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畫出一份「簡潔易懂」的產品原型?

分類:實用技巧 時間:2017-09-15

當我們在畫原型時,我們是在畫什麽?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先明確一個最本質的問題,就是我們畫原型的目的是什麽?

原型是產品設計階段最終的交付物,產品經理設計完成的原型要交付給研發團隊、UI團隊、UED團隊進行產品研發階段的相關工作。

所以,原型的目的就是 讓接手下一個階段工作的小夥伴可以清晰了解產品經理的產品設計思想,可以按照產品經理規劃的願景設計產品,避免打造出一款與最初設想截然相反的產出物

在一般產品流程中,原型都是與PRD文檔一起作為產出物出現的,不過PRD文檔不是本文的討論重點,本文的重點在於如何畫出一個簡潔、清晰易懂的原型。

本文將一份簡潔易懂的原型分為了三個部分: 原型元素元素註釋功能埋點 。這三部分適用於大部分的產品原型組成要素,當然還會有本文沒有涵蓋的內容,可以根據具體產品具體場景個性化"增刪改查"。

原型元素

原型元素為原型當中組成的最基本元素,如原型當中的文字、按鈕、圖片等等。這其中依據元素是否會改變、是否可操作又細分成了三類。

1.展現元素

展現元素為原型當中最基本的元素,文字、圖片等不會發生改變的元素。如原型中的標題、展示圖片等等。

2.可操作元素

可操作元素指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可以與用戶之間發生交互效果的元素。

(1)按鈕

按鈕是原型中比較常出現的元素,如表單的提交按鈕,內容點贊按鈕等等。

(2)跳轉鏈接

跳轉鏈接指通過點擊會跳轉到相應頁面的元素,跳轉鏈接可以是文字、圖片,也可以是產品導航類鏈接,如APP當中的Tab標簽、功能跳轉以及返回、分享功能鏈接等等。

(3)多媒體元素

多媒體元素指產品原型當中需要對用戶展現的音頻、視頻以及動態圖片等多媒體內容所使用的組件。

3.輸入元素

輸入元素為用戶在使用產品時提供數據輸入功能的元素,最常見的有用戶註冊時需要填寫的表單數據,或者是用戶回復、評論內容的輸入框。

元素註釋

單純的元素羅列在原型是無法滿足產品研發團隊的需求,根據元素類型的不同和可能產生的不同狀態,需要對相應的元素加以註釋,盡可能窮舉元素的所有可能出現的狀態和問題。

1.元素規範

元素規範主要指元素在原型中的展現形式,如大小、位置、排版以及是否自適應屏幕等。另外針對於輸入元素,要明確輸入內容的規則,對輸入內容的驗證以及提示等。

2.狀態轉換

狀態轉換針對於可操作元素而言,用戶對元素進行操作後,元素會出現幾種狀態。如用戶點擊點贊按鈕後,點贊數自動+1,點贊按鈕變成已贊,當再次點擊點贊按鈕時,點贊數自動-1,點贊按鈕回復初始狀態。

在描述元素狀態轉換時,一定要盡可能將所有可能出現的狀態窮舉羅列,並輔助說明狀態轉換的邏輯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讓研發團隊盡可能明確業務底層邏輯,減少bug出現的幾率。

3.頁面跳轉

頁面跳轉指用戶點擊相應跳轉鏈接後會跳轉到指定頁面,這類註釋主要針對跳轉鏈接類元素,在註釋時註明要跳轉到的頁面。關於頁面跳轉設計,可以在產品流程設計中的頁面流程設計進行詳細規劃。

4.交互說明

交互說明指用戶的某些行為是否會對產品產生影響,如資訊類產品在閱讀內容詳情是,在當前頁面從右向左滑動就會自動閱讀下一篇文章。類似這類的交互動作,如單擊、雙擊、屏幕滑動等,如果你的產品對於這些交互有不同的表現,也要在原型中進行相應的註釋。

功能埋點

在產品上線後對產品功能、流程進行數據分析時,如果需要從產品自身數據庫中提取數據,就需要在產品設計階段對功能進行埋點。如對於電商原型頁面的功能埋點,在用戶點擊加入購物車、點擊結算等相關動作元素上進行埋點,利於後期對電商業務漏鬥模型的數據分析統計提供數據支持。

對於功能的埋點一定要在定義數據關鍵指標時有所明確,這樣在畫原型時,可以對每一個頁面需要埋點的功能進行突出註釋。

實戰案例-BPApp

本案例中的原型選自之前產品經理知識體系系列文章中的案例:BestProduct,下面僅選取了幾個頁面進行說明上面提到的畫原型技巧。

文/記小憶,產品壹佰專欄作者,野蠻生長的產品經理,運營商大數據產品實踐者,擅長從0-1搭建產品經理知識體系。公眾號:PM龍門陣。


Tags: 原型 元素 產品 可以 按鈕 易懂

文章來源: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