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df命令、du命令以及磁盤分區

df命令、du命令以及磁盤分區

三周第四次課

df命令

df:查看系統中已經掛載的文件系統的使用情況。(可以用於查看掛載情況)

技術分享圖片


df -h:以合適的單位顯示出來。

技術分享圖片


df -Th:同時可以看到文件系統類型。

技術分享圖片


tmpfs代表臨時的文件系統,如果往裏面寫東西,則重啟後會消失。一般我們不管臨時文件系統,只看/dev/sd開頭的。

使用df命令看不到swap分區的情況,需要使用free命令查看。

技術分享圖片


df -i :查看每個文件系統inode號的使用情況。

技術分享圖片


有些時候會碰到這樣的現象:一個文件系統明明還有剩余空間,但就是寫不進去東西,這時候使用df -i可以看到inode號沒有剩余了,所以導致這樣的現象。

拿到一塊硬盤,先分區,再格式化(創建文件系統,創建inode),最後掛載。

centos7默認文件系統類型為xfs。

分區和格式化都不是必要的步驟。一塊硬盤可以不分區,直接當作一個大分區格式化後使用。也可以不格式化直接使用,我們稱之為裸設備,使用二進制管理(一般不這麽做,極難管理)。


du命令

du -sh 目錄名(或文件名):查看目錄或文件占用磁盤空間大小。(一般比實際大小大,因為涉及到block的概念,一個文件如果沒有占滿一個block也會按一個block計算,block默認大小為4K)

技術分享圖片


磁盤分區(MBR格式)

MBR分區表最多支持2T的硬盤,而且最多可以分四個主分區(p+e≤4,p為主分區,e為擴展分區),擴展分區不能直接拿來用(不能格式化,只是個殼子),要繼續分邏輯分區才可以使用,邏輯分區沒有數量限制(邏輯分區的分區號始終從5開始且連續)。

fdisk命令給硬盤分區只支持MBR格式。

先給虛擬機增加一塊磁盤。加完後重啟系統,即可識別到新硬盤。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fdisk -l :查看硬盤個數以及分區情況。

sda代表系統中第一塊硬盤,sdb代表第二塊,以此類推。

sda1代表第一塊硬盤的第一個分區,sda2代表第一塊硬盤的第二個分區,以此類推。

若使用的是阿裏雲主機,硬盤用vda、vdb、......表示。

技術分享圖片


fdisk 硬盤名:給這個硬盤劃分分區。

技術分享圖片


輸入m回車獲取幫助。

技術分享圖片


新建3個主分區和1個擴展分區,然後在擴展分區裏創建邏輯分區。步驟如下:(若這裏的擴展分區不把剩余的所有空間分完,那麽剩余的空間也不能用了,因為p+e已經等於4了,只能在擴展分區裏面再分邏輯分區,占用的空間不是剩余空間而是擴展分區的空間)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全部分好後輸入w回車,保存退出。(若不想保存直接退出,則輸入q回車)

技術分享圖片


分區ID號為83,代表普通分區(主分區或者邏輯分區);5代表擴展分區;8e代表LVM分區;82代表swap分區。


刪除分區步驟如下: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主分區加擴展分區不一定要等於4,主分區可以為0、1、2、3、4個,擴展分區最多只能有一個。主分區和擴展分區的分區號為1~4,可以不連續,但邏輯分區的分區號一定從5開始且連續。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磁盤分區(GPT格式)

參考文檔:http://www.apelearn.com/bbs/thread-7243-1-1.html




df命令、du命令以及磁盤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