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住用戶之暗示:外部因素誘發用戶內在需求

分類:實用技巧 時間:2017-09-18

上上篇文章我們說到習慣的力量 《 粘住用戶之前言:形成慣性行為的巨大力量 》 。如何在習慣形成機制中:暗示——慣常行為——獎賞黏住用戶,上篇文章 《黏住用戶之暗示:引導潛伏在水面之下的需求》 從滿足內在需求勾住你的用戶。本篇文章就是在我們經過分析找到了用戶的內在需求後,如何讓用戶接觸到產品呢——這就需要外部引導。

主要內容

  • 外部引導
  • 怎麽找到內在需求

一、外部引導就是暗示概念中的“中介事物”

我們下面就來說說幾個:

1、場景營造氛圍

互聯網產品和活動營銷有共同之處,這個不要第一反應想到是都有產品,而是都具備場景+任務。產品的場景是用戶使用的前提,任務是使產品滿足用戶需求。活動的場景是給用戶體驗創造環境,任務是讓用戶通過體驗感受——接觸——認可產品過程,達到營銷、品牌的目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用戶體驗升級之境際應用&如何吸引用戶主動傳播和復購? 》

2、按鈕、導航

按鈕和導航在產品交互設計中比較常見。按鈕和導航的設計一定要簡單,醒目,方便操作,不要如同深閨美女難以尋覓。

比如我在使用的一款電子書APP,曾推出一個公益活動:根據讀者閱讀的時長給貧困地區的兒童捐書。其他的我都不說,只說“分享按鈕”這塊。在“我的書架”右側有一個圓形的按鈕,上書“公益活動還剩XX分鐘”,這個按鈕方便點擊,進去後可以看到活動介紹、獎勵、邀約朋友參與,我想做這個活動不僅想提高會員的閱讀量,還想拓展更多人知道這個APP,但是我在裏面找了好一會兒才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看到“分享好友”這個按鈕,這個按鈕還不醒目,只是常規字體變化了下顏色。我想這個“分享按鈕”不是有心人,是沒有多大興趣來找到然後去分享的吧。

按鈕和導航設計不僅要醒目、簡單,方便操作,還必須註意一個事情,就是不要給用戶過多選擇,選擇多了反而不好選擇,一讓用戶煩,體驗度就會下降,堅持“少就是多 的原則吧”。

3、廣告

雖然說,提到廣告,好多人心裏都有反感,就想到老媽說教。其實呢,廣告還是很有好多用處的,關鍵是要用對地方。這幾年網劇火了,植入廣告也揚眉吐氣了一番。大家不是反感廣告,而是反感硬廣和生硬的廣告,植入的妙,植入的巧,看客們還是願意接受的,剛好劇情好,人物形象招人喜歡,在視頻上給了入口,效果還是杠杠的。再比如說線下活動現場穿上人偶招攬客人的時候,如果人偶身上再設計一些詼諧,好玩的廣告詞,指引動作,效果也還是有的喲。

4、應用商店推薦

應用商店推薦的作用不用說了,簡單粗暴,只要用戶有興趣,下載量是上升的很快的,只是這塊我也不是很了解,略過不表,汗顏。

5、信息推送

我們在安裝一個APP的時候,一般都會提醒你是否需要信息/通知推送,就是這個,這個有幾個好處,一是給你一個點擊的理由,比如每天早上今日頭條都會推送新聞來,我看到剛好有興趣就會點擊進去,有時候忍不住就留在今日頭條刷刷刷了。二是可以喚醒你對該APP的甜蜜回憶,誘使你回歸,和“邀請回歸” 異曲同工之妙。

6、優惠、贈券

優惠、贈券不僅自己可以送送送,還可以聯合其他公司、其他產品送送送,這是一個觸發點,給別人一個臺階,一個理由

7、結尾鏈接

最常見的是“閱讀原文”和文末鏈接相關文章、產品。

8、已安裝的APP

已經安裝的APP會占好大便宜,閑的無聊的時候,在手機上找樂子的時候,更傾向於已經下載的APP,因為方便。

還有其他很多的“中介事物”,這裏有不多說了。

外部引導的核心還是來自產品能觸發到用戶的內在需求,沒有內在需求,再多外部引導都是無用的,用戶是“看不到”的,用戶看到的都是他想看到的。只有內外部同時滿足了,才有可能進一步打造出忠實用戶

二、 怎樣找到用戶內在需求

上面的文字和上上面的文章都刷刷刷很多理論文字,這裏寫寫自己的一些想法:

看了上面的文章,暗示起作用根本因素還是擊中了用戶心房,否則再多外在的誘發都難起到根本作用,那麽我們在做用戶內在需求的時候各有各的方法,個人認為,

先去研究現有的成功產品是怎樣去了解用戶心理、需求的,並怎樣去滿足了用戶,特別是同類產品。

然後對自己要研發的或者已開發的產品做幾個方面的分析:

  1. 這款產品有哪些功能,能滿足用戶哪些需求(內在需求和功能需求)?
  2. 這款產品何時何地何人使用
  3. 在什麽心境下,用戶會打開這個產品

如果是活動的話,也要解決幾個問題:

  1. 搭建的場景能引起用戶什麽樣的心理感受
  2. 活動現場的指引、接觸點是否清晰、簡單、醒目、易操作
  3. 用戶在什麽心境下會參與安排的遊戲和產品體驗

這一篇文章我們分析了怎麽去誘發用戶使用產品,但是在想和做之間還有條鴻溝,這個鴻溝是什麽呢,請關註下一篇文章。

相關閱讀

粘住用戶之前言:形成慣性行為的巨大力量

黏住用戶之暗示:引導潛伏在水面之下的需求

作者:靜若秋筱

本文由 @靜若秋筱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於CC0協議


Tags: 用戶 按鈕 黏住 需求 產品 內在

文章來源: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