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稱:年輕的火星或被含甲烷的流水給溫暖過

分類:資訊 時間:2017-10-03

mars.0.0.jpg

新聞配圖(圖片來自:NASA)

在這些甲烷散逸到大氣、並與(另一種強大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混合之後,就引發了可能持續幾十萬年的大範圍氣候變暖。時至今日,火星再次成為了一個寒冷貧瘠的地方,但這個星球已開始變得相對更溫暖濕潤。

NASA 的好奇號火星車和火星軌道飛行器,已經發現了河流三角洲的脊線和谷底,而它們很可能是被液態水“雕琢”而成。其中某些特征,可以追溯到其被認為完全凍結的 30 到 36 億年前。

這份液態水的線索表明,寒冷的火星可能經歷了周期性的溫暖期。但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能夠確切地知曉是如何實現的。未參與這項研究的 NASA 科學家凱文·紮恩勒(Kevin Zahnle)表示:

這是一個悖論,是火星的一個未解之謎。

一方面,有人稱其看起來(至少有時候)有些溫暖濕潤。

另一方面,沒有人能說清楚它到底是怎麽被弄得溫暖而濕潤的。

mars.1.1.jpg

疑似火星遠古湖泊的泥沙沈積處(圖片來自:NASA / Caltech / JPL / MSSS)

一種解釋是,火山噴發的溫室氣體足以使地球變暖,讓冰融化。但研究也指出,火山無法讓全球變暖持續數千年,而小行星撞擊會讓火星變暖的時間變得更短。

芝加哥大學行星科學家、兼論文一作的埃德溫·凱特(Edwin Kite)指出了另一種可能性:火星全球變暖或是大氣中的大量甲烷導致的。

今年早些時候,由哈佛大學的羅賓·伍茲沃斯(Robin Wordsworth)帶領的一項研究表明,在與二氧化碳混合之後,火星上可以產生比早前設想要厲害得多的溫室效應。

實際上,有關火星上的甲烷話題,已經被爭論了數十年的時間 —— 如果火星上有甲烷,意味著那裏有生命存在的跡象。畢竟在地球上,大氣中的大部分甲烷都是生物生物在死亡和腐爛時產生的。

然而埃德溫·凱特所在意的甲烷,卻是截然不同的。它不是生物產生的,而是由地殼身處的巖石與水之間的化學反應而生成的。反應過程中產生的甲烷,可能已經向地表移動,然後被困在了冰層之中。

[編譯自:TheVerge]


Tags: 火星 甲烷 溫暖 液態水 溫室 濕潤

文章來源: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