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IoT安全問題凸顯,網路安全市場規模2025年或破2000億美元
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時代人們的資訊保安將受到更大挑戰。以人(PC或智慧手機)為節點的資訊網路,將擴充套件到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網路結構將變得更加複雜,節點分佈更加廣泛,裝置自主執行長期無人照護。這些都是
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時代人們的資訊保安將受到更大挑戰。以人(PC或智慧手機)為節點的資訊網路,將擴充套件到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網路結構將變得更加複雜,節點分佈更加廣泛,裝置自主執行長期無人照護。這些都是
鑑於有不少小夥伴反映,覺得區塊鏈技術圈亂象橫生,魚龍混雜,導致大家很難去辨識哪些是真正的技術。甚至有些人,打著說技術的名號,其實自己本身都沒弄懂弄明白,只是懂個皮毛,就開始拿著各種技術專有名詞去唬人。這樣的現象
至頂網CIO與應用頻道 02月21日 北京訊息: 根據Gartner最近的物聯網實施調查報告顯示,有13%正在實施物聯網(IoT)專案的企業組織已經採用了數字雙胞胎,另有62%的企業組織正在建立或者計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寬頻資本 ”(ID:bjkdzb),作者宋鵬飛,36氪經授權釋出。 日本總務省最近推出了一部熱門短片《連線5G以後的世界》。在3分多鐘時間裡,短片密集呈現了5G支援下超高清
今晚,中國聯通宣佈,5G智慧手機測試機首批正式交付 。 遺憾的是,官方並未展示測試機的廬山真面目,至於採用怎樣的方案,更是無從知曉。 此前,聯通曾攜手華為,完成了首個基於Balong 5000基
隨著中國製造2025的深入實施,物聯網作為科技競爭的下一個風口和產業升級的重要驅動力,正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的變革,加速推進工業化和資訊化的融合。如今5G浪潮的來臨無疑將會掀起新一輪的技術更新迭代和
世界各地的基礎設施日益緊密。我們應該感謝工業物聯網(IIoT)帶來的這種連通性,它將交通、製造業、醫療保健等行業的機器和裝置連線起來,並遠遠超出了預期範圍。 IIoT的潛力仍然很高,但風險也是如此。你需要了
很快,地球上生成資料的裝置將是人類的七倍,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增長。調查公司Juniper Research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到2022年,物聯網感測器和裝置的預計數量將從目前微不足道的210億臺增長到500
【今日物語】 雲端計算被認為是繼個人計算機和網際網路變革之後的又一次資訊科技浪潮,對人類生活、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正帶來深刻的改變。 ——中國通用總經理 陸益民 一、【物聯網頭條】 大灣區首條量子
【今日物語】 物聯網已經開始改變人的生產和生活。比如,做植入式的醫療器械,以前一旦固化進去以後,除非取出來才能調整。現在所有的東西都留下了網路化和無線化介面,將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認識的深化不斷更新
物聯網的一大特點是會產生大量資料,不同於網際網路中主要靠人產生資料,物聯網時代的資料更多的由感測器產生,其數量是巨大的,預計5到10年,世界上90%的資料都將是物聯網產生的。如果能夠有一種方法高效處理這些資料,
毫無疑問,物聯網多年來一直是供應商、業務經理、初創企業、營銷人員和技術專家的主要關注點。 根據國際資料機構IDC的資料,到2021年,隨著組織、初創企業和其他IT相關行業繼續投資於支援物聯網的硬體、軟體、服
物聯網的好處橫跨三個特定類別,即工業4.0革命、智慧城市和消費者物聯網。除日本外,亞太地區的物聯網市場預計將在2019年從250億美元增長至583億美元。 與此同時,技術研究機構IDC報告稱,到2021年,
The Things Network近日宣佈與中國領先的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騰訊合作,共同打造LoRaWAN開放網路和服務。此次合作旨在加強LoRaWAN生態系統建設,並協力拓展全球及中國開發者社群。 該宣告在2019
新浪科技訊2 月 14 日訊息,中國聯通官方微博 2 月 14 日表示,中國聯通5G智慧手機測試機首批正式交付。 中國聯通 2018 年 6 月份曾表示,已在 16 個城市陸續開啟5G規模試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