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動傳媒走向倒閉這一年:創始人曾賣房自救

分類:創投 時間:2016-10-24

近日,觸動傳媒公司因業務下滑,關門破產。安放在上海部分出租車上的觸動傳媒廣告屏幕何去何從引發關注。澎湃新聞記者 趙昀 圖

曾經在上海出租車中隨處可見的廣告屏,如今已經大面積癱瘓,因為運作這項業務的觸動傳媒已走向倒閉。

10月22日,澎湃新聞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由于經營不善,觸動傳媒的子公司——上海觸頻廣告有限公司,在今年7月底,已經宣布停止經營,全面清退員工,并成立工作小組負責善后事務。

兩天之前的10月20日,澎湃新聞記者在位于上海市靜安區的原觸動傳媒總部所在地了解到,觸動傳媒在今年8月已經徹底搬離,目前已經有新的公司入駐辦公。

上海大眾廣告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目前大眾出租和觸動傳媒的合作已經停止,觸動傳媒對大眾出租確有欠款,大眾出租已經在通過法律尋求幫助。

前述知情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近年來,隨著移動媒體、網約車的興起,觸動傳媒生存的外部環境發生了變化,但公司內部管理的不到位,以及高層不思進取,讓觸動傳媒的處境越來越艱難。

“出現現在這樣的局面,并不奇怪。”這名知情人士說,觸動傳媒確實清退了員工,公司已經資不抵債,但是否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還不清楚。

馮暉中 東方IC 資料圖

馮暉中賣房?屢換高管

2003年,美籍華人馮暉中帶著幾百萬美元,回到上海,創立觸動傳媒。

按事后馮暉中對外的講述,觸動傳媒花了3年時間研發出租車用移動交互式液晶屏,直到2007年,將第一塊屏幕投放入出租車內,公司才有了收入。

伴隨著影視演員呂良偉等明星投資人的介入,觸動傳媒迅速崛起。

公開報道顯示,2008年,觸動傳媒全年廣告收入超過1億元,同比增長了10倍。到2010年,這家公司已經實現盈利。

官網資料顯示,觸動傳媒目前擁有互動熒屏數量5萬臺,覆蓋區域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青島和香港7大城市,月覆蓋觀眾7000萬人次,單次車程平均時長22分鐘,69%的出租車乘客為年齡在25-44歲的一線城市消費人群。

“觸動傳媒的爆發期是在2008年至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前述知情人士告訴澎湃新聞,此后隨著其他移動媒體和網約車的興起,加上公司內部經營不善,觸動傳媒的處境越來越艱難。

2014年,觸動傳媒已經顯出頹勢。

據前述知情人士回憶,2014年,觸動傳媒還曾想把互動屏幕與移動手機結合起來,打造新的互動模式,但無奈資金不到位,此計劃擱淺。她還透露,2015年3月曾聽聞騰訊打算入股觸動傳媒,但當時公司董事會還未準確認識到市場競爭的嚴峻,報出的價格超出了騰訊的接受范圍,此事作罷。

前述知情人士透露,創始人馮暉中可能一早就已經意識到了觸動傳媒的困境,他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已于2015年底賣掉了位于上海靜安區的房子。

在她看來,觸動傳媒管理層的不力,也導致了公司經營問題難以改善。

前述知情人士舉例:觸動傳媒高管大部分是外籍人士,薪酬很高,但其工作理念并不太適應中國市場,對于加班等不太積極;公司管理松散,遲到早退現象普遍;此外,部門之間對工作推諉的現象也較突出,銷售團隊時常需要市場部、創意部門的協助,但部門之間協作并不順暢。

也正是在2015年3月,觸動傳媒銷售總經理丁某因上年度業績未達預期被動離職。接替他的,是觸動傳媒從瑞麗高薪挖來的一名高管, 但短短3個多月后,這名高管就掛印而去。此后,觸動傳媒銷售團隊出現了長達6個月的負責人斷檔。直到2015年11月,新加坡人Melvyn加入觸動傳媒出任CSO(首席問題官),主管觸動傳媒銷售團隊。

前述知情人士評價,Melvyn頗有經商頭腦,且準備對觸動傳媒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但他后來不止一次向下屬透露,公司問題太多,若他都救不過來,觸動傳媒也就無望了。

倒閉前的3個月:德沃基金曾介入

但就在短短6個月后的2016年5月,Melvyn因為身體原因離職回到新加坡。觸動傳媒形勢急轉直下。

6月中旬,觸動傳媒員工獲悉,德沃基金有意從觸動傳媒高層手中接手公司。有部分觸動傳媒員工于7月初收到短信,公司新辦公地點為徐匯區田林路新業大樓1號樓。澎湃新聞發現,德沃基金官網顯示的辦公地址,也在該幢建筑。

隨后,收到短信的員工搬離了觸動傳媒位于靜安區的總部辦公室,而剩下的員工認為自己被公司清退,開始維權向公司討要說法。但搬到新辦公地點的員工發現,公司系統并不能正常登錄,于是不久又搬回了靜安區的辦公地點。此時,他們發現,銷售部幾乎都保留了下來,創意部的人則幾乎都被裁掉。

此時,山窮水盡的觸動傳媒,已經無法發放員工6月的工資。前述知情人士透露,德沃基金墊付了部分員工工資,但并不是足額發放。經過對觸動傳媒的調查,德沃基金發現,觸動傳媒財務問題非常嚴重,不僅對出租車公司有大量欠款,視屏維護、倉庫等方面的支出也高得離譜。最終,德沃基金退出了觸動傳媒。

一位接近德沃基金的人士向澎湃新聞證實了這一說法。

官網資料稱,德沃基金的投資方向是互聯網、數據智能和基因技術,創始合伙人、CEO吳正宇,曾在 IBM 、延長石油擔任高級管理職務,還當過湖北省咸寧市市長助理,他曾聯合創立了普能科技、融360。

7月29日,觸動傳媒子公司的員工接到正式通知:2016年7月30日起公司停止經營。

未能轉賣,只有倒閉。7月29日,觸動傳媒的子公司——上海觸頻廣告有限公司的員工接到正式通知,該通知稱:“上海觸頻廣告有限公司因市場原因,公司經營業績不佳,銷售額及利潤連續多年出現大幅下滑,目前公司已出現嚴重的經濟危機,故公司做出如下決定:2016年7月30日起公司停止經營,公司成立工作小組負責后續事務的處理;所有員工的勞務關系及社保關系也于2016年7月30日終止;員工工資結算至2016年7月30日。

大眾出租討欠款,啟明創投認虧離場

此間,部分觸動傳媒的合作伙伴開始上門討債。

負責大眾出租與觸動傳媒業務合作的上海大眾廣告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觸動傳媒對大眾出租確有欠款。今年5、6月時,雙方就曾委托律師通過法律途徑解決違約欠款問題。

大眾出租方面尚未獲悉觸動傳媒是否在走破產清算程序。

該負責人介紹,大眾出租與觸動傳媒的合作始于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當時有幾千輛出租車安裝了觸動傳媒的廣告視頻播放設備,現在最后一批大概在4000輛左右。

7月開始,大眾出租因觸動傳媒有欠款未結清,暫停了觸動傳媒的業務。據悉,該業務的確給大眾出租帶來過穩定的收益。

對于觸動傳媒運營出租車上互動傳媒業務遭遇政策障礙的傳聞,前述負責人表示,并沒有所謂的交通監管部門要求出租車公司提前終止和觸動傳媒的合作。“剛開始安裝廣告屏幕時,相關交通監管部門是有一些條件要求。但我們運營這么多年,肯定不會是在沒有政府允許的情況下進行的。而且合約一旦訂立,政府部門也不可能在合約存續期間終止雙方的合作。”該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

公開資料顯示,在上海市場,觸動傳媒與上海五家出租車公司有長達10年的合作協議。以2007年觸動傳媒正式推出產品來計算,正好就是在2017年,觸動傳媒與出租車公司的合約就將到期。

除了合作伙伴,觸動傳媒的投資人也勢必受到影響。

從2007年第一塊屏幕投放入出租車內至今,觸動傳媒已經過了五輪融資。其中,多輪融資額都已經上億。啟明創投是觸動傳媒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參與了前四輪融資。

對于觸動傳媒破產清算的傳聞,啟明創投董事總經理鄺子平10月21日對澎湃新聞表示,并不了解具體情況,啟明創投大約在一年之前就已經退出了該項目。鄺子平證實,啟明創投投資觸動傳媒后,后者發展并不太順利。

鄺子平坦言,啟明創投在投資觸動傳媒上虧了錢,“最后,觸動傳媒方面以一個較低的價格進行了回購,啟明創投沒再跟進觸動傳媒的進展。”

觸動傳媒曾經辦公的三樓燈火通明,但已物是人非。

“沒拿到精準傳播的入場券”

關于觸動傳媒的盈利模式,一名前資深廣告買手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直言,在傳統戶外廣告市場不景氣,互聯網廣告爆發的大背景下,以觸動傳媒的模式能存活已屬不易。

理由是,觸動傳媒沒有拿到“精準傳播”的“入場券”。

前述前資深廣告買手介紹,媒介的生產力就是流量。自從有了互聯網,廣告流量的品質要求已經進入精準時代,產生精準流量的成本高低會大大影響產出。觸動傳媒的日常維護和裝機,完全是依附性的,是租用的,精準的流量數據難以統計。

觸動傳媒的互動傳媒熒屏的受眾也在銳減。在網約車興起后,出租車乘坐人員減少,流量自然也就下降。此外,收看距離太近,容易關機等體驗障礙頻發,也影響了廣告的實際觀看效果。

此外,前述前資深廣告買手還提到,觸動傳媒的本地化性質,決定了它很難在優化整體品牌形象中有所貢獻,只適合地方性事件、半消息型廣告的傳播,比如演唱會。因此,其在客戶的全平臺投放里能分到的資源很少。據前述前資深廣告買手介紹,大品牌的營銷采購預算可能一般會是:線上,包括社交、門戶、APP植入、大客戶置換;線下,包括電視、分眾、戶外牌、活動周邊、影視植入;此外,還有期刊、其他平媒、電波、專業渠道、直投等。

推薦:關注“AI世代”微信號(tencentAI),回復“中國AI”可獲得新智元《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報告》;回復“創業報告”,可獲得美國《AI創業指南》;回復“斯坦福”,可獲得《2030年的人工智能與生活》。


Tags: 基金 啟明創投

文章來源:http://tech.qq.com/a/20161024/003160.htm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