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設計的獨立性——常態下交互設計師和產品經理的競合關系

分類:設計 時間:2017-01-13

承接上文:

為了解釋交互設計的專業能力和交互設計的價值,我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工作理解,從兩大方面,共四篇文章來回答我自己的疑問。

一 交互專業角度

  1. 交互設計的專業性——用戶體驗認知與落地
  2. 交互設計的綜合性——后APP時代交互設計師的主場
  3. 交互設計的獨立性——常態下交互設計師和產品經理的競合關系

二 交互管理角度

  1. 交互團隊管理者--塑造團隊氛圍的能力

交互設計師和產品經理的配合常態

在當前的互聯網團隊中、特別是已經成形的團隊中,產品經理、交互設計已是標配,交互設計師作為一個崗位逐漸成為業界常態。兩者一個從產品角度出發,一個從用戶角度出發,共同決定了產品的競爭力和生命力。在這種常態下,我們經常發現兩者時而沖突、時而親密無間。知乎、微博關于此類話題的討論、觀點數以千計、萬計。如

  • 產品經理和交互設計時而會陷入非暴力不合作的狀態,如交互設計以審核者的角度審核需求的合理性、產品經理以驗收者的角度驗收方案是否達成需要。
  • 目標一致時,兩者又成為一個戰壕的兄弟,推進過程中兩者形同一丘之貉,用各種方法使方案得以執行。

作為一個交互設計師身處其中,且在配合過程用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方式贏得了多數產品經理的認可。在這里,我試圖用最簡練的語言來描述我與他們的合作方式----即“競合關系”;

競合關系:

合作競爭理論,源于對競爭對抗性本身固有的缺點的認識和適應當今復雜的經營環境。企業經營活動是一種特殊的博弈,是一種可以實現雙贏的非零和博弈。

百度百科解釋gt;

產品經理和交互設計師的競合關系:

首先,兩崗位的工作內容區別:(上一篇文章也已經提到)

  1. 產品經理定義產品戰略,用戶群體,產品差異化競爭策略,落地于 功能策略(包括優先級、取舍與克制)、商業推廣、品牌運營時機等組合方案
  2. 交互設計定義用戶在產品(社區、工具、電商)內的生活方式、生活感受、把握體驗的節奏,落地于 信息設計、情感設計、任務設計、工作流整合、架構設計、導航設計
  3. 無論區別如何,兩者工作最終在任務流的設計,頁面的信息設計,按鈕位置的設計、文案編寫等處產生交集;

其次,兩者競爭合作關系的解釋:

  1. “競”是指雙方針對產品的理解,用戶動機進行開放競爭;將不同視角下、不同邏輯下的觀點和意見進行開放交流、開放競爭。此處的競爭起到了協同提高質量的作用,在競爭中彼此給于彼此啟發,彼此給于彼此機會,共同形成更合適、更優秀、甚至更全面的方案。
  2. 所謂“合”是貫穿整個過程中的狀態,兩個角色是在同一目標下的合作關系,非上下級、也非上下游,而是對一起對產品負責。都是整個過程中的參與者、合作者。而合也是開放競爭的前提。
  3. 產品經理和交互設計師的競合關系摒棄單純競爭,也拒絕一團和氣,在方案創造時在于“競”,在方案執行時在于“合”。

最后,維持競合關系,發揮兩者的最大優勢

維持這種競合關系需要交互崗位以獨立職能的方式與產品崗位進行平等合作。非執行,非附屬。此需要交互職能:

  • 有獨立的思考、來保證協同提高質量的作用。
  • 有獨立的職責,能夠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平等合作。
  • 獨立的考核,促進交互思考和職責的達成。

這也正是交互崗位存在和交互職能獨立的價值。然而,為什么兩種崗位會需要這種關系呢 ?

競合關系解決了三大分歧

一:焦點原則下的分歧

人人都有各自看問題的視角。問題在于,特定的視角即揭示了一些信息,又隱藏了一些信息。焦點原則下,當依循已經建立起來的固有方式著手解決問題,要對可能出現的變故抱有開放的態度就會比較困難,也就是預設視角。

最熟悉的示例:

老嫗or美婦.png

產品經理作為上游,在了解來龍去脈的基礎上,很可能形成預設的視角,“老嫗”;
交互設計接受需求,在重新理解需求的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視角,如“美婦”;

工作中經常遇到類似的事情,舉一個小例子,關于文案;

背景:prisma(以西方藝術作為基礎的圖片藝術化處理)風靡一時,LOFTER與國家地理正在進行一個關于塔吉克民藝、公益傳播的合作。最終合作確定以“民藝作為風格化基礎,進行圖片處理的差異化競爭嘗試。對與這個活動的主題定義,不同職能有不同的焦點,如:

品牌方焦點是:“塔繡(塔吉克織繡)公益”
產品方焦點是:“保護東方民藝”
交互方焦點是:“民藝的新奇、趣味“
視覺方焦點是:“民藝的格調、美觀”

在不同焦點原則下(包括品牌方、設計方等),品牌定義、文案定義的沖突必然存在。 競合關系 可以讓雙方將自己的焦點開放給對方,使彼此看到彼此的焦點,對問題的考慮更全面。

而附屬關系和上下游關系,交互或產品經理很可能被動接受了另一方的意見(這無疑是一種損失)。

二:上下文原則下的分歧

上下文原則是交互設計中必不可少的原則之一,用戶在享受產品服務整體過程是基于上下文原則進行理解和使用的。上下文可以簡單的理解為語義對應關系,如:

問題:“你是否要執行此操作”,
選項:“是、否”
(假如選項是確認、取消,上下文的對應關系就會減弱。)

而實際過程中的上下文根據其形式分為 “上下文塑造”“上下文迎合”

  • 上下文塑造對應到交互專業即用戶行為塑造,
  • 上下文迎合對應到交互專業即繼承用戶認知。

上下文塑造

首先看一張圖:

用戶使用產品的簡化過程模型.png

塑造的過程是全局考慮的過程,是根據用戶當前所處的階段可能產生的行為,為其提供可以被理解、被認知的線索,然后通過線索引導或塑造行為。或是沉浸式設計、或是在關鍵環節影響行為。

如:蘑菇街、小紅書之類女生向的產品,女性瀏覽意愿多屬于略有范圍的漫無目的的閑逛,所以feed流的無窮無盡是一種合適的方式。feed流瀏覽總歸會趨于無聊而后離開,假設在接近用戶無聊時(根據用戶瀏覽數據進行計算),為其提供線索(如分類搜索、圖片標簽、商品名)來喚起用戶下一步探索的意愿,將是一種有價值的行為塑造。

由于上下文塑造的角度上不一致:交互設計從用戶行為的角度出發,在合理的時機提供上下文塑造的線索,而產品經理多數是從產品邏輯的角度出發,直言不諱的提供線索。必然存在不一致。

還是以塔繡公益為例:
交互的角度是合適,上文:用戶看塔繡故事和塔繡作品,下文:喚起參與意愿然后參與。
產品的角度是短憑快,上文:好東西快來玩,下文:邊玩邊了解,玩了之后了解意愿更強。

上下文迎合

迎合分為線性迎合、非線性迎合

  • 線性上下文:是指連續使用過程中的上下對應,指用戶操作后呈現的內容與其預期相符,如從推送通知打開微信,進入對應的消息窗口。點按用9宮格方式瀏覽LOFTER的個人主頁等。
  • 非線性上下文:非連續關系下上線文對應,主要是對產品的猜測性使用后的結論與前期的印象相符。如小紅書的印象是全世界的好東西,使用時后認知也確實相符。

由于上下文迎合存在多種迎合方式,兩者對迎合方式的理解存在不一致,也可能引起沖突。

競合關系可以讓彼此看到彼此的上下文塑造方式和迎合方式,并不代表那種方式正確或錯誤,也不代表那種更合適。首先會為產品提供更多解決方案,如果再結合數據的相關關系呈現,必然能夠選擇出更為合適的方案。

而附屬關系和上下游關系,交互或產品經理很可能被動接受了另一方的意見(這無疑也是一種損失)。

三:解釋原則下的分歧

解釋原則是指對事實賦予意義的過程,是一種主觀的綜合過程。

  1. 解釋是對行為的解釋,這是一個定性的過程,行為是由上下文塑造所影響的結果,上下文塑造是的線索不同其行為方式不同,上下文理解的角度不同其解釋就不同。
  2. 其次是對數據的解釋,在沒有大數據的情況下,解釋將會分為兩個方法,如:產品和市場方依靠統計方法進行歸納并收集意見,使用來自小區群體的統計數據預測大群體的行為。交互設計則是在數據的基礎上更關注人類的行為,利用小群體數據來推導大群體的行為,以此來斟酌如何設計。

由于方法和角度不一致,兩者對問題的解釋也不一致。

競合關系可以讓彼此開放的交流解釋后的觀點,并互相告知原因,協同提高質量,以形成合力后的最大優勢。

而附屬關系和上下游關系,交互或產品經理很可能被動接受了另一方的意見(這無疑也是一種損失)。

結語:

兩個崗位同時存在,通力合作完成屬于執行類的工作是其職責之一,但如果僅限如此,將會損失兩個崗位存在的最大價值部分---創新:“產品經理和交互設計在彼此獨立,共同參與、開放競爭的環境下,從產品角度和用戶角度進行思路碰撞,很有可能產生非常有價值的創新”。


Tags: 交互設計 產品經理

文章來源:http://www.jianshu.com/p/ee34d566766c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