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滿科技感,看人工智慧怎麼陪你過大年
摘要: 人工智慧與春節的碰撞,體驗一場“科技味”的新春佳節。 天下網商記者 王安憶 除夕將近,年味愈濃,然而隨處可見的人工智慧正悄然改變著每個人的生活,也給2019年的春節添加了一份別樣的“科技味”
摘要: 人工智慧與春節的碰撞,體驗一場“科技味”的新春佳節。 天下網商記者 王安憶 除夕將近,年味愈濃,然而隨處可見的人工智慧正悄然改變著每個人的生活,也給2019年的春節添加了一份別樣的“科技味”
【本文出自APICloud官方論壇,感謝鮑永道的分享。】 首先介紹下百度人臉識別模組(baiduFaceRec): baiduFaceRec模組封裝了百度AI人臉識別功能,使用此模組可實現百
引言 “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已經開始騰飛,但是大多數人並不清楚計算機在識別一張圖片的時候,它到底看到了什麼。” ——麥克.克里奇 計算機視覺這個精彩領域在最近幾年突飛猛進,目前已經具備了一
【獵雲網(微訊號:)】1月28日報道(編譯:一晌貪歡) 與IBM、微軟的同類技術相比,亞馬遜的人臉分析軟體分辨某些人種性別的正確率較低。這是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在近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得出的結論,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據載,的盧是三國時期劉備的坐騎,雖名聲不如赤兔顯赫,但也是以奔跑速度飛快而著名。 “當初跟團隊商量名字的時候,有人提出說’的盧’的寓意好,所以我們就把’的
今日(1月22日),一架校驗飛機平穩地降落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西一跑道上,這意味著大興國際機場第一場校驗任務圓滿完成,標誌著大興國際機場工程建設即將進入驗收移交階段。 同時,今日商湯科技也傳出訊
雖然我認識的每一個擁有帶面部識別功能的iPhone或iPad的人都不願再使用Touch ID,但之前技術確實留下了不少粉絲。蘋果公司(Apple)的一項專利為未來結合兩種生物識別技術的iPhone帶來了一些希望。
智慧城市運用資訊和通訊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執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資訊,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慧響應。這其中包括了“城市大腦”,以及智慧城市的
10 月 24 日,2018 GeekPwn 國際安全極客大賽在上海展開,由 FAIR 研究工程師 吳育昕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讀博士謝慈航組成的團隊獲得了令人矚目的CAAD CTF
這些年,人工智慧視覺技術板塊挺火的,而其中的人臉識別技術更是永遠佔據創投、科技媒體的頭條,並在各大科技展會上霸屏。第一年感覺新鮮,第二年覺得套路沒變,第三年除了精度提高了以外,似乎沒啥新花樣了。時至今日,人臉
img.png 本文是基於人臉識別v1.2版本進行封裝;虹軟官網已更新為v2.0版本 最近虹軟新增了 人證識別 、 活體檢測 的功能,好像之前的人臉識別也更新過
日前,人工智慧企業雲知聲宣佈,其 AI 「全棧」能力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在國際權威的人臉識別標準評測資料庫 LFW 和 MegaFace 上,雲知聲團隊研發的人臉識別 UFaceID 算法系統效能分別達到 99.
使用OpenCV提供的預先訓練的深度學習面部檢測器模型,可快速,準確的進行人臉識別。 2017年8月OpenCV 3.3正式釋出,帶來了高改進的“深度神經網路”(dnn deep neural networ
一、環境搭建 1.系統環境 Ubuntu17.04 Python2.7.14 pycharm開發工具 2.開發環境,安裝各種系統包 人臉檢測基於dlib,dlib依賴Boost和cm
一、本文目標 利用facenet原始碼實現從攝像頭讀取視訊,實時檢測並識別視訊中的人臉。換句話說:把facenet原始碼中contributed目錄下的real_time_face_recognition.py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