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字符串匹配的 Boyer-Moore 算法

字符串匹配的 Boyer-Moore 算法

ffi ctrl+ ood 我們 amp 它的 lock 分享 character

上一篇文章,我介紹了 字符串匹配的KMP算法

但是,它並不是效率最高的算法,實際采用並不多。各種文本編輯器的” 查找” 功能(Ctrl+F),大多采用 Boyer-Moore 算法。

下面,我根據 Moore 教授自己的例子來解釋這種算法。

1.

技術分享

假定字符串為”HERE IS A SIMPLE EXAMPLE”,搜索詞為”EXAMPLE”。

2.

技術分享

首先,” 字符串” 與” 搜索詞” 頭部對齊,從尾部開始比較。

這是一個很聰明的想法,因為如果尾部字符不匹配,那麽只要一次比較,就可以知道前 7 個字符肯定不是要找的結果。

我們看到,”S” 與”E” 不匹配。這時,“S” 就被稱為” 壞字符”(bad character),即不匹配的字符。我們還發現,”S” 不包含在搜索詞”EXAMPLE” 之中,這意味著可以把搜索詞直接移到”S” 的後一位。

3.

技術分享

依然從尾部開始比較,發現”P” 與”E” 不匹配,所以”P” 是” 壞字符”。但是,”P” 包含在搜索詞”EXAMPLE” 之中。所以,將搜索詞後移兩位,兩個”P” 對齊。

4.

技術分享

我們由此總結出 “壞字符規則”:

後移位數 = 壞字符的位置 – 搜索詞中的上一次出現位置

如果” 壞字符” 不包含在搜索詞之中,則上一次出現位置為 -1。

以”P” 為例,它作為” 壞字符”,出現在搜索詞的第 6 位(從 0 開始編號),在搜索詞中的上一次出現位置為 4,所以後移 6 – 4 = 2 位。再以前面第二步的”S” 為例,它出現在第 6 位,上一次出現位置是 -1(即未出現),則整個搜索詞後移 6 – (-1) = 7 位。

5.

技術分享

依然從尾部開始比較,”E” 與”E” 匹配。

6.

技術分享

比較前面一位,”LE” 與”LE” 匹配。

7.

技術分享

比較前面一位,”PLE” 與”PLE” 匹配。

8.

技術分享

比較前面一位,”MPLE” 與”MPLE” 匹配。我們把這種情況稱為” 好後綴”(good suffix),即所有尾部匹配的字符串。註意,”MPLE”、”PLE”、”LE”、”E” 都是好後綴。

9.

技術分享

比較前一位,發現”I” 與”A” 不匹配。所以,”I” 是” 壞字符”。

10.

技術分享

根據” 壞字符規則”,此時搜索詞應該後移 2 – (-1)= 3 位。問題是,此時有沒有更好的移法?

11.

技術分享

我們知道,此時存在”好後綴”。所以,可以采用 “好後綴規則”:

後移位數 = 好後綴的位置 – 搜索詞中的上一次出現位置

計算時,位置的取值以” 好後綴” 的最後一個字符為準。如果” 好後綴” 在搜索詞中沒有重復出現,則它的上一次出現位置為 -1。

所有的” 好後綴”(MPLE、PLE、LE、E)之中,只有”E” 在”EXAMPLE” 之中出現兩次,所以後移 6 – 0 = 6 位。

12.

技術分享

可以看到,” 壞字符規則” 只能移 3 位,” 好後綴規則” 可以移 6 位。所以,Boyer-Moore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每次後移這兩個規則之中的較大值。

更巧妙的是,這兩個規則的移動位數,只與搜索詞有關,與原字符串無關。因此,可以預先計算生成《壞字符規則表》和《好後綴規則表》。使用時,只要查表比較一下就可以了。

13.

技術分享


繼續從尾部開始比較,”P” 與”E” 不匹配,因此”P” 是” 壞字符”。根據” 壞字符規則”,後移 6 – 4 = 2 位。

14.

技術分享

從尾部開始逐位比較,發現全部匹配,於是搜索結束。如果還要繼續查找(即找出全部匹配),則根據” 好後綴規則”,後移 6 – 0 = 6 位,即頭部的”E” 移到尾部的”E” 的位置。

字符串匹配的 Boyer-Moore 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