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前端搬運工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前端和全棧

最近中美貿易戰,所以突然對經濟學產生了興趣,我想通過經濟學的原理來嘗試說明前端工程師和全棧工程師的優劣。(本文經濟學觀點基於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和亞當斯密的《國富論》) 1. 分工的重要性

一線大廠青睞的前端人,90%滿足這3個條件

從2017年到現在,前端開發行業內並不平靜。受到資本寒冬導致網際網路和創業市場整體遇冷的影響,前端崗位需求有很大程度上的收縮。 一邊是網際網路紅利期過後,市場迴歸理性,找工作艱難的抱怨聲四起;但一邊卻是前端

前端工程化的個人思考

(題圖:from  unsplash) 17年寫過一篇文章《 野蠻生長的前端,從雜牌軍到正規軍 》,當時是為了解決前端程式碼快取問題延伸出來的,寫那篇文章時,前端我是個門外漢。近一個月又讀了兩本

TOP 100 大前端超棒精選列表

正值如今這資訊爆炸的年代,如何能從中汲取精華,於有限時間內,成為更高效的學習者,從而在激烈的競爭中更具優勢,是當下每個人或企業都該思慮的問題;先前創立的 Web 應用: 「傾城之鏈」 ,就是為改善這

Nginx與前端開發

“Nginx是一款輕量級的HTTP伺服器,採用事件驅動的非同步非阻塞處理方式框架,這讓其具有極好的IO效能,時常用於服務端的反向代理和負載均衡。” 作為前端開發,即使沒用過Nginx,但一定聽說過上面這句話

[前端開發]--分享個人習慣的命名方式

如果說電腦科學只存在兩個難題:快取失效和命名。那麼我就覺得命名的難點只有兩個:詞彙量和堅持貫徹執行制定的規範。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這個: 作為程式員,有沒有讓你感到既無語又崩潰的程式命名? 。頓時感慨萬千,

人工智慧通識-言論-邊緣計算

歡迎關注我的專欄( つ•̀ω•́)つ【人工智慧通識】 資訊是貪婪的,不斷擴張更多的節點,更多的連線和更快的速度,構造更大更強的資訊網路。 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

不約而同 華為和甲骨文將人工智慧注入雲端計算

華為和甲骨文分別宣佈了將人工智慧注入其雲平臺和應用程式的計劃。這些改進遵循了一個廣泛的市場趨勢,即為企業在雲端計算中整合更多的智慧。它也給了那些渴望找到新競爭方式的雲提供商們壯了膽量。 華為在2019香港峰會發布

北京冬奧會將“雲上轉播”

21日,在“2019阿里雲峰會·北京站”上,北京冬奧組委與阿里雲召開發佈會,宣佈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實現“雲上轉播”。 以此次釋出會為標誌,北京冬奧組委與阿里雲正式啟動“雲上轉播·生態合作創新行動”,雙方將聯合

1746064729.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