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李藥業沖刺IPO,啟明創投醫療投資迎來收獲期,主管合伙人梁穎宇獨家解析醫療投資長周期背后的玄機

分類:創投 時間:2016-10-24

進入2016年,啟明創投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逐漸迎來收獲期。

5月25日,甘李藥業發布上市招股說明書。招股書顯示,此次IPO計劃募集資金15億元。甘李藥業創始人甘忠如通過直接及間接持有合計控制公司44.46%股權;甘李員工持股的旭特宏達,持有甘李藥業9.4%股份;香港啟明創投以明華創新為名持有18.58%股份,是甘李藥業最大的機構股東,此外,天津啟明也位列十大股東之中,持股1.94%。

從2009年投資甘李起,這已是啟明創投持有甘李藥業股份的第7年。作為啟明醫療在生物醫藥領域的首筆投資,投資甘李后,啟明創投在生物醫藥等醫療健康領域的全盤投資也大規模開啟,2006年至今的10年間已投資50 醫療健康領域的項目,而這背后的操盤人正是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 梁穎宇

重回創投路

2005年,前美國軟銀風險投資高管Gary Rieschel找到當年在思科相識、后任英特爾投資部中國區總監的鄺子平,在上海著手成立啟明創投。“Gary初到上海時,我跟他相約聚舊,知道他尚未找到落腳點,于是主動借出地方給他做臨時辦公室,并提供后勤支援,讓他們可以一邊籌組公司,一邊募集資金。”去年7月,梁穎宇撰寫的《奇遇——我在中國的創投日子》在港出版,這位經歷豐富的女投資家在書中將其在美國和中國的創業投資經驗娓娓道來,在講述與啟明創投相遇的機緣時,她這樣寫道。

很快,Gary便成功募集到首支基金,在正式宣布成立啟明創投之前,他再次找到了梁穎宇,邀她加入。“來做我們醫療方向的合伙人吧,這個領域現在還比較小,也就投兩三家。”“好啊,沒問題。”梁穎宇回憶說。但當時,梁穎宇只答應下做啟明創投的兼職合伙人,原因在于她創立的一家醫療公司還未找到合適的管理團隊,她不愿半途而廢。

梁穎宇,康奈爾大學管理學學士、斯坦福大學商學院MBA,曾就職于Mobius 風險投資公司,后任美國加州風險投資公司PacRim Ventures投資合伙人。但2003年,她卻選擇回國,陸續創立了三家醫療健康領域的公司。

畢業于經管專業、從事多年風投業務的梁穎宇為何突然轉向醫療健康行業,并從此堅持了十幾年?梁穎宇解釋說,她的老家是廣東順德,當時聽到家里有位表叔提起,在順德沒有治療肝癌的有效方法,“我當時就想,那我就回來吧,引進一些治療癌癥的有效方法。”

2003年梁穎宇回港,先后成立三家分別從事腫瘤醫療耗材、醫院和專科藥公司。第一家是代理醫療器材的生原控股,目前已代理了100多個產品,有獨立廠房和自主研發的產品;第二家是位于上海的百瑞腫瘤醫院,2003年美國癌癥治愈率已達65%,而中國僅為24%,存在巨大差距,為了將當時市場上稀缺的癌癥治療藥物引入中國,梁穎宇與一位朋友共同成立了第三家公司諾凡麥,專門代理腫瘤專科藥。其后,諾凡麥賣給一家美國的上市公司,回報達20倍。

彼時Gary邀請她加入即將成立的啟明創投時,梁穎宇就正忙于管理多家企業,直到啟明第二支基金成立,她才從兼職合伙人轉為全職加入。

押注甘李藥業

而梁穎宇帶領啟明創投投資的首個生物醫藥類項目就是甘李藥業。

7年前,國家為改變看病難、看病貴的就醫難題大力投資扶持仿制藥的研究生產,國內90%以上的藥廠都聚集在仿制藥領域,而且,愈來愈多。競爭激烈程度不斷加大成為擺在所有仿制藥藥廠面前最大的問題。“市場上是不是不需要如此多的仿制藥,我們是不是不需要再投資仿制藥?”梁穎宇回憶著自己當初的想法。隨后,經過行業分析和調查,她將投資方向調轉,尋找生物藥領域的投資標的。而在當時,國內能生產生物藥的企業不過4家。

至今,梁穎宇仍記得當初與甘李藥業一行人見面的情形。那場會面,梁穎宇和甘李藥業創始人甘忠如和兩個同事約在了東方廣場后面的一家餐廳。“甘李的產品非常有趣,我們聊得非常興奮。以至于點了一桌菜,我們四個人基本還沒來得及吃,便又匆忙趕去參加下一會議。”梁穎宇還補充說,讓她選擇投資甘李的另一個因素是,甘李團隊在支出方面非常謹慎,“當時的甘李辦公室又舊又小。”

但她說出自己判斷時,也有一部分人提出質疑,原因在于,當時市場上已經有眾多藥企聚集在胰島素行業,甘李是否還有沖出圍墻的機會?但梁穎宇始終堅持,“與其它藥企不同,甘李藥業生產的是第三代胰島素。”2009年,國內胰島素市場還停留在第二代胰島素時代,這代藥物每日需注射兩次,相比而言,升級后的第三代胰島素中的長效藥每日僅需注射一次,極大方便患者。而當時國內能夠生產第三代胰島素產品的不過甘李藥業一家。即便是如今,全球也僅有兩家擁有第三代胰島素全產業鏈產品的藥企,一家是甘李藥業,另一家是美股上市公司諾和諾德,目前市值已超1000億美金。

此外,梁穎宇面對的投資甘李藥業的另一質疑是,此前,甘李已幾乎連續三年沒有業績增長。但她始終認為,這不過是時機未到。2009年,國內第三代胰島素的市場占有率僅有9%,而同期的美國已達70%,這意味著第三代胰島素在中國市場有極大的拓展空間。此外,隨著人口基數的增加,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未來中國糖尿病人口總數只會愈來愈多。不久后,啟明創投便投資了甘李藥業。

國內糖尿病的情況也確然如他們所料。2010年3月25日出版的國際著名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文稱,中國20歲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達9.7%,推算病人約為9200萬人;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達15.5%,推算處于糖尿病前期者約1.48億人。當然,這些數字還在連年增長,擺在甘李藥業面前的,是極大的市場機遇,更是需要扛起的社會責任。

如招股書所披露,啟明創投是甘李藥業最大的機構投資者,這意味著啟明對甘李的長期看好,而梁穎宇團隊給甘李的也不僅僅是資金支持。介紹行業人才、對接全球十大藥廠、尋找有價值的投資方,甚至某段時間,梁穎宇50%的時間都鋪給了甘李藥業。

這筆從2009年延續至今的投資也終于即將迎來收獲,今年5月證監會披露了甘李藥業的招股說明書,甘李正式沖刺IPO。

1 2 下一頁 閱讀全文

【本文為 投資界 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注明 來源與作者 ,微信轉載須聯系授權([email protected])。如不遵守,投資界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


Tags: 啟明創投 IPO

文章來源:http://pe.pedaily.cn/201610/20161021404290.shtml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