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esign】知乎 重設計(Android) by 呆的蘿莉

分類:設計 時間:2016-10-25

知乎這款問答應用一直以來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人們可以在這里學習知識、分享知識、交朋友。以下是我對這款軟件的一些界面還有交互邏輯上的一些想法,不足之處望大家積極指出。

對于圖中出現的人和回答,本人無意冒犯,如果侵犯到了您的隱私,請私信我,我會第一時間刪除,謝謝。 本人很喜歡知乎這款應用,無論從設計還是內容上都是一款十分優秀的APP。文章中涉及到的觀點,并無惡意,只是一些個人的小想法,還望理解謝謝。

另:截圖來源

原圖:尺寸1080x1920 改版:尺寸720x1280

知乎版本:4.9.1(439)

設備:Mi-4c

安卓版本:5.11

MIUI版本:7.0.11.0

一、目標

本次重設計,在不改變整個交互結構的基礎上,著重解決的問題有以下3點:

1.減輕長時間閱讀造成的視覺疲勞,使界面更通透,更輕;

2.對一些個人感覺交互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改;

3.在原有圖標的基礎上進行微調,使之更統一;

二、知乎信息結構圖

大致梳理了一下知乎的結構,重復比較多的模塊單獨列出,如回答模塊和文章模塊。

這只是單向的,各個分支末端的聯系并未標明。

三、具體頁面重設計及想法

1.首頁

1.圖標:原版的底部標簽欄“主頁”和“發現”是正負形的樣式,中間的“通知”有間隔也算是正負形吧,后面的兩個不是正負形的樣式,所以我在不改變原有含義的基礎上對“消息”和“更多”進行了調整。

“消息”的中間加了兩個氣泡(我知道你萌想說微信 = =)

“更多”換成了四個圓角矩形的形式

“發現”中間的指針加上了圓角

并且對這五個圖標的激活和未激活狀態增加了小彩蛋(個人興趣)如圖3-1所示。主頁對比如圖3-2所示。

另外原版的“搜索”圖標用的是谷歌爸爸的默認MD圖標,為了統一樣式,重繪成了帶有圓角的樣式,還有知乎Live的閃電,也做了同樣的改動。

2.文字

原版每個模塊的問題采用的是粗體,內容和提示文字采用的是正常體,除此之外還有大小和顏色上的不同。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區分這些元素,而且更好地突出標題。

但是,我個人認為,這樣做會顯得界面很笨重,而且在有的iOS手機上會顯得字特別大,影響閱讀體驗。因此,我舍棄了通過粗細區分字體的做法。所有的字體都采用正常粗細,通過顏色的深淺和大小區分各個元素。

這個樣做的結果可以使用戶快速瀏覽標題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并且減輕閱讀負擔。

3.布局

每個模塊的贊同、評論和關注問題放在了屏幕的右側,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從上至下瀏覽題目,減少快速瀏覽時造成的中斷,而且符合人們左右閱讀的習慣,即看完標題,大致瀏覽內容后再看到贊同評論的信息,然后視線再回到左側瀏覽下一條問題。

而且點擊“關注問題”變成“已關注”的狀態,由于是文字右對齊,位置會有個向右的動作,而且文字會變色,可以給用戶更好的提示,增加人機交互。如圖3-3所示。

對于知乎的新功能知乎Live,原版是可左右滑動瀏覽推送的Live信息,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查看全部Live”的方塊沒有顯示完全,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提示用戶右側還有相應的信息。但是在我使用的過程中最多推薦過兩條有關Live的信息,加上“顯示全部Live”一共三塊。而且,右上角的“X”號我個人感覺沒有存在的必要,因為如果用戶感興趣,他就會點進去查看內容。如果對這場Live不感興趣,他會做如下選擇:①右滑查看其它live ②點擊查看全部Live進入下個界面。如果對這塊內容不感興趣,就會直接下滑瀏覽其他內容。

但是,知乎這樣做有他本身的原因,即提高新功能的曝光率和點擊率,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性。

從界面的整體性考慮,我舍棄了左右滑動的這種方式,規規矩矩的用一個推薦Live和一個查看全部Live的模塊,然后和左右基線對齊,同時把“X”號去掉。同時新增一個進入知乎Live的入口,即點擊“知乎Live”也可進入Live界面,因為原版點擊這里沒有任何反應。這樣進入知乎Live就有四個入口:①屏幕右上角圖標 ②知乎Live ③推薦模塊 ④查看全部Live

搜索框大小做了適當調整,左邊和基線對齊,右邊和Live圖標距離保證不變,整個框依然作為可點擊區域不變。Live圖標左移,和右基線對齊。

4.FAB按鈕

FAB按鈕的顏色,我認為和整體不太搭,而且這個黃色只用在了各個界面的FAB按鈕處,其他界面再也沒有看到這個顏色。所以我嘗試了更跳躍的紅色作為FAB的顏色,和藍色為對比色,更加突出按鈕。如圖3-4所示。

不知道是不是有bug,激活FAB時經常出現“X”號消失的情況。

首先,我對將遮罩的顏色從白色換成了黑色,使畫面更柔和。

接下來,我對彈出的三個按鈕圖標進行了一些調整,全采用了正負形的形式,并且使圓角更明顯,同時對提示文字作了修改(強迫癥)。

5.其他

每個模塊的更多里除了“屏蔽問題”和分享外增加了“屏蔽話題”選項。如圖3-5所示。

有這個想法的原因是有天我發現,我很久以前關注的某個話題推送的內容我都不太喜歡,但是我想取消關注,我需要做如下步驟:底部標簽欄更多→我關注的→話題→找到對應話題取消關注。增加這個選項之后,我只需要做:更多→屏蔽話題。然后就可以取消對應話題的推送了。

整個界面的背景采用灰色微帶藍色,同時把每個模塊的陰影去掉,只保留導航欄、標簽欄、FAB以及彈出模塊的陰影,既有層級,界面本身顯得干凈。

2.發現

1.推薦

頂部banner在原版是可以滾動的,但是沒有任何元素可以提示banner的個數。左右滑動可以切換,與導航欄的滑動切換有沖突,但是并沒有特別大的影響。

所以我修改了頂部banner和導航欄之間的距離,增加了banner和問題模塊的距離以區分兩者。同時在 banner上增加了提示banner個數的小圓點,告訴用戶一共有多少個,雖然用戶不一定會全部看完,但這樣做可以減少用戶對于未知的不適感。

頂部導航欄的切換下劃線,我改成了圓角矩形,與底部標簽欄的圓潤圖標統一。切換方式依然是點擊或者左右劃屏幕,功能上不做改變。

FAB按鈕做顏色上的改變,不改變其隨機跳轉問題的功能。

2.圓桌

舍棄4:3的圖片比例,使用16:9比例,與原版保持一致,使一屏內顯示更多內容,同時是畫面更精美,不做改動。

3.熱門

除了之前提到頂部導航欄之外,其他不做改動。

4.收藏

收藏界面我做了一些調整,將頭像用戶名字和關注人數對調了地方。因為我覺得,用戶瀏覽這個地方的主要目的有:①看收藏夾的名字是不是自己喜歡的(如果有簡介,會先看簡介);②再看這個收藏夾是不是受歡迎來決定是不是點擊進去瀏覽。這樣可以使用戶快速上下瀏覽。

2.通知

1.通知

首先,原版中未讀消息的字體會比已讀消息的字體顏色要深,這樣可以提醒用戶哪些是未讀的,哪些是已讀的,這樣的做法既簡單右易懂,我保留了這種形式。在此基礎上,我把左上角的未讀提示,即“2條未讀”也設計成了這樣的形式,當有未讀消息的時候,文字是較深一級的顏色,當沒有未讀消息的時候,文字用較淺一級的顏色,以此來區分。尤其是通過右側的圖標將所有通知消息變為已讀時,除了問題字體會變色,未讀提示也會變色,這種統一感會用戶更強烈的感覺。

然后仔細觀察原版中的底部標簽欄,我明明有未讀消息,但是通知圖標下方的小圓點不見了,有種小圓點君翹班的既視感(= =)。至少在我看來,即使跳轉到通知頁面,在用戶沒有讀完所有內容或者手動清除未讀消息之前,小圓點君不應該憑空消失。

這里想說點題外話,有些APP的未讀提示你點開之后要不就是提醒你VIP充值,要不就是廣告,不只是這樣,有時候他的路徑藏得特別深,總是就是很麻煩,在中立的立場上我很理解這種做法,但是站在用戶的角度或者一個純粹的設計師的角度來講,這樣的做法實在是有點不妥。但是還是要平衡用戶體驗和商業價值方面的平衡,也是你萌設計師要做的事情不是嗎?

最后我把手動標為已讀的圖標加上了圓角,是整體圖標統一。

至于最下面的一個“回答了問題”為什么是右對齊基線。因為有的用戶的名字實在是太長了。這段有點枯燥,不想看的可以略過……知乎的機制應該是這樣的:①1人或者2人回答問題,這些用戶的用戶名都會顯示出來②當有3人及以上會顯示2個人的名字,之后用等n人代替。總結來說就是,最多顯示2個人的用戶名。然后我們分析,沒有出現等n人,說明是2人或者1人,然后有點點點,說明不是一個人,所以應該是2個人。結果就是2個人,我還沒碰到過一個人的用戶名超過一行的情況。

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地方,我為什么要把原版里一整塊切割成了一小塊一小塊的,這點單獨講比較困難,所以我放在最最后面。

2.贊與感謝

不做改動

3.粉絲

不做改動

3.私信

稍微修改了幾點:

①原版中點擊FAB跳出來的是回信的界面,因此我覺得既然發現界面里的FAB按鈕可以改成“隨機”的圖標,那么我認為這里應該也可以。我用鉛筆代替了加號,這樣可以使用戶更直觀的理解FAB按鈕“回信”的功能。

②原版中“私信”應該是和16dp的基線對齊的,但知乎的頭像沒有和16dp對齊,整個界面看起來不太規整。所以我把導航欄的“私信”兩個字對齊基線72dp,統一標題左側基線,為之后的圖標預留位置(我想這樣會減少一些開發大哥的工作量吧= =)。同時知乎的頭像放大,對齊16dp的基線。

如果是純粹的MD風格,大部分導航欄文字左側都會有圖標。這里的話看個人選擇吧,我選擇的是這樣,當然原版中的也很好。

5.更多和個人中心

把這兩個內容放到一起更容易整理思路。

首先,在原版的“更多”界面里,有“我的關注”、“我的收藏”、“我的草稿”、“最近瀏覽”、“我的書架”、“我的Live”、“我的值乎”這幾個部分作為一塊,然后下面的是“夜間模式”和“設置”。

單看這個界面,從圖標統一的角度來看,“我的書架”是立體的,而其他都是二維的,用在這里不太貼切,所以我把這個圖標做了以下修改,換成了幾本書垂直放置的形式。“最近瀏覽”加粗了中間的指針,“我的值乎”加上了輪廓圓。

我覺得這里比較貼心的一點是,切換夜間模式的按鈕很好找,而且用了切換開關擺在了很醒目的位置,是作為一款閱讀類App必不可少的一項功能。

然后對比我的個人中心頁面,我發現這里面稍微有一些問題。

①圖標不統一

兩個“我的收藏”一個是五角星,一個是數錢==書簽,我本來以為這兩個里面的內容會有所不同,可是點進去之后發現內容是一樣的。所以我想統一成一個圖標。對比其他圖標可以發現,有圓有矩形,為了統一,我選擇書簽和五角星的結合作為“我的收藏”的圖標。

②內容重復

“我的Live”、“我的收藏”出現了兩次。“我的收藏”的重復,是因為他是很常用的一個模塊,在“更多”里出現,會使用戶第一時間找到,不用再點進主頁尋找。“我的Live”,個人理解為要增加曝光率吧。

接下來,我對比了其他人的個人中心,發現他人的個人中心和我的個人中心有些區別。增加了他的值乎模塊。因此,我將這兩大部分重新整理了一下,按照和“我”的相關度分為了3類

①專屬于我的,別人看不到也不可以用的內容:“我的草稿”、“瀏覽歷史”、“最近瀏覽”、“我的書架”

②專屬于我的,但是別人也可以用的功能:“夜間模式”、“設置”

③雙方可以共享的內容:“我的關注”(包括人、收藏、話題、問題、專欄)、“我的收藏”、“我的回 答”、“我的提問”、“我的文章”和“我的Live”,另外開通值乎功能后還有“我的值乎”

其中①②放到更多里,③放到個人中心。同時還要考慮到用戶常用的幾個功能:“我的關注”、“我的收藏”也放入更多里,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分類圖3-15。排序方式的依據為用戶最想的功能和整齊度兩方面。

可以看到,“更多”界面的內容可以在一屏內顯示完,用戶不用再猶豫是下滑找他想要的內容,還是進個人中心找他想要的內容,節省了用戶的時間成本。

最后,把圖標的中心和頭像的中心對齊,后面的文字也對齊,至此“更多”界面完成。

下面是“個人中心”界面

原版里分為了“個人主頁”和“詳細信息”兩大部分,對比這兩個部分會發現“點贊”和“感謝”兩個圖標重復。所以我把詳細信息里的四個圖標放到了個人主頁中,并加上了圓角。

這里我做了一個較大的改動,我把詳細信息里的其他內容去掉,用一個新的頁面展示,這個頁面需要點擊頭像進入。而原版中點擊頭像之后彈出的是修改或下載頭像按鈕。

這樣個人中心就只有一個頁面,關注的話題等移動到了之前標簽的位置,然后對齊。

在第一個模塊增加了個人資料的小字提示,右邊的關注按鈕僅作他人觀看時的示意。

第二個模塊去掉了“我關注的專欄”一項,整合到“我的關注”里,不論想查看自己或是別人關注的任何東西,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理順一下邏輯。

其他方面,數字右對齊,最近動態模塊采用首頁中的模板。

至此五大塊內容已經重設計結束。

6.搜索

搜索主界面(圖3-17),改變了搜索框的高度,使其和主頁中的搜索框高度一致,長度增加,使返回圖標左右留白相同。改變導航欄下劃線樣式,最近瀏覽圖標“更多”里使用同一圖標。

搜索內容界面(圖3-18),原版中輸入搜索信息后,“最近瀏覽”模塊會消失。這種情況下,如果用戶想再次進入“最近瀏覽”界面,有三種選擇:①清空搜索框內容;②退出搜索界面,回到主頁再次點擊搜索;③退回主頁,切換到“更多”頁面,點擊最近瀏覽。我的想法是,在搜索出相關內容后,依然保留“最近瀏覽”模塊,這樣用戶就會多一種進入“最近瀏覽”的入口。但是我不知道這樣實際開發的時候是否可以實現,希望有了解的朋友給予解答。之后的問題模塊依然是把贊同和評論右對齊,使用戶可以快速瀏覽感興趣的問題,較少贊同和評論造成的閱讀中斷。

搜索人界面(圖3-19),保留了“最近瀏覽”模塊。

7.問題界面和我的收藏

1.問題頁面

從上往下看,首先是問題標簽,我覺得沒有必要把該問題所屬的話題全部放在上面,向左向右的小箭頭雖然可以滑動標簽,但是對于我來說,我幾乎沒有滑動過。所以我只列出其中四個,并且可以在屏幕中顯示完全,去掉了小箭頭。

“關注”人數圖標與“更多”里的保持一致,“評論”為了和“私信”區分,使用圓角矩形,并與回答詳情頁中保持一致。右側的藍色關注按鈕保持整個APP使用這一種。

邀請回答和寫回答圖標加入圓角。

回答模塊的文字使用深一級,因為在這個頁面,用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閱讀回答,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點進去瀏覽詳情。贊同評論時間三項右對齊,使用戶快速瀏覽回答。

2.回答頁面

原版中使用了“X”號作為返回的圖標,我統一規范為箭頭作為返回符號。

回答者模塊,保持和搜索人的頁面中的模塊一致。

底部功能圖標,“收藏”換為書簽形式,“評論”與上圖“評論”保持一致。這里我去掉了沒有幫助的按鈕,收進了屏幕右上方的更多里。

3.評論頁面

4.收藏頁面

圖標方面,“關注”和“評論”圖標與問題頁面的保持統一。

“共406個回答”移動到下層。

每個模塊沒有像前面那樣分割開來,而是用1像素的線分割, 這里我想說一下自己的想法

在整個知乎的界面里,模塊按照操作可分為3類:

①只能點擊,跳轉另一個頁面;

②只能點擊,同時當前頁面跳出進一步操作頁面,如主頁每個模塊的“…”

③除了點擊之外可進行其他手勢操作,如長按、滑動等。

大部分的模塊都是屬于類別①,如圖3-24所示。這些所有界面里的模塊,只能進行點擊,然后跳轉。

屬于②的只有主頁的每個模塊,點擊“…”更多,可以屏蔽問題或分享。

屬于③的有兩個頁面,一是評論頁面,二是我的收藏頁面。

評論頁面,單擊和長按可彈出“回復”、“舉報”等功能。

收藏頁面,左滑可已刪除該收藏。但我對原版中的左滑不太喜歡。我第一次不小心左滑,發現他突然就消失了,嚇一跳,然后下面彈出如果誤刪可撤銷操作,但是停留時間很短,還沒等我點擊提示就消失了。從此之后下滑都小心翼翼的(= =)。所以我換為左滑會彈出垃圾箱圖標,再次點擊可刪除,防止用戶誤操作。但我這樣做,用戶想大面積刪除的時候會影響流暢度。只能說兩種方法各有利弊吧。

所以我把①和②歸為一類,這類只能進行點擊操作,這類模塊用留白分割開來。按照Material Design的規范,相似內容且操作不超過三種的模塊應使用瓷磚,也就是用1px線分割,這樣可使用戶更流暢的瀏覽。但是,我為了符合我規定的分類,用了自己的方法,即留白。

③歸為另一類,這類可進行其他手勢操作,如長按,滑動等,這類模塊用1px線分割,表明可進行其他操作。

所以我重設計的界面里使用留白分割的原因就是這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使頁面顯得更加干凈。

四、總結

這次重設計的頁面是知乎常用的幾個界面,當然還有其他頁面,比如登錄注冊,Live詳情頁面,值乎詳情頁面沒有進行重設計。

通過這次的一番思考,更加深刻地認識了如何從整體上把握界面的統一性,以及交互邏輯在界面設計中的重要性。還有一款產品從“0”做到“1”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遠比我這樣的對“1”加工要辛苦得多,請善待你萌身邊的每一個設計師。

就醬,下次再見。


Tags: 知乎live 移動設計

文章來源:http://www.zcool.com.cn/article/ZNDQxMTUy.html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