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明年推Glacier Falls平臺,無核顯的14nm九代酷睿大量供貨
在參加瑞銀22屆TMT大會時,英特爾臨時CEO Rober Swan談到了英特爾的10nm路線圖,重點強調就是2020年英特爾大部分PC及伺服器處理器會轉移到10nm工藝,但這也意味著2019年英特爾的處理器還是1
在參加瑞銀22屆TMT大會時,英特爾臨時CEO Rober Swan談到了英特爾的10nm路線圖,重點強調就是2020年英特爾大部分PC及伺服器處理器會轉移到10nm工藝,但這也意味著2019年英特爾的處理器還是1
亞馬遜押注ARM伺服器 英特爾資料中心業務受威脅 據外媒報道,在亞馬遜AWS本週為開發者引入基於ARM處理器的雲端計算資源後,基於ARM架構的節能處理器可能會得到更廣泛的部署。軟銀旗下ARM將突破智慧手機等
有沒有人覺得Intel的核顯很雞肋? 相信從E3 1230 v2/v3走過來的人多數會對Intel“買CPU送核顯”的行為深惡痛絕,畢竟核顯發展了十多年,仍然效能羸弱,難以勝任當下大型遊戲。 一份來自
網易科技訊12月2日訊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亞馬遜網路服務(AWS)為開發人員推出基於ARM的雲端計算資源之後,基於ARM架構的節能處理器可能會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AWS打算向客戶出售裝載有自己Arm晶片的伺服
熟悉的老朋友、德國最大電子零售商Mindfactory釋出了今年11月的處理器銷售統計報表,AMD的優勢再一次令人該目相看。 繼10月份拿下71%的銷量份額之後,11月份, AMD再接再厲,繼續收割69%
根據近期洩露的技嘉內部幻燈片,AMD的X570晶片組將會在明年5月28日召開的Computex大會上推出。X570晶片組支援Ryzen 3處理器以及第四代PCI Express。此外該幻燈片中還顯示了有關英特
微軟正在調整傳統的Windows驅動體系,準備從WDM升級為UWD/WMD。 UWD是Universal Windows Drivers的縮寫,即通用Windows驅動;有些將UWD寫為WMD(Window
Intel處理器市場這兩年頗為不順,常年擠牙膏導致在AMD銳龍面前競爭發力、提速緩慢,偏偏又遇到了10nm工藝難產、14nm工藝產能緊張的麻煩,導致處理器大面積缺貨漲價。 好訊息終於來了! Intel處理
AMD在本月中旬舉行的New Horizon大會上首發了7nm工藝的資料中心晶片——Zen 2架構64核128執行緒羅馬處理器,儘管這還不是7nm處理器真正的釋出、上市,但是AMD已經發出了強烈的訊號,明年將在處理器
近期,半導體界掀起了一陣小小的光刻潮,原因就是浸潤式光刻技術的開創者林本堅博士獲得了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電腦科學獎,並於近日進行了多次主題演講,使半導體光刻這項高階而又略顯神祕的技術形象地展
面對 AMD 的核心數之戰,Intel 在製程無法前進的條件下以同樣方式回應。 我們見到 Coffee Lake-S refresh 端出 8 核心處理器因應 AMD Ryzen 的 8 核心產品,而這樣的情況
隨著銳龍系列處理器的問世,AMD憑藉出色的產品表現以及優秀的市場反應,讓AMD的處理器市場份額重新拉回到和Intel對等的位置,在很多玩家看來,AMD與Intel的關係似乎是水火不容的競爭對立的關係,但是實際上
AMD在桌面級CPU上如日中天,但筆記本市場還是得看Intel的,在輕薄本上用得最多的就是第八代酷睿處理器低電壓版本。雖然Intel已經發售了桌面版第九代酷睿處理器,但移動版依然未有蹤影,畢竟同屬第八代酷睿處理器Wh
電腦的核心元件之一就是記憶體,很多人對記憶體的要求都比較高。選擇記憶體一方面需要注重品牌,另一方面當然就是效能。常見的記憶體分類還是普條和馬甲條,後來所謂的燈條大多數都是基於馬甲條之上,畢竟沒有馬甲也不好加RG
AMD、Intel處理器這兩年在各條線上大打“核戰”,尤其是伺服器,一個要做64核心128執行緒,一個則是48核心96執行緒,最近就剛見識了雙方128核心VS. 96核心雙路系統的較量,同時消費級的桌面和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