就別說自己是一個知名投資人了,中國投資江湖,且看技術派!

2、200多年來,除提供金錢之外,投資家的核心能力一直在看懂商業模式和經營上層人脈圈兩者之間打轉。如今,是否能看懂技術、理解技術的力量、協助技術改變商業、改變世界,是否經營有技術的人脈圈,成為了早期投資新型的核心能力。

3、30年來,我們在趕日超美路上跌跌撞撞,把全球成功的技術及經驗Copy to China。如今,一個掌握技術、掌握資本的新階層在中國崛起,借助移動互聯網變革的契機,技術派早期投資人開始深遠地影響著中國。

這些投資人是全世界范圍技術領域的佼佼者;這些投資人是全世界范圍的國際化特征明顯的一族;這些人還有著中國的士大夫情節。

他們是:章蘇陽、 羊東周逵李開復吳炯杜永波李竹朱嘯虎楊寧 ……

我們認為,活躍在一線的早期投資人已占據投資群體的半壁江山,這本身證明了:中國已經崛起,已經在并列奔跑,甚至超越!

“工業革命之父”詹姆斯•瓦特不僅是一名偉大的發明家,他還是一位創業者,站在他身邊的天使投資人是約翰•羅巴克、馬修•博爾頓。這是18世紀70年代發生的故事。

鉛活字印刷機發明者約翰內斯•古登堡不僅是一名偉大的發明家,他也是一位創業者,起步之初提供資金支持的是他富有的鄰居:約翰•福斯特。這是發生在1445年前后某個時間的故事。

甚至可以說,商業誕生的那一天,就伴隨著天使投資者。只不過天使投資這一概念在不斷演進,不斷清晰。

瓦特、古登堡,甚至包括愛迪生,都不能算是一名成功的創業者、企業家,他們最終被資本掃地出門。技術天才與商業天才似乎橫亙著一道天然鴻溝。

硅谷,就是那個硅谷,讓技術天才也成為了商業天才、財富天才,它定格了技術的力量,也定格了技術群體的力量。我們認為,它同時賦予了資本新的含義,賦予了古老的投資群體的顯性特征:技術派。

不少媒體,不管是西方媒體,還是國內媒體,都宣稱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都在說中國在轉型,中國在崛起,中國在超越。

我們認為,活躍在一線的技術派投資人已占據投資群體的半壁江山,這本身證明了:中國已經崛起,已經在并列奔跑,甚至超越!

這些投資人是全世界范圍技術領域的佼佼者,活躍在一線的早期投資人已有一半是技術出身,做程序員、當CTO,或者曾經在與技術密切相關的崗位工作。這些投資人是全世界范圍的國際化特征明顯的一族,多數有國外留學背景,或國際公司從業經驗,即使沒有國際背景,也是縱觀全球大勢,有著“胸懷天下”的中國士大夫情節。

中國技術派投資人,階層崛起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投資人以金融背景居多,讓人意外的是,大部分投資人卻是技術背景出身。據美國最大的科技眾籌網站Propel(X),最近做過一項關于美國VC背景的調查,結果顯示1/3 的投資人(31.08%)認為解決世界性的技術難題是他們主要的投資動機,同時63.58% 的被調查者擁有科學、技術、工程或數學理工科學位,而這些投資人最關注的前三個領域是信息技術、生命科學和新能源。

這一結果同樣適用于國內投資人,很多都是理工學背景。像李開復、 鄧峰朱波 、王淮等人都是技術留學背景出身,而雷軍、 朱嘯虎 、王嘯等人都是國內技術背景。

國際而言,蘋果公司共同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微軟共同創始人保羅•艾倫等都是響當當的技術投資人,目前,尤以馬克middot;安德森、彼得•蒂爾為旗手。

彼得•蒂爾被稱為“PayPal黑幫”幫主,國內創業者人手必備的創業教科書《從0到1》一書作者、PayPal共同創始人。馬克•安德森是上世紀定義“互聯網時代”的網景公司聯合創始人,其中他的五大思想“人人都將享有互聯網”、“瀏覽器將是操作系統”、“網絡業務將存在于云端”、“一切都將會社交化”和“軟件將吞掉整個世界”,徹底改變了整個互聯網,他的這些科技預言一一實現。

他們相同之處是,都是技術背景出身,都創業成功過,且都在做投資,投出了像Facebook、Twitter、Linkin、Space-X等巨頭公司,幾乎占據美國TMT行業的半壁江山。從他們的投資案例來看,基本都是技術驅動型公司,涵蓋了太空旅行、癌癥治療、生物醫療、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域,因為不管是創業還是做投資,他們都堅信技術能改變世界。

像彼得middot;蒂爾和安德森這樣的技術派投資人,他們有著縝密的邏輯思維和對先進技術的預判能力,如果再添加金融理念的系統知識,能讓技術產品化、產品商業化之路,天塹變通途。

作為具有資本原始積累的投資人,基本分為兩類:創而憂則投、工而富則投。技術派投資人多少都有創業的經驗,都曾想靠技術改變世界,或失敗或成功。 從互聯網誕生那天起,中國涌現出三次互聯網創業浪潮,這些以技術為基點的浪潮,是技術派投資人成長最肥沃的土壤。

三次互聯網創業浪潮:投資人最肥沃的成長土壤

第一次互聯網投資浪潮:接入互聯網,國外投資機構進入中國

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硅谷的互聯網熱潮刮向中國,資本市場也開始蠢蠢欲動。 早在1992年就成立的IDG(中國),是中國最早的外資投資基金之一,由熊曉鴿和周全等創辦。熊曉鴿媒體出身,周全和1994年加入的章蘇陽則是技術出身,形成了很好的互補。

IDG資本成立初曾用名為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即IDGVC),可見IDG在開始時就很明確想做的就是技術投資。周全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后赴美留學,而章蘇陽則是在德國留學。1994年章蘇陽辭去郵電部下屬企業副廠長的鐵飯碗,后來被熊曉鴿和周全邀請加盟IDG資本,當時全中國做風投的不足10人,大家對風投的認識更是模棱兩可。加入IDG中國后,章蘇陽主要負責的就是技術創新投資,投出了像攜程、土豆、康輝醫療等明星企業。

從那時開始,章蘇陽在中國VC行業一呆就是22年,見證了多次浪潮和衰落,投出眾多上市公司,同時也是多家公司的董事。

2016年4月,章蘇陽從IDG榮譽退休,他鐘愛著充滿創新和活力的創投領域,重新踏上創業之旅,成立了火山石資本。據了解,火山石資本目前投資的三個主要方向為互聯網技術和創新、智能技術、醫療技術,這也是章蘇陽在IDG時就看的優勢行業。

章蘇陽認為,現在互聯網創業很難繼續在模式上有所創新,而是進入由技術、硬件能力發展引起的行為模式創新階段。火山石資本所投資的11個項目中有4個與智能技術相關。在章蘇陽看來,智能技術將會在未來三五年形成一個趨勢,生活中的更多方面將用智能技術來替代。

隨著互聯網在國內的接通,網絡技術開始逐漸被人熟知,1997年,以人民網為代表的門戶網站開始逐步創立,網易、 新浪 、搜狐緊隨其后出現,中國互聯網開啟了以門戶為主的第一次浪潮。1998年,IDG參與投資了當時正到處找投資的張朝陽,才有了后來的三大門戶之一的搜狐。1999年7月,中華網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融資8600萬美元,第一次讓美國的風險投資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商機,由此也帶動了搜狐、新浪、網易這三大門戶的上市熱潮,以及一大批中國互聯網公司的興起。但是好景不長,到2000年,以科技股為代表的納斯達克股市的崩盤和“網絡泡沫”的破滅,讓全球互聯網產業都進入“嚴冬”。

第一次互聯網浪潮代表

投資機構:IDG資本中國(1992)

投資人:熊曉鴿、章蘇陽

風云公司:中華網、新浪、網易、搜狐

第二次互聯網投資浪潮:Web2.0時代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標志著互聯網的一個轉折點,Web2.0概念應運而生。不同于之前,互聯網網站更加開放,更具有交互性,用戶參與度更高,通信技術和搜索技術廣泛應用。就在2000年,IDG在同樣面臨資本壓力的情況下,卻仍然同時大膽投出以通信技術為背景的騰訊和以搜索技術為背景的百度,而在當時美國硅谷的雅虎、谷歌正被資本所追逐,不過現在仍讓IDG遺憾的是之后賣掉了騰訊的股份,錯失了一個巨頭的崛起。

在全球資本市場低迷的時候,2001年軟銀在中國成立了軟銀賽富基金,由閻炎和羊東等人負責,看好的就是寒冬下的投資機會。

當時的閻炎是金融背景出身,同時還是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后和同在軟銀的羊東相識,2004年,在閻炎和羊東等管理層的努力下,從軟銀脫離出來,成立了獨立基金。擁有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工學學士和美國南加州大學財務會計學的碩士學位的羊東,主要負責大中華區的電信和IT相關領域的投資。2006年投資了分類信息網站58,獲得幾百倍的回報,在電信領域投資了摩比天線、中興軟創等。

2005年8月5日百度上市時,當天股價漲幅353.85%,成為當時最大IPO,震驚華爾街,也影響了一大批國內技術公司的崛起。而在互聯網泡沫沖擊后,中國互聯網也經歷過了一場大淘洗,能夠堅持活下來的成為了中國互聯網的中堅力量。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廣闊的市場也吸引了更多外資的進入。

2004年,硅谷銀行率領包括紅杉資本、KPCB在內的30多家美國頂級VC來到中國。2005年,由美國老牌風險投資機構紅杉資本在中國成立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當時由德豐杰全球基金原董事張帆和攜程網原總裁兼CFO沈南鵬負責。

金融背景出身輾轉美國幾大投行,后共同創建攜程并成功上市,有著豐富經驗的沈南鵬非常看重技術。2005年沈南鵬邀請在聯想做投資的周逵加入了紅杉。清華電氣自動化碩士畢業的周逵對技術很在行,在到紅杉之前就投出了中訊軟件、深圳訊天,在紅杉投出了高德地圖、奇虎360等公司,再后面紅杉投資的公司有阿里巴巴、京東、聚美優品、唯品會等上市公司。

第二次互聯網浪潮代表

投資機構:賽富亞洲基金(2001年)、達晨創投(2001年)、紅杉中國(2005年)、北極光創投(2005)

投資人:閻炎、羊東、沈南鵬、周逵、劉晝、鄧峰

風云公司:騰訊、百度、阿里、攜程、58同城、京東

第三次互聯網投資浪潮:移動互聯網

進入20世紀末,隨著iPhone引領的新一代智能手機的興起,針對手機的應用開發大量出現,開啟了新的移動互聯網浪潮。同時即時通訊、即時定位和移動支付等新技術的出現,微博、微信等社交應用的廣泛滲入,讓用戶的交互和交易變得更方便。 而在移動互聯網浪潮下,有技術背景的投資人也大量沖向潮尖,成立獨立的基金,專注于高新技術領域的投資,而不再受相應的資金配置限制。 比如李開復的創新工場、 王嘯九合創投王淮 的線性資本等等。

歷史總有巧合,在新技術潮流興起時,伴隨的總是資本的寒冬,2008年發生了全球范圍的金融危機,全球市場經濟低迷。而就在金融危機時,李開復放棄了谷歌全球高級副總裁,選擇了去做創業投資,成立了創新工場。

技術出身的李開復,畢業于卡內基梅隆大學,獲計算機學博士學位,他還是為數不多的服務過美國蘋果、微軟、谷歌這些巨頭的人,同時他還是智能搜索和語音識別的專家,擁有多項專利。而他之所以要去做創新工場,是因為他看到了以移動互聯網為驅動的中國市場,有著非常巨大的潛力。而他要做的就是幫助年輕人創業。

與其它投資機構不同的是,李開復的創新工場開創了國內創業孵化的新模式,引進了國外辦公孵化 股權投資的投資方式。 創新工場投資的是早期階段的公司,主要投資的方向是信息產業的技術創新,早期投資的項目有豌豆莢、 友盟知乎 、墨跡天氣等,都是技術創新驅動型公司。

李開復曾說過,如果一個公司能夠最了解科技的趨勢和方向,找到這個風口,而且在別的投資人和創業者沒有看到的時候就把錢投進去,這樣就會給投資者帶來很大的回報。李開復似乎一直都很清楚或者不看好模式創新的項目,即使是在去年資本市場瘋狂追逐下,他也沒怎么投,而現在仍然看好的是人工智能、VR/AR等領域。

第三次互聯網浪潮代表

投資機構:創新工場(2008年)、經緯中國(2008年)、梅花天使(2014年)、金沙江創投(2004年)、九合創投(2011年)、線性資本(2014年)

投資人:李開復、張穎、吳世春、朱嘯虎、王嘯、王淮

風云公司:美團、滴滴、小米、趣分期、大疆

從中國經歷的這三次互聯網浪潮來看,幾乎每次帶來的都是一次新技術的革新,而同時伴隨的還有資本的身影。尤其在最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更加深入以及市場的逐漸開放和政策的支持,互聯網浪潮逐漸成為創業浪潮,呈現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鬧景象。同時,資本總是逐利的,也是緊跟潮流或者是風口的,一大波大小投資機構拔地而起。在風起云涌的時代,考驗的不僅是創業者的膽識,也是在考驗投資人的眼光和能力。

他們相信:技術可以改變世界

技術本身就是相當專業的事,就需要專業的人去做,做投資也不例外。在投資機構里,就需要技術派的投資人存在。投資人要不就是有著豐富的技術背景,甚至還有海歸背景,而另一些人有著豐富的技術創業經驗,當他們實現財富自由后,他們選擇去做投資,他們都會投資自己喜歡的技術相關的項目,因為他們始終相信技術能夠改變世界。

技術派投資人更喜歡邏輯思維和理性思考,他們喜歡低調做事,卻對未來方向有一定的預測。不過由于過于專注技術,技術派投資人太過理性,缺乏幽默風趣,有些時候對人或對市場變化的感受力差一些。

不過,投資是一門充分理性、專業的課堂。章蘇陽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形成了微妙的VC投資理性和感性比,他提出,對VC來說,需要75%左右的理性,20%-25%可以感性一些,但不宜超過25%,會比較合適。

后記:技術派投資的路還很長,很長……

從避而遠之到趨之若鶩,中國資本市場對高科技的熱情似乎一下子被各種技術點燃,甚至有人說“是不是中國技術崛起的最好時機已經來臨?”確實可以看到的是中國的市場環境和技術氛圍正在逐漸好轉。

然而中國要想成為真正的科技強國,需要構建科技創新的整個生態系統,包括人才、市場、資金、政策支持、社會文化諸多方面的配合。而目前的現狀是,財大氣粗,人傻錢多,最缺的就是人才,而且是高精尖人才。而這個問題可能在短期內又很難得到解決,這就涉及到多少年沒有解決的教育問題。

回歸到做投資上,技術投資基本都是在早期,都需要經過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對于投資機構來說這就會產生很多的風險。而不能像現在都在追熱點,追概念,所以就需要不僅創業者要懂技術,投資人也要懂技術,了解行業規律,才能降低投資風險。

MC創投夢工場通過對國內投資圈進行調研和整理,篩選出了20位具有技術背景和技術投資偏好的投資人,他們投出的企業正引領整個技術時代的發展。

以下為中國技術派投資20強榜單:(可能由于制作周期和資料有限,未能周列祥全,如果有出入的,也可以聯系我們哦)

中國技術派投資人20強


Tags: 投資人 投資機構

文章來源:http://newseed.pedaily.cn/201610/201610141326852.s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