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富基金 · 閻焱:沒有盈利模式的創業全是扯淡,成功的創業者需要具備三個特征

分類:創投 時間:2016-10-24

“創業的首要目標就是賺錢,沒有盈利模式的創業全是扯淡”,雖說算不上是一個多么獨到的見解,但這樣的聲音有必要每隔一段時間發出來一次,因為創業路漫漫,過程中有些創業者難免想當然。

本期,投投跟你分享一篇創投教父閻焱先生的文章,這是他最近在出席《我有嘉賓》首屆年度峰會的分享,本次編輯有部分修改。經過他抽絲剝繭、層層講述,算是將自己這22年來做投資看人、看賽道的經驗歸納清楚了。

正如他在文中所提到的「創業者的人格魅力」,閻焱先生給外界的印象多是一位非常特立獨行的投資老前輩,言辭犀利,投投還記得曾用過「反潮流」這樣的詞匯來形容他,這大抵就是閻焱先生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是他之所以能在投資上有大成的秘密所在吧。

1

段子與現實

現在眼下在中國,最熱的兩件事,一個是創業,一個是投資。幾乎每一個電視臺都有創業的節目,創業已經被文娛化和運動化,但是創業的本質其實是一個蠻艱辛的過程。今天我來做一個非正規的演講,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在投資中碰到的一些蠻有趣的事。我把它叫做創業雜記,首先說明一下,這些都是在網上的段子。

第一個段子:一個創業者,找到了某位大佬聊天,聊了半天的業務模式大佬是一頭霧水,于是創業者開始,講述自己的辛酸史,大佬十分感動,含著眼淚拍拍創業者的肩膀說,小伙子,我看好你喲,然后就投了。后來?就沒了后來。

第二個段子:某土豪大姐連termsheet都看不懂,每次都找人幫他算份額,成功地投資了一堆互聯網項目,去年據說收益還不錯,今年?就不知道了。

第三個段子:“這個項目我們也看不懂,但是我們基金剛到杭州,要投一個現在最紅的項目,好跟杭州的小伙伴們一起玩,這個投資理由不錯,效果也很好。”但是后來創業圈里面都流傳著,這個基金的錢好騙。

第四個段子:某投資人的一個電商項目成功了,所有的人都向他祝賀。他說,自己當初投的是一個社交項目。

我還看到網上有這么一個故事,我覺得非常好,生動描述了我們一些VC的一生。我給大家讀一下這個墓志銘:“楊一笑歿,葬云夢澤西鹿鳴山,其碑志曰:初從文,三年不中;后習武,校場發一矢,中鼓吏,逐之出;遂學醫,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這哥們的一生,是蠻有趣的。

現在中國滿大街都是VC,大家都是投資人,汽車撞一老太太,一問干嘛的,做投資的。這個是中國目前或者說一部分人的真實寫照,中國有個特點就是不管做什么事,熱了以后大家都蜂擁而上。

2

成功的創業者有這三個特征

其實投資里面最重要的兩個事,一個是選賽道,一個是選車手,也就是說一個是事,一個是人。

首先我們必須明白一個前提,創業成功其實是個蠻難的事。因為創業成功遵從熱力學的第二定律,叫熵增加原理,就是能量一定是要從高位向低位去流的,不會反過來。舉個例子,我們大家都知道水往低處流,如果我們要想改變水的流向變成向高處流,這勢必需要發出巨大的能量。

創業為什么這么難?為什么是個小概率事件?因為成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要想把一件事情做成,那我們必須要經歷一段漫長的時間錘煉,需要保證自己在每一個重大的商業決策上,都不能夠犯大錯誤,相反,失敗只需要在任何一個環節上,我們稍微犯一個大一點的錯誤,可能你的整個創業就失敗了。所以創業也是符合這個定律的。

那什么是創業的成功?需要說明一下,我們講的創業成功是指一個企業能夠持續性的增長,并且能持續性的盈利,最后的結果就是企業上市或是成為一個獨角獸公司。

那這樣的創業成功要求創業者具備哪些特征呢?

第一個特征:需要有眼光。 創業就是你要發現機遇,并且把機遇變成一個商業的價值的過程,所以它需要有眼光。

第二個特征:需要有操作的能力。 你沒有操作能力,光有眼光,你是個學者,而不是一個創業者,也不是一個商人。

第三個特征:需要有組織能力。 因為你是創業,通常不是一個人,比如今天吳婷(我有嘉賓創始人)在這演講,后面是有一大幫的人在配合的,這樣才能夠把今天這樣一個活動組織起來。

而且大家要記住,創業未必創新,創新也未必創造商業價值。在商業上,創新但是沒有創造商業價值的事,屢見不鮮。比如,索尼當年的betamax是一款基于新技術的產品,不但小巧,而且畫質更好,但沒想到會敗給對手。IBM早年推出的OS系統在技術上也曾經是無比領先,但今天幾乎沒人知道了。

3

有關看賽道的八個思考角度

如果一個創業者來找我們,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講,第一個我們要看你是做什么事,也就是說你賽道的選擇,那通常我們要看的,這是不是一個很大的市場,還是一個所謂的小眾市場。我們經常看到有很多創業者來找我們說,全中國有14億人,每個人都得吃飯你說開餐館這個市場有多大?這種在我們看來其實是民意市場,這樣的市場有可能跟你沒什么關系。具體來講,我們分析一個賽道會從這八個角度入手:

第一個角度:我們要關注的是與你現在有關的市場,以及,未來可能與你有關的市場。但是我們在看到未來的市場有很大的時候,我們也要分析你從現在這個市場切入到未來的市場這中間的過渡成本有多大。

第二個角度:你在這個市場上選擇的切入點是什么?舉個例子,我們現在都在談大數據,而大數據的領域非常之大,你在這個大數據領域中間到底能做什么?你的切入點是存儲?還是系統?還是它的系統分發等等。所以你一定要找好這個市場的切入點。

第三個角度:你到底想解決一個什么痛點?我們看到很多的創業者,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沒有找到市場的痛點,更沒有找到市場的真正需求,而且有很多的需求只是他們自己想象出來的,可能現實當中并不存在。我曾經遇到一個做電商大數據的創業者,已經創業兩年多了,公司的銷售也就區區200萬人民幣,但是他一年要花多少錢?一年要花四五千萬。可以說至今他都沒有找到真正的市場硬需求,早期他想著自己以后有規模了這些都不愁了,但很多時候并不是他所想當然的情況。

創業者在尋找需求的時候,還要區別這個需求,是自然出現的需求還是后面被市場教育出來的需求。如今的BAT為什么能做這么大?這是因為BAT所解決的都是我們人類的自然需求。

騰訊解決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無論男女老少,我們都有交流的需求,都有自我展現的需求,所以不需要再去教育用戶;

百度解決的是當互聯網時代到來以后,人們進入到了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大家需要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所以百度解決的就是一個信息搜索引擎的需求;

阿里解決的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基本的需求——交換,大家都知道人類最簡單的交換活動就是一頭羊,一斗谷子,在過去的遠古時代,我們是把一頭羊牽到另外一個人家里去,后來不方便才形成了市場,再后來我們才創造了貨幣。阿里解決的是,讓世界沒有難做的生意,這是人非常自然的需求。

第四個角度:創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甭管你有什么情懷,你有什么偉大的理想,第一個問題你首先要解決的是你必須賺錢。一個企業和一個慈善組織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你必須要有盈利的模式,沒有盈利模式的創業,全是扯淡。

另外,你的盈利模式中間是不是有可重復的收入。舉個例子,改革初期幾乎所有的高科技的公司都集中在通訊領域做系統集成,當時中國有2萬多家這樣的公司,但是,能活到現在的幾乎沒有,或者是這個數字非常少,大部分都被電信公司給收購了。歸根結底,做系統集成的業務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盈利模式,就是做一單是一單,沒有一個連續性的收入。在我看來最好的收入模型是什么?就是要像每個月固定給房東交房租,像每個月固定給手機充值話費一樣。

第五個角度:商業模式的可擴充性。像做游戲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業模式,一旦用戶超過了20萬人以后,20萬人和200萬人甚至2000萬人,所有的運作成本幾乎是差不多的。我們在創業的時候要考慮商業的模式,可擴充性是非常重要的。

第六個角度:我們要考慮的是競爭。我的競爭門檻有多高,我的競爭對手有多少?

第七個角度:我們要考慮這個商業模式,它在管理上的難度,對執行力的要求有多強?有些商業模式是特別容易管理,有些商業模式,特別依賴于你的管理的,是非常長尾的管理。

第八個角度:要看公司的現金流。如果做的是電商領域的創業,那你一定要考慮到,我這個電商是做平臺還是做自有品牌?為什么阿里能做的更快更大,因為阿里不需要自己壓貨,不需要自己壓錢,而京東為什么到今天不賺錢?是因為它要有大量的自己去押貨,不過慢慢會越少。但是你要做自己的品牌,你一定會有壓貨的,這個對現金流的影響是很大的。

4

聰明的創業者有六個特點

投資人看創業者其實就這么幾個方面:

1)、是不是聰明;

2)、是不是誠實;

3)、是不是善于交際;

誠實很好理解,很容易找出判斷的方式;交際也非常容易理解,一個人躲在這個房間里、躲進小樓,不大容易成功,如果你是一個特別孤傲或者是特別不容易與人相處的人,也不大容易成功。

但是,我們真正有多少人想過什么是真正的聰明人?其實關于聰明人,心理學和社會學上有很多的研究跟大家簡單的說一下,真正的聰明人它包括有下面的六個點:

第一點:他首先有比較強的元認知能力。什么叫元認知能力?就是他對知識的知識掌握。大家都有經驗,我們在讀書的時候,一個班上總有那么幾個人,好像他也不去讀書,也不怎么上課,但他的考試成績就是比別人要好,那這些人也就是說,他的學習效率以及他對知識結構的掌握比別人要好得多。

第二點:具有邏輯性的思維跳能力。比如我們跟有一些人談話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人怎么這么聰明。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你跟他交流的時候,當你講到一他的早已經想到三了,等你到三的時候他已經到了五。我剛到普林斯頓去讀書的時候,我們物理系的幾個中國學生,學理論物理的,我看他們也不去讀書,兩個月就把博士資格考試考完了,你跟他聊天,好像永遠都搭不上話,而自己回過頭來再一琢磨,好像他還說的都對。一個真正的聰明人,都有這種邏輯性的思維跳躍能力。

第三點:好奇心。

第四點:能抓住本質。聰明人有一個特點,它就是有能用簡單的語言解釋復雜問題的能力。這個我覺得它的反面是什么?比較典型的是某一些官員,坐下來說20分鐘,不知道他說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說什么。

第五點:領袖的氣質。所有的這些領袖來自于不同的行業,而這些領袖到底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同理心。你會發現一些真正的聰明人,跟他講話的時候會感到如沐春風,就是他能夠從你的角度換位思考,而且能夠做出決策。

第六點:具有個人魅力。聰明的人不僅僅會思考,而且有執行力,對細節非常關注,傳教士與殺手氣質并存。傳教士的最典型的是馬云,別看他人也不高,也不見得非常帥氣,但是馬云往那一站,你就會感覺到他身上有一種個人魅力,因為他的身上確實有一股傳教士般的氣質。


Tags: 閻焱 賽富投資

文章來源:http://newseed.pedaily.cn/201610/201610231326969.s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