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Python中time模塊詳解(轉)

Python中time模塊詳解(轉)

才有 border 格式化時間 sta 程序 格式化字符串 夏令時 oca import

在平常的代碼中,我們常常需要與時間打交道。在Python中,與時間處理有關的模塊就包括:time,datetime以及calendar。這篇文章,主要講解time模塊。

在開始之前,首先要說明這幾點:

  1. 在Python中,通常有這幾種方式來表示時間:1)時間戳 2)格式化的時間字符串 3)元組(struct_time)共九個元素。由於Python的time模塊實現主要調用C庫,所以各個平臺可能有所不同。
  2. UTC(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世界協調時)亦即格林威治天文時間,世界標準時間。在中國為UTC+8。DST(Daylight Saving Time)即夏令時。
  3. 時間戳(timestamp)的方式:通常來說,時間戳表示的是從1970年1月1日00:00:00
    開始按秒計算的偏移量。我們運行“type(time.time())”,返回的是float類型。返回時間戳方式的函數主要有time(),clock()等。
  4. 元組(struct_time)方式:struct_time元組共有9個元素,返回struct_time的函數主要有gmtime(),localtime(),strptime()。下面列出這種方式元組中的幾個元素:

索引(Index)屬性(Attribute)值(Values)
0 tm_year(年) 比如2011
1 tm_mon(月) 1 - 12
2 tm_mday(日) 1 - 31
3 tm_hour(時) 0 - 23
4 tm_min(分) 0 - 59
5 tm_sec(秒) 0 - 61
6 tm_wday(weekday) 0 - 6(0表示周日)
7 tm_yday(一年中的第幾天) 1 - 366
8 tm_isdst(是否是夏令時) 默認為-1

接著介紹time模塊中常用的幾個函數:

1)time.localtime([secs]):將一個時間戳轉換為當前時區的struct_time。secs參數未提供,則以當前時間為準。

>>> time.localtime()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1, tm_mon=5, tm_mday=5, tm_hour=14, tm_min=14, tm_sec=50, tm_wday=3, tm_yday=125, tm_isdst=0)
>>> time.localtime(1304575584.1361799)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1, tm_mon=5, tm_mday=5, tm_hour=14, tm_min=6, tm_sec=24, tm_wday=3, tm_yday=125, tm_isdst=0)

2)time.gmtime([secs]):和localtime()方法類似,gmtime()方法是將一個時間戳轉換為UTC時區(0時區)的struct_time。

>>>time.gmtime()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1, tm_mon=5, tm_mday=5, tm_hour=6, tm_min=19, tm_sec=48, tm_wday=3, tm_yday=125, tm_isdst=0)

3)time.time():返回當前時間的時間戳。

>>> time.time()
1304575584.1361799

4)time.mktime(t):將一個struct_time轉化為時間戳。

>>> time.mktime(time.localtime())
1304576839.0

5)time.sleep(secs):線程推遲指定的時間運行。單位為秒。

6)time.clock():這個需要註意,在不同的系統上含義不同。在UNIX系統上,它返回的是“進程時間”,它是用秒表示的浮點數(時間戳)。而在WINDOWS中,第一次調用,返回的是進程運行的實際時間。而第二次之後的調用是自第一次調用以後到現在的運行時間。(實際上是以WIN32上QueryPerformanceCounter()為基礎,它比毫秒表示更為精確)

1 2 3 4 5 6 7 8 import ti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time.sleep(1) print "clock1:%s" % time.clock() time.sleep(1) print "clock2:%s" % time.clock() time.sleep(1) print "clock3:%s" % time.clock()

運行結果:

clock1:3.35238137808e-006
clock2:1.00004944763
clock3:2.00012040636

其中第一個clock()輸出的是程序運行時間
第二、三個clock()輸出的都是與第一個clock的時間間隔

7)time.asctime([t]):把一個表示時間的元組或者struct_time表示為這種形式:‘Sun Jun 20 23:21:05 1993‘。如果沒有參數,將會將time.localtime()作為參數傳入。

>>> time.asctime()
‘Thu May 5 14:55:43 2011‘

8)time.ctime([secs]):把一個時間戳(按秒計算的浮點數)轉化為time.asctime()的形式。如果參數未給或者為None的時候,將會默認time.time()為參數。它的作用相當於time.asctime(time.localtime(secs))。

>>> time.ctime()
‘Thu May 5 14:58:09 2011‘
>>> time.ctime(time.time())
‘Thu May 5 14:58:39 2011‘
>>> time.ctime(1304579615)
‘Thu May 5 15:13:35 2011‘

9)time.strftime(format[, t]):把一個代表時間的元組或者struct_time(如由time.localtime()和time.gmtime()返回)轉化為格式化的時間字符串。如果t未指定,將傳入time.localtime()。如果元組中任何一個元素越界,ValueError的錯誤將會被拋出。

格式含義備註
%a 本地(locale)簡化星期名稱
%A 本地完整星期名稱
%b 本地簡化月份名稱
%B 本地完整月份名稱
%c 本地相應的日期和時間表示
%d 一個月中的第幾天(01 - 31)
%H 一天中的第幾個小時(24小時制,00 - 23)
%I 第幾個小時(12小時制,01 - 12)
%j 一年中的第幾天(001 - 366)
%m 月份(01 - 12)
%M 分鐘數(00 - 59)
%p 本地am或者pm的相應符
%S 秒(01 - 61)
%U 一年中的星期數。(00 - 53星期天是一個星期的開始。)第一個星期天之前的所有天數都放在第0周。
%w 一個星期中的第幾天(0 - 6,0是星期天)
%W 和%U基本相同,不同的是%W以星期一為一個星期的開始。
%x 本地相應日期
%X 本地相應時間
%y 去掉世紀的年份(00 - 99)
%Y 完整的年份
%Z 時區的名字(如果不存在為空字符)
%% ‘%’字符

備註

  1. 1.“%p”只有與“%I”配合使用才有效果。
  2. 2.文檔中強調確實是0 - 61,而不是59,閏年秒占兩秒(汗一個)。
  3. 3.當使用strptime()函數時,只有當在這年中的周數和天數被確定的時候%U和%W才會被計算。

舉個例子:

>>> time.strftime("%Y-%m-%d %X", time.localtime())
‘2011-05-05 16:37:06‘

10)time.strptime(string[, format]):把一個格式化時間字符串轉化為struct_time。實際上它和strftime()是逆操作。

>>> time.strptime(‘2011-05-05 16:37:06‘, ‘%Y-%m-%d %X‘)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1, tm_mon=5, tm_mday=5, tm_hour=16, tm_min=37, tm_sec=6, tm_wday=3, tm_yday=125, tm_isdst=-1)

在這個函數中,format默認為:"%a %b %d %H:%M:%S %Y"

最後,我們來對time模塊進行一個總結。根據之前描述,在Python中共有三種表達方式:1)timestamp 2)tuple或者struct_time 3)格式化字符串。

它們之間的轉化如圖所示:

Python中time模塊詳解(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