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定位打卡 員工怕泄露隱私

分類:資訊 時間:2016-10-30

▲“員工”運行軌跡

▲每個定位詳細信息

記者體驗發現,員工的行蹤在後臺可準確顯示,時間精確至秒,地點精確至門牌號

講述 每天動向盡被老板掌握 心裏別扭

崔晴(化名)在一家儀器貿易公司做銷售員,每天都要出去見客戶。最近單位的老板讓每個員工安裝了一款叫“打天下”的App。

起初大家都認為這只是個簽到打卡的軟件,但一次開會時老板透露,“你們所有人每天的動向、路線盡在我眼中”,大家才知道這是一個定位軟件。

這讓大部分員工心裏感到十分別扭。“首先是感覺領導對員工的不信任”,崔晴表示,“其次是不管到哪兒,上班時還是下班後,總覺得有雙眼睛在盯著自己,特別不自在”。還有員工表示,害怕自己的行蹤會被上傳至網上,泄露個人隱私。

對此,這家公司的負責人表示,之前曾發現銷售人員利用工作時間在外幹私事,為了便於管理才安裝了這個軟件,但公司不會將這些信息外泄。

體驗

被稱為外勤手機助手 只能單向定位

究竟是什麽樣的軟件讓員工反感至此?法制晚報記者發現這款叫“打天下”的App,在應用商店內被介紹為,其為一款外勤人員的手機助手,可以讓外勤人員既實現打卡,又能通過這個軟件匯報工作,而對於其定位功能,介紹中只是說明了可以實時掌握外勤人員位置,並且準確找到周圍的客戶。

記者致電該軟件的研發公司,得知使用這個軟件一般都是以公司為單位來申請的,第一個月試用,到第二個月再開始收費,大概為每個月一個人50元,另外員工的定位以及一天的軌跡,需要在電腦上打開“打天下”的工作臺才能查看。

登錄該研發公司的官網,並進入“打天下”界面,裏面顯示了一張地圖,地圖的左側可以看到使用企業的員工姓名,使用者點擊員工的姓名就可查詢員工的實時位置。被監測的員工如果在一個位置逗留超過10分鐘,這個定位就會被記錄。

在應用商店裏,搜“定位”兩字,便會出現很多的定位軟件,比如防身看護軟件、老人兒童防走失軟件等。

一般手機定位器都是熟人之間使用,多數是雙方互相可以看到對方的位置,而“打天下”軟件則是單方定位,即只能企業一方知道員工的位置信息。

定位軌跡精確 最細顯示門牌號

近日,兩名記者分別以老板和員工的身份在“打天下”App上進行了註冊。登錄後,老板和員工會出現一樣的頁面,共有“周邊客戶”、“客戶拜訪”、“軌跡開關”等9個選項。

記者在朝陽大悅城附近進行了實驗。註冊為“員工”的記者從朝陽區公寓南樓出發,一路沿著世豐國際大廈行走至四季星河西路,再行走至四季星河南街,最後沿著青年路來到朝陽大悅城的正門廣場,每個地點記者都待10分鐘以上。

一圈行走後,註冊為“老板”的另一記者在其“打天下”的頁面上看到了“員工”的完整定位軌跡,並且準確性較高。

但定位只顯示道路名或具體地址,偶爾出現門牌號,但不會顯示具體建築名稱,比如記者在朝陽大悅城內,軌跡中就顯示朝陽大悅城所在的青年路甲28號。

此外,記者發現在室內和室外的定位準確性有較大的差距。例如記者位於朝陽大悅城附近的一座地下網吧時,其定位卻顯示在朝陽北路的馬路上。而記者位於室外時,其準確性就比較高。

研發公司 員工有關閉選項 定位最晚至20點

《法制晚報》記者致電“打天下”軟件的研發公司,其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款軟件主要是企業的管理軟件,裏面的確有一個記錄行為軌跡的功能。

但這個軌跡的定位在手機端上是人為開放的,“我們有個端口,使用手機的員工一端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允許定位。”該工作人員表示。但記者發現,一般使用該軟件的員工,在工作時間都會被公司強制要求開啟定位。

同時該工作人員強調,這款軟件的使用也得看企業的管理層和企業的文化,一些企業管理層擔心自己的外勤團隊管理失控,才會考慮安裝。“管理層給員工發了工資,老板想在工作時間內了解員工在哪,按說這個在合理正常範圍之內。”該工作人員說道。

對於員工們關於個人隱私安全的質疑,該工作人員表示,這款軟件和手機裏其他的定位查詢軟件有很大的差別,“第一手機上必須安裝我們的App,第二手機必須是後臺運行狀態,第三手機裏會有個開關,開關由被定位者自己選擇,它只是企業雇傭關系人員之間的一款軟件。”

記者得知這款軟件是可以改變定位參數的,定位參數是指每天的定位時間以及可以選擇在周幾定位。

其工作人員介紹,系統設置的定位時間是最早可以設置成早上7點,最晚可以設置成晚上8點,而老板可以通過設置,選擇周一到周日任何一天定位。“這就可以根據上班時間來設定了,我們都會在使用前告訴相關單位的管理者,不要將這些東西公布出去。”其工作人員介紹。

至於目前正式使用該軟件的企業數量,工作人員表示不便透露。

專家 不排除有被破解、泄露隱私的風險

獵豹高級網絡安全工程師李鐵軍表示,這類定位考勤App起源於那種簽到、打卡類型的App,再加上現在的手機都自帶定位功能,所以這種App的功能也就越來越發達了。

李工程師認為,這類App不排除有被破解、泄露隱私的風險,因為沒有一種軟件是絕對安全的。如果開發公司、使用企業監管不嚴,這種軟件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用於跟蹤甚至是違法活動。

員工使用打卡App,需要先看軟件介紹,有些類似軟件對於定位功能的介紹並不詳細,員工沒有註意這類功能,在不知不覺間就把自己的行蹤泄露了。

律師 侵犯隱私談不上 但管理方法欠妥

北京嶽成律師事務所的嶽屾山律師告訴《法制晚報》記者,如果該公司只是在工作時間內定位員工,獲取行動軌跡,那麽這是基於勞務關系產生的,公司確實有權知道外勤人員的一些動向,不過嶽律師坦言,這個方式確實是欠妥。

相反如果在非工作時間依舊開啟定位功能,那麽所獲取的信息肯定是員工的隱私,但是如果該公司負責人不將這些信息對外公布的話,也不構成侵犯隱私。

“只有給當事人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才能說構成侵權。”同時嶽律師表示,對於安裝這樣的軟件,首先用人單位要做到讓員工知情並同意,另外員工在非工作時間內有權關閉其定位功能。

盤點 奇葩考勤被吐槽

一家外貿公司的打卡制度讓員工哭笑不得,“每天一到考勤的時間,辦公室簡直變成了自拍室,所有人都在用指定的姿勢拍照,然後上傳打卡。”小陳表示,每天的姿勢都是臨時通知的,並且要求以辦公室為背景,防止員工作弊。

在高校也有一些引發人吐槽的考勤記錄方式。此前,重慶交通職業學院的新生在百度貼吧吐槽稱,學校“防逃神器”太厲害,上課時人手一張座牌卡,平時由班委會集中收集管理,上課前按名字分發到同學們手裏。如果沒人來領卡或擺在空座位上,就說明那人沒來上課。逃課次數累計達3次,就會被學校處分。

今年年初,北京大學要求選修體育課的同學下載一款名為“益動GPS”的商業App應用,來考勤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情況。此舉引起了部分學生不滿,一些學生還對App是否會泄露個人隱私產生質疑。北大回應稱,並非強制使用App,且校方已與開發方溝通,將加強對學生個人信息的保護。


Tags: 銷售人員 貿易公司 詳細信息 手機助手 負責人

文章來源: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