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專訪一覽群智首席科學家文繼榮:AI落地,需要特種兵

專訪一覽群智首席科學家文繼榮:AI落地,需要特種兵

變化 img 專家 商業 之前 計算 是個 領域 能夠

AI行業,A輪融了1.5億元,在前些年並不算一個太大的新聞。

但在創業黃金時代結束和AI寒冬等言論甚囂塵上的2018年,非常顯眼。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一家成立於2015年的大數據人工智能應用服務商,一覽群智。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不算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

它到底是一家什麽樣的公司呢?它到底有什麽實力,能夠讓經緯中國和策源資本在內的投資者都紛紛在寒冬中“慷慨解囊”?

當然,如果你知道“文繼榮”,答案就變成足夠簡明。

技術分享圖片

文繼榮,一覽群智的創始人,在公司的身份是首席科學家,負責技術及戰略的制定,帶領團隊開發出了人工智能引擎、自然語言處理/文本分析引擎、知識圖譜智能情報分析平臺等基礎產品。

在一覽群智,大家都稱呼他為“文院長”。

因為他還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身份: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院長。同時,他也是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

談到這兩個身份時,文繼榮表示,自己想成為橋梁。一頭連接學界,一頭連接業界,用自己的力量,推動學界與業界的融合,加速AI技術的發展與落地。

技術分享圖片

從這個方面來看,他和創辦商湯科技的湯曉鷗有很多相似之處。

不過,他選的是以NLP為核心的認知智能技術。

微軟亞洲研究院首批研究員

在獲得這些身份之前,文繼榮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元老。

1999年,微軟亞洲研究院創辦之時,他剛剛博士畢業。受到李開復等創始人的感召,加入其中專攻互聯網搜索和數據挖掘。

在微軟亞洲研究院,文繼榮“潛心修煉”,研究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也逐漸有了底氣,“能夠跟MIT、斯坦福‘扳手腕’了,”文繼榮說。

技術分享圖片

2008年是一個轉折點。這年之後,文繼榮開始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和互聯網搜索與數據挖掘組主任,主導開發了人立方、Bing等產品。

時光荏苒,轉眼便是14年。

這些年來,文繼榮一共獲得了50多項美國專利,在國際著名會議和期刊上發表了100多篇論文,被同行引用10000余次。

但是,隨著職位以及研究地位的上升,文繼榮的心態也開始發生變化。

在文繼榮眼裏,微軟亞洲研究院是一個“比大學還大學的地方”,研究氛圍非常好。但“一眼看到底”的生活,對年近40的他已經沒有了太多的吸引力。

而且,在微軟亞洲研究院的這14年裏,中國的計算機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繼榮的很多朋友都成就了一番事業,而他卻總感覺自己是個“旁觀者”,沒有、也沒法參與其中。

2013年,文繼榮作出了決定:離開微軟亞洲研究院,回到母校中國人民大學。兩年後,創辦一覽群智。

技術分享圖片

文繼榮說,在離開微軟亞洲研究院之前,就已經有了這個想法。

AI技術落地,需要特種兵

2015年,AI浪潮已經洶湧而至。

當前人工智能領域的“明星企業”大都已經成立。比如曠視科技,成立於2011年,商湯科技,成立於2014年。

但在宣傳機器的裹挾之下,整個社會對AI的看法,與AI的實際情況有了錯位。在很多人眼裏,AI就是一個擁有魔法效力的技術,能夠讓一切化腐朽為神奇。

它的物化對象,就是酷炫的虛擬助手與具有超能力的機器人。

文繼榮表示,這樣的認知,也傳遞到了產業界之中,希望引入AI技術的行業,大都蔓延著一種“葉公好龍”的心態。

反過來,AI行業的玩家卻處於一種“自嗨”的狀態,專家專註於研究算法模型,鮮有人擡起頭看落地場景。

以至於整個AI產業出現了這樣的一個情況:希望引入AI技術的行業不了解真正的AI,希望進入行業的AI公司,不了解行業。

雙方一碰頭,很快就不歡而散。

文繼榮的解決方案是培養“特種兵”。所謂AI領域的特種兵,是指不僅精通AI技術、而且還精通AI落地場景中業務的人才。

他們能夠在雙方之間,搭上一座橋,實現雙方的交流與促進。

緊跟世界一流技術

如果把這一切比喻成一場戰爭的話,特種兵只是一個戰鬥單位,武器誰來提供?

文繼榮說,紮實的技術團隊。

以早前谷歌發布的預訓練模型“BERT”為例。今年10月,谷歌AI團隊發布了BERT模型,在機器閱讀理解頂級水平測試SQuAD1.1中全面超越人類表現。業內專家學者稱其開啟了一個以NLP為核心的認知智能技術新時代。

技術分享圖片

文繼榮作為一位NLP的大牛,對此非常重視。

BERT問世後,他要求團隊必須快速復現這一技術,並找到實際的應用場景,推動其落地。

文繼榮認為,能否快速跟上國際一流的技術水平,是衡量一個技術團隊是否紮實的關鍵指標。

“如果別人的精度在80%,我們的在90%,顯然客戶的選擇就會容易得多。”文繼榮說。

目前,一覽群智主要面向金融、媒體、政務方面提供服務。

但文繼榮心有星辰大海。他表示,這裏只是練兵場,等真正吃透了這些行業與場景,再往外推進,就簡單多了。

不過,就推進業務的方法,現有的AI公司也走出了不同的道路。

授人以魚 vs. 授人以漁

目前,AI公司的發展思路,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建立平臺,為目標行業開發AI技術提供工具與支撐。一類是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直接解決目標行業中的問題。

文繼榮將這兩類公司形容成“授人以漁”與“授人以魚”。

在一覽群智中,他推行的是後者,直接給客戶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

在文繼榮看來,一覽群智提供服務的金融、媒體、政務行業中,大多數公司都不具備直接開發AI技術的能力,如果只是提供一個通用AI平臺,反而會增加公司的負擔。

“得不償失”,文繼榮說。

AI行業到了洗牌的時候

談到AI行業2018年發展狀況時,文繼榮用了一個非常流行的比喻:潮水退卻時,才知道誰在裸泳。

AI技術公司,不能靠理想,還要靠“真金白銀”。

文繼榮認為,創業首先是一個生意,必須要尊重其中的商業規律,只靠發了多少論文,已經行不通了。賺錢是第一要務。如果一個公司,只花錢還能獲得融資,很顯然是不可能的。

至於AI技術何時會出現下一輪的重大突破,文繼榮坦言道,並不清楚,但就AI技術目前的發展情況,已經能夠做很多事情了。

的確,2018年是退潮的一年。AI領域也已經到了一個分水嶺時刻。

真正有技術實力,有很好落地場景的公司,將會逆勢生長,而只是玩概念,搞噱頭的公司,將難以度過寒冬。

“還好,我們還在牌桌上。”文繼榮說。

回答間語氣輕松,但言語間也透著謹慎。

AI到了節點性時刻,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專訪一覽群智首席科學家文繼榮:AI落地,需要特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