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基金背后:軟銀的科技野心

分類:創投 時間:2016-10-24

硅谷要小心軟銀的科技野心了!《金融時報》的一篇 文章 發出了這樣的警告。

自金融危機以來,一直持續攀升的科技股在2015年中期遭遇了滑鐵盧,并在2016年年初的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中二次受創,以硅谷為代表的科技股似乎都被綁在一起,等待被市場清算它們過高的估值。

不過這波沖擊遠沒有想象中嚴重,雖然有些科技類初創公司在新一輪融資中被迫接受了“侮辱性”的報價,但任何一輪市場回調期,都是大資金布局的絕佳時期,充沛的現金流正源源不斷地進入科技類的風險投資中。這些巨頭包括中國的、沙特的財團,當然,還有備受矚目的孫正義和他的軟銀。

充沛的現金流無人能敵

年初蘋果宣布以10億美元投資滴滴的時候,市場廣為震動;但隨著軟銀的持續大手筆,市場才發現真正的野心家是誰。

7月,日本軟銀決定以234億英鎊收購芯片巨頭ARM,溢價率高達43%;

上周,軟銀集團宣布將與沙特主權財富基金PIF聯手,打造規模高達1000億美元的科技投資基金:軟銀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

軟銀愿景基金的目標是在未來五年中向全球科技行業投資最多1000億美元,尋找能夠在未來產生巨大影響力的科技公司。

也難怪上周消息爆出以后,硅谷的風投們極度震驚,他們之前的投資(如天使投資輪)極有可能面臨被吃掉的風險,因為這種現金流“沖擊波”是他們根本無法阻擋的。

如此充沛的現金流,自然得益于軟銀之前的成功投資,套現阿里巴巴,就為軟銀收購ARM提供了足夠的彈藥。

冒險家與土豪一拍即合

根據軟銀的設計,SVF的1000億美元將以如下的比例劃分:

軟銀投資最多250億美元;

沙特公共投資基金投資最多450億美元;

其他投資者參與剩下的300億美元投資

至于這些資金將會以怎樣的形式投入到科技行業的發展中,考慮到風險投資的復雜性,只有等到這一基金開始正式運作和投資后才有結論。

為什么孫正義此次會找上沙特這樣的盟友?這或許需要從兩方面考慮。

多次大規模并購后,軟銀面臨現金壓力。

除了收購ARM以外,2012年,軟銀23億美元收購電信運營商eAccess。2013年,220億美元收購美國運營商Sprint控股權,11億美元收購美國電信經銷商Brightstar控股權,15億美元收購芬蘭游戲開發商Supercell控股權。 2014年和2015年,6.27億美元和10億美元投資印度電商平臺Snapdeal和韓國電商平臺Coupang。

投資界一篇 文章 中提及, 截止到今年,軟銀公司的負債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這一數字在過去5年里翻了六倍,預計在2017年可能達到近1200億美元。

在面臨被穆迪降低評級的風險下,軟銀也需要適度緩解現金壓力。

對沙特財團來說,他們也正好需要一個資深的盟友來實施他們的“去石油”戰略。

PIF創辦于1971年,目標是為沙特國家經濟有戰略性意義的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今年5月份,沙特決定進一步擴大PIF的規模,將PIF掌控的資金提高至2萬億美元。進行多元化投資,擺脫國家的石油依賴癥。

冒險家與土豪就這樣一拍即合。

世界一流的風險投資集團與全球最大的主權投資基金合作,軟銀愿景基金的千億美元計劃剛剛浮出水面,有著石油現金幾乎“無限”的火力支持,在廣泛撒網的情況下,再造一個阿里巴巴對軟銀來說或許真的不是神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Tags: 軟銀 基金

文章來源:http://wallstreetcn.com/node/269128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