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P7高階架構師分享8年多的Java工作經驗(跳槽漲薪必備)
很多工作了五年左右的程式員每天已經習慣了機器般的寫程式碼,如果是這樣那麼你永遠只會是個基礎程式設計師,因為你不能只會用,你要知道原理,不至於讓你自己實現一個出來,但是基本原理要知道。 到了這個階段,你要懂得
很多工作了五年左右的程式員每天已經習慣了機器般的寫程式碼,如果是這樣那麼你永遠只會是個基礎程式設計師,因為你不能只會用,你要知道原理,不至於讓你自己實現一個出來,但是基本原理要知道。 到了這個階段,你要懂得
在後摩爾定律時代,「現在是成為計算機架構師的最好時機」。 2017 年圖靈獎得主、加州大學教授、谷歌工程師、RISC 架構先驅 David Patterson 說,現在是成為計算機架構師的最好時機。
因為碎片化的時間多了,休閒的時候,我關注了一些架構相關的內容。發現有很多同道中人正在經歷著我前兩年經歷的階段,對於做架構沒有相對具象的一些理解,更沒有系統化的認識。所以,我把看到的問題、回答過的問題中的部分內
Singleton(單例模式)、倉儲模式(repository)、工廠模式(factory)、建造者模式(builder)、裝飾模式(decorator)……大概每個上課聽講的程式員都不會陌生——軟體的設計模式
聲音 | 信通院何寶巨集:公有鏈和聯盟鏈的架構模式開始走向融合 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雲端計算與大資料研究所所長何寶巨集今日在微博表示,隨著應用場景趨於複雜,公有鏈和聯盟鏈的架構模式開始走向融合:以面
單一職責是讓一段程式碼只做一件事,實現一個功能,軟體複雜性來自於讓一段程式碼做兩件事: "So much complexity in software comes from trying to ma
萬事始於初心,終於堅持。最後一篇來聊聊與大資料相關的職位:資料分析師(Data Analyst), 資料科學家(Data Scientist),資料工程師(Data Engineer),資料庫管理員(DBA), 資料
一、開篇 上一篇《HRMS(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從單機應用到SaaS應用-架構分析(功能性、非功能性、關鍵約束)-上篇》 我們詳細分析了在架構分析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的內容,架構過程的方
概述 DDD(Domain-Driven Design 領域驅動設計)是由Eric Evans最先提出,目的是軟體所涉及到的領域進行建模,以應對系統規模過大引起的軟體複雜性的問題。整過的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先舉個例子感受一下千萬級到底是什麼數量級? 之前很流行的優步(Uber),從媒體公佈的資訊看,它每天接單量平均在百萬左右, 假如每天有10個小時的服務時間,平均QPS只有30左右。對於一個後臺伺服器,單機的
序言(初衷) 設計該系統初衷是基於描繪業務(或機器叢集)儲存模型,分析代理快取伺服器磁碟儲存與回源率的關係。系統意義是在騰訊雲成本優化過程中,量化指導機房裝置擴容。前半部分是介紹背景,對CDN快取模型做一些
1. 推薦度: TRIAL[ 2017.11 | 2018.05 ] 2. 所屬象限: Techniques 3. 關注問題: 技術架構腐化帶來的系統響應度降低,可維護性下降,技術債
2018年9月20日北京,在雲原生技術實踐峰會上,雲原生技術實踐聯盟(CNBPA)宣佈正式成立。這是國內首個以雲原生技術應用實踐為核心的組織,標誌著雲原生技術深入傳導到各傳統行業,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持續創新的
驀然回首自己做開發已經十年了,這十年中我獲得了很多,技術能力、培訓、出國、大公司的經歷,還有很多很好的朋友。但再仔細一想,這十年中我至少浪費了五年時間,這五年可以足夠讓自己成長為一個優秀的程式員,可惜我錯過了,
9月20日,2018雲原生技術實踐峰會(Cloud Native Best Practices Summit)在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成功落幕。本次大會是雲原生技術實踐聯盟(CNBPA)和靈雀雲聯合主辦的首屆雲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