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重難返的人人車,會成為滴滴手裏的燙手山芋?

分類:資訊 時間:2017-10-04

近日,沈寂已久的人人車宣布獲得新一輪融資,終於坐實了前一段時間滴滴投資人人車的傳聞。據悉,本次人人車融資僅有滴滴一家作為唯一投資方,投資額2億美元,滴滴方面目前沒有任何主動發聲。

據知名媒體36氪分析,一直想要完成出行閉環的滴滴此前也曾試水二手車市場,在去年收購Uber中國後將北西區經理張嚴琪派去負責滴滴的二手車業務。但無奈,Uber和滴滴都是偏線上運營,二手車需要比較重的線下運營和積累大量的線下團隊,滴滴本身並不具備,後張嚴琪被派入ofo,滴滴的二手車業務對外一直沒有其他消息。如今,滴滴選擇投資人人車,進入二手車領域,其目的就是想借助其線下團隊,在短時間內完成出行閉環。

今天,老虎環球財經的文章發出這樣的質疑,相信這也是行業裏最大的質疑聲,滴滴為何選擇這個行業的落後者,換句俗話就是撿煙屁股?已經被優信超越的人人車基本沒有機會再翻身,不是滴滴流量可以起死回生的。其他不說,雖然滴滴上集結了大批司機,但這些司機買車的需求量有多少?說實話,如果滴滴司機在傳統車商那調一下裏程表,單從車的年限上,價格肯定比人人車買的好。如果滴滴司機通過人人車賣車,運營車的問題用戶是否買單?

這些問題讓這個表面看似不錯的投資,越加的撲朔迷離?而擺在兩家公司面前的還有更多的挑戰。

滴滴所要人人車給不起,大清洗是必然

這不得不從人人車創始人的基因說起。人人車的CEO李健2010年曾任百度最年輕的產品總監,後歷任58同城產品副總裁和微軟亞洲工程院副院長。無論在哪裏李健身上都有個揮不去的標簽——“產品經理”,其所有的經驗都是在互聯網做產品、運營。人人車的團隊對互聯網產品都有著迷之崇拜,對線下團隊卻沒有能力給予足夠的重視。原本人人車有著先發的優勢,比起2015年下半年才決定做B2C的優信,和2016年才獨立的瓜子,2014年就拿到融資的人人車至少有一年多的先發,卻迅速的被超越,其中最大的原因應該就是線下的管理問題。

業內人士的共識,二手車行業是極為偏重線下的,而互聯網CEO大都擅長產品、技術,隔空管理好線下團隊的散兵遊勇,不是他們的強項。想要建立一支殺傷力十足的狼性團隊,更不是件易事,這已經成為一種門檻。但是,人人車CEO李健並沒有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從往日的采訪中,也可以發現,其很少提及線下團隊的建設,在一篇描述李健如何拿到雷軍投資的文章中,李健就大談他們的優勢是技術;另外,從人人車服務覆蓋城市的數量震蕩也可以看到其線下團隊問題多。從2016年3月人人車發布“千城計劃”後,其服務覆蓋城市曾飆升到頂峰的95城,但是到了2017年1月人人車全國只保留36個城市,而如今又再次擴張到了80多城,其城市服務覆蓋數量震蕩占比高達60%以上,可見其線下團隊穩定性差,建立也快,散的也快,是一支短線部隊,散兵遊將居多,並不是一支適合在如此激烈競爭環境下打仗的創業團隊,就更別提狼性了。

如此的一只由散兵遊將組成的線下團隊,絕不是滴滴所期待的。所以,以之前ofo的經驗來看,強勢的滴滴資本入局,是不太可能放任戰鬥經驗值不高的初始創業者自生自滅的,絕對會對人人車的管理團隊進行大清洗,甚至會像ofo那樣空降大批高管團隊也未可知。

人人車的銷售管理負責人為百度出身的趙姓管理者,本身百度就不具備線下團隊的管理,百度的銷售渠道多是渠道管理模式,而二手車需要自建團隊,管理經驗的差異不是短時間可以解決的問題。

在此點上,據知情人爆料,滴滴註資後,已經決心換掉人人車主管銷售的趙姓副總裁,並且已經對趙實行了架空。當然,筆者相信對於聯合創始人趙姓副總裁的處理只是暴風雨前的一個先兆,真正的大清洗還在後面。

人人車積重難返,豈是滴滴說換就換?

雖然,滴滴可能目前已經認識到了人人車線下團隊的問題,並以架空的方式開刀,但是如果真的開始大刀闊斧的清洗團隊,恐怕滴滴會低估了人人車這個大麻煩的復雜性。畢竟,人人車的團隊不是ofo,ofo的創始團隊由90後組成,成立時間也尚短、業務的復雜性也不相同,對人人車的清洗顯然要麻煩得多。

首先,從創始人團隊來說,據接近人人車CEO李健的內部員工透露,外界看來李健是個充滿激情的創業者,實際上李健為人較為偏執。人人車的核心團隊多是百度出來的,創始團隊有3個人來自百度,管理市場的負責人、管理銷售的負責人都來自百度。這種明星公司出來的管理人員顯然會有優越感,與其他領導層容易形成幫派。所以,在高層的人事問題上,很可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自上而下的引發一系列的動蕩,使得團隊管理更加混亂,體系崩塌。

其次,據已經離職的人人車員工爆料,由於上層的風氣不正,在人人車的中層、甚至是一線員工團隊的管理上也是山頭文化明顯。據悉,人人車執行的是片區制,按照地理位置劃分片區,所以一個片區內管理者和員工基本都是同鄉、同學或者是有著親戚關系的人,長此以往,很容易引發徇私舞弊,中飽私囊,並且形成團夥制的利益共同體,別人很難插入,即使進到區域團隊也會因為不是自己人而被想方設法排擠出局。

在前段時間媒體曝光的《人人車百萬次拒絕事故車終成鏡花水月》一文中,證實了這一情況。據曝光者稱,上海整個地區都被“安徽幫”掌控,並已經形成了獲利的利益共同體,其他空降人員都會以各種方式排擠走。其中,城市經理和評估主管兩個職位在大半年的時間僅上海分公司就各換了五位,不是自己人根本待不下去。據說,在人人車山頭主義的結黨營私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新人向高層舉報過多次,但一直沒有得到過解決,這一點很是耐人尋味。

可見,人人車的團隊問題是自上而下、積重難返的,不是簡單的說滴滴想換誰就能換的。恐怕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弄不好就是整個體系的崩塌,到時候人人車的問題就成了滴滴手裏的燙手山芋,即使對人人車團隊大清洗都難以換來滴滴想要的短時間內完成“出行閉環”。

對於人人車團隊而言,這近一年多各項核心數據表現不佳,本身壓力就很大了,被滴滴融資控股後又將面臨隨時被清洗的局面,壓力之大不言而喻,恐怕稍有大動蕩就會面臨崩潰的可能。崩潰後,人人車必會被大公司吞噬,等到創始人團隊完全失去公司控制權的那一刻,誰能保證人人車的命運不會淪為另一個快的、易到和1號店?


Tags: 滴滴 人人 二手車 李健 線下 司機

文章來源:


ads
ads

相關文章
ads

相關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