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瑞資本李豐:為什么科技創業在現在的中國特別合適?

分類:創投 時間:2016-10-24

7年間投資61家企業,以2.92億美元獲得17.97億美元,回報高達6.14倍。這是李豐在創投圈的成績,如今作為峰瑞資本的創始合伙人的他再次被投資圈所關注。

2015年從IDG資本離職后,李豐與前IDG資本合伙人林中華等創辦了峰瑞資本,主要關注在深科技、企業服務、消費升級三大領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成立僅一年多時間的峰瑞資本已成功投資40多個早期項目,金額超過4億元。另有4只總金額約12億的專項基金,分別投向了三只松鼠、Uber、Unity 和魔比神奇。

峰瑞資本首次公布一年以來的投資數據顯示:資產管理規模已達36億元人民幣。這也意味著,峰瑞資本逐漸成長為一家覆蓋人民幣、美元的全鏈條 VC。

這是峰瑞資本的成績,也是李豐的成績。

以下投資家網將以李豐先生第一人稱口述形式分享他的心得體會。

自從2015年成立峰瑞資本以來,峰瑞資本一直關注深科技,而且還投資了幾個深科技的項目。但在投資這些項目的時候,深科技還沒有熱起來。

從2016年的第二季度開始,不管是中國政府引導還是行業里的創業者都開始踴躍進入了深科技,然后就會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了深科技,那么為什么科技創業在現在的中國特別合適?借用過去在美國若干年的科技成長和科技經歷,可以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的答案,同樣這個問題也是峰瑞資本為什么做深科技投資的回答。

美國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1920年后,美國成為全世界工業第一大國。接著第二個階段,從1950年到現在,美國在整體就業人口的變化上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從工業生產制造占就業人口40%多的工業第一大國,到今天為止,美國的農業只占了就業人口不到2%,工業占了10%,第三產業占了80%比例的分布。可以看到美國在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之間,把極其快速增長的、翻了接近四倍的信息產業,被放置在第三產業,這是美國所經歷的一個年代。

從這些歷史里可以了解到美國經歷了經濟結構調整,而這些經濟結構的調整也是目前中國正在經歷的階段。經濟結構發生變化就產生了消費升級,也會發生了兩個轉變:一個是產業機構調整,另外一個是勞動力技能轉化。即意味著經濟發展到特定階段后,國民收入和GDP達到了某一個水平。

美國在經歷中國目前消費升級階段時的做了兩件事:第一件是產業結構的調整,將第一、二產業轉移到第三產業,或者從第一產業轉到第二產業,再轉到第三產業;第二件事是在美國70年代早期出現了硅谷,硅谷是美國最重要的轉型,美國抓住了科技升級,從半導體到互聯網產業,完成了一次勞動力技能轉化。這兩件事讓美國安全的度過了一個經濟周期。

從美國經濟體的發展過程中可以看到,盡管美國70年代也經歷過很多經濟轉折期間的波折和動蕩。無論是就業時期出現的跌宕起伏,還是勞動力技能的轉化時期,到今天再看,產業機構調整和科技轉型升級這兩件事情造成了三四十年美國經濟轉型的主要驅動因素,而這與中國現在所處的經濟周期也有相關的聯系。

中國目前也出現了從政府到行業投資再到創業乃至整個科技轉化到生產力的局面。雖然看過了若干國家的轉型中的經驗,但是中國面臨的問題卻是特殊的。

因為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具有中國如此多的人口,在這么多人口的經濟結構調整上,需要特別對待。

美國50年代人口才剛突破2億人,90年代突破3億人,而中國面臨這么多的人口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相當于七八千美金的GDP階段。

因此單單從就業上來看,中國第一二三產業平均各占三分之一,即有兩億多的第一產業,兩億多的第二產業和兩億多的第三產業。如果看十年以后的中國,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全面的消費升級,會有很多第一、二產業隨著效益的提高,轉型到第三產業。

但是在我看來,中國要面臨一個歷史上從來沒有人面對的命題,即如何將第一和第二產業,一共4億多,甚至5左右的就業人口,在10年到20年的時間里,轉型成為第三產業?因此,這是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

在中國目前的歷史階段,無論如何都要經歷一次工業上的升級,無論如何要使得中國的第二產業和一部分第一產業,經歷一次科技轉化,并且保證在這次向第三產業轉型的同時,我國的就業總量和就業人口不變。

這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類似的經濟體面對過的問題,因為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使我國不得不面對。但從另一方面來講,這也是中國的機會。

為什么現在從政府到企業家、創業者,再到投資人,都開始十分關注科技創新生產力?因為在中國所面臨的經濟周期里,科技轉型是中國最好的機會。

從2016年一季度開始,華為從原來只為運營商提供設備,到逐漸變成全球性消費品品牌中的智能手機廠商,或者正在變成世界性的廠商。這說明在中國積累了如此長的工業產業鏈的基礎上,當新技術產生,當中國和國外的技術差距并沒有以往那么大的時候,中國有足夠強的實力和例子證明:在科技升級中,中國已經出現世界級的公司。

不管是今天的華為還是大疆無人機,都證明了在各自的領域當中,利用新技術,利用了中國原來積累了30年的工業產業鏈,可以成就世界級的科技工業公司,也可以成就世界級的科技消費品公司。

這些成功的例子都證明了中國蘊含著巨大的機會,這也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機會。而最后,在中國科技轉型注定會發生。

本文為 投資家網( www.investorscn.com 于寒 原創文章,媒體和公眾號轉載請務必按注明來源,否則視作侵權。

投資家網( www.investorscn.com 實時提供專業的創業、投資資訊和深度分析。長按以下二維碼添加 quot; 投資哥 quot; 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


Tags: 投資 創業

文章來源:http://www.investorscn.com/2016/10/23/17482/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