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深度學習之減少過擬合的可能性

深度學習之減少過擬合的可能性

原文地址:一隻鳥的天空,http://blog.csdn.net/heyongluoyao8/article/details/49429629

防止過擬合的處理方法

過擬合

  我們都知道,在進行資料探勘或者機器學習模型建立的時候,因為在統計學習中,假設資料滿足獨立同分布(i.i.d,independently and identically distributed),即當前已產生的資料可以對未來的資料進行推測與模擬,因此都是使用歷史資料建立模型,即使用已經產生的資料去訓練,然後使用該模型去擬合未來的資料。但是一般獨立同分布的假設往往不成立,即資料的分佈可能會發生變化(distribution drift),並且可能當前的資料量過少,不足以對整個資料集進行分佈估計,因此往往需要防止模型過擬合,提高模型泛化能力。而為了達到該目的的最常見方法便是:正則化,即在對模型的目標函式(objective function)或代價函式(cost function)加上正則項。 
  在對模型進行訓練時,有可能遇到訓練資料不夠,即訓練資料無法對整個資料的分佈進行估計的時候,或者在對模型進行過度訓練(overtraining)時,常常會導致模型的過擬合(overfitting)。如下圖所示: 
這裡寫圖片描述

 
  通過上圖可以看出,隨著模型訓練的進行,模型的複雜度會增加,此時模型在訓練資料集上的訓練誤差會逐漸減小,但是在模型的複雜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模型在驗證集上的誤差反而隨著模型的複雜度增加而增大。此時便發生了過擬合,即模型的複雜度升高,但是該模型在除訓練集之外的資料集上卻不work。 
  為了防止過擬合,我們需要用到一些方法,如:early stopping、資料集擴增(Data augmentation)、正則化(Regularization)、Dropout等。

Early stopping

  對模型進行訓練的過程即是對模型的引數進行學習更新的過程,這個引數學習的過程往往會用到一些迭代方法,如梯度下降(Gradient descent)學習

演算法。Early stopping便是一種迭代次數截斷的方法來防止過擬合的方法,即在模型對訓練資料集迭代收斂之前停止迭代來防止過擬合。 
  Early stopping方法的具體做法是,在每一個Epoch結束時(一個Epoch集為對所有的訓練資料的一輪遍歷)計算validation data的accuracy,當accuracy不再提高時,就停止訓練。這種做法很符合直觀感受,因為accurary都不再提高了,在繼續訓練也是無益的,只會提高訓練的時間。那麼該做法的一個重點便是怎樣才認為validation accurary不再提高了呢?並不是說validation accuracy一降下來便認為不再提高了,因為可能經過這個Epoch後,accuracy降低了,但是隨後的Epoch又讓accuracy又上去了,所以不能根據一兩次的連續降低就判斷不再提高。一般的做法是,在訓練的過程中,記錄到目前為止最好的validation accuracy,當連續10次Epoch(或者更多次)沒達到最佳accuracy時,則可以認為accuracy不再提高了。此時便可以停止迭代了(Early Stopping)。這種策略也稱為“No-improvement-in-n”,n即Epoch的次數,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取,如10、20、30……

資料集擴增

  在資料探勘領域流行著這樣的一句話,“有時候往往擁有更多的資料勝過一個好的模型”。因為我們在使用訓練資料訓練模型,通過這個模型對將來的資料進行擬合,而在這之間又一個假設便是,訓練資料與將來的資料是獨立同分布的。即使用當前的訓練資料來對將來的資料進行估計與模擬,而更多的資料往往估計與模擬地更準確。因此,更多的資料有時候更優秀。但是往往條件有限,如人力物力財力的不足,而不能收集到更多的資料,如在進行分類的任務中,需要對資料進行打標,並且很多情況下都是人工得進行打標,因此一旦需要打標的資料量過多,就會導致效率低下以及可能出錯的情況。所以,往往在這時候,需要採取一些計算的方式與策略在已有的資料集上進行手腳,以得到更多的資料。 
  通俗得講,資料機擴增即需要得到更多的符合要求的資料,即和已有的資料是獨立同分布的,或者近似獨立同分布的。一般有以下方法:

  • 從資料來源頭採集更多資料
  • 複製原有資料並加上隨機噪聲
  • 重取樣
  • 根據當前資料集估計資料分佈引數,使用該分佈產生更多資料等

正則化方法

  正則化方法是指在進行目標函式或代價函式優化時,在目標函式或代價函式後面加上一個正則項,一般有L1正則與L2正則等。

  • L1正則 
      L1正則是基於L1範數,即在目標函式後面加上引數的L1範數和項,即引數絕對值和與引數的積項,即: 
    C=C0+λnw|w|
    其中 C0 代表原始的代價函式, n 是樣本的個數, λ 就是正則項係數,權衡正則項與 C0 項的比重。後面那一項即為L1正則項。 
      在計算梯度時, w 的梯度變為: 
    Cw=C0w+λnsgn(w)
    其中, sgn 是符號函式,那麼便使用下式對引數進行更新: 
    w:=w+αC0w+βλnsgn(w)
    對於有些模型,如線性迴歸中(L1正則線性迴歸即為Lasso迴歸),常數項 b 的更新方程不包括正則項,即: 
    b:=b+αC0b
    其中,梯度下降演算法中, α<0,β<0 ,而在梯度上升演算法中則相反。 
      從上式可以看出,當 w 為正時,更新後 w 會變小;當 w 為負時,更新後 w 會變大;因此L1正則項是為了使得那些原先處於零(即 |w|0 )附近的引數 w 往零移動,使得部分引數為零,從而降低模型的複雜度(模型的複雜度由引數決定),從而防止過擬合,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其中,L1正則中有個問題,便是L1範數在0處不可導,即 |w| 在0處不可導,因此在 w 為0時,使用原來的未經正則化的更新方程來對 w 進行更新,即令 sgn(0)=0 ,這樣即: 
    sgn(w)|w>0=1,sg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