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一個程式設計師的自白(延遲滿足)

一個程式設計師的自白(延遲滿足)

你有沒有覺得你在時間觀上有那麼一點模糊?被這麼一問,他瞬間陷入了沉思。“時間觀”三字不少掛嘴邊,但認真想想,好像還真是那麼一回事。時間在他心目中還真可能只是一秒、一分、一小時、一天、一週、一月以及一年的概念。

一秒等於多少?

一秒可以等於一千毫秒,也可以等於一百萬微妙.,但同樣可以等於半個呼吸、一個眨眼的動作或兩下左右的心跳。呼吸、眨眼、心跳都是他身體的自主旋律,很容易讓他產生一種“用之不缺”的意識,所以他極少會刻意去感受和體會,這想也就是“年輕人”常有的一種錯誤意識。經過了幾次的通宵熬夜或精神不振時,他多少有點這方面的意識,像“時間是金錢”或“身體是財富”等這類被人嚼碎的道理他聽不少,但本質是怎麼一回事,我想他還需要認真思考“一秒等於多少”這個小學課題。這樣一個小小的問題,是人生無數問題的根基,沒有想清楚這個問題,我想他後續的人生還會模糊不清。

 

一分鐘等於多少?

如果一秒不足以引起他的重視和注意,不妨把時間跨度拉長一點,一分鐘如何?給你一分鐘,你可以做些什麼是事情?面對一分鐘,他還是像“一秒”那樣頓挫在哪裡,他覺得一分鐘用來無聊都覺得少,一分鐘到底可以做些什麼?足足十分鐘的等待,模稜兩可地說了幾個事情,他說一分鐘可以讓他泡個快茶,還可以勞累中寧時遠處一分鐘釋放壓力,又或者動動身子一分鐘內應該可以上個廁所。一分鐘的事情花了他十分鐘,按這個演算法,10年的工作經驗,對他來說只有一年,我自己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現在許多企業在招聘條件中增加了一條“工作年限與工作經驗對等”的要求。

一小時等於多少?

 當我再問他一小時能做些什麼的時候,他的回答略顯爽快一些,例如一小時可以開個小會、一個小時可以寫點功能程式碼,一個小時可以跟同事吃個午餐,一個小時可以睡個午覺、一個小時可以跟同事做個小討論,一個小時可以做個單元測試,一個小時可以上下班,一個小時可以看幾個APP新聞,一個小時可以瀏覽幾個公眾號。我想,以上這些一小時“事件”放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可能通用。如果“一萬小時造就一個專家”是真的,那麼這個世界上應該不缺所謂的“管理專家”、“技術專家”、“測試專家”、“上下班研究專家”、“睡眠專家”、“新聞識別專家”、“APP體驗專家”等。只可惜,“一萬小時”不是一個工廠,而是一種時間觀念。

一天等於多少?

 “天”是普羅大眾最喜歡的聊天“單元”,什麼“早出晚歸”、“度日如年”、“996”等話題都是大眾對時間觀的普遍體現。對於“天”這個維度,我只問了他能否記得住一年365天裡每天都怎麼過的?他思考了一會,極度懷疑地表示不可能,並感概一年下來感覺就像過了一天一樣,而且他還對能記得住自己每一天的能力表示渴望。他渴望是因為他覺得能記得住每一天是一種充實、是一種反思、是一種積累。當我讓他通過寫日誌去記錄自己每一天的時候,他猶豫了並不知不覺說了一些客觀的阻礙因素。問他根本原因時,他表示沒有這個耐心。明明知道事情是“正確的”,但因為自身各種意識的阻礙而無法讓自己付諸行動,我把這類“錯誤的”意識稱為“阻礙意識”。這些“阻礙意識”並非什麼疑難雜症,只是自身“三觀”的體現。有些可能跟隨基因而來,但大部分還是環境的潛移默化。其實他早已經意識到自身這些“錯誤意識”的存在,但不清晰。也意識到如何讓時間“積累”起來的問題,但不可控。沒有辦法之前,他只能跟這些殘舊的觀念“死磕”。經過了數年的堅持,他把日記轉換成每天的學習,他把365天的日誌轉換成藍圖刻畫在自己的知識庫中。他也慢慢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對自己無知填充的滿足,但還不足以抵抗各種雜念的干擾。當他雜念再生時,我建議他不妨告訴自己一個真實的事實:“有一種滿足叫做延遲滿足”

塵世浮華之中,不忘思考。

來源:https://www.cnblogs.com/wcd144140/p/9871580.html

 

鄭州不孕不育哪家好

鄭州正規不孕不育醫院

鄭州包皮手術多少錢

鄭州市不孕不育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