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10.1 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大學生——《逆襲大學》連載

10.1 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大學生——《逆襲大學》連載

返回到【全文目錄

目錄

10.1 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大學生

讓大學的歷史告訴我們

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通識教育

著眼發展的兼職 


10.1 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大學生

在我們的學校,對學生的獎勵有評選“三好學生”,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一代接班人”被寫進了國家的教育綱領。近年來,學生健全的心理素質受到重視,“心育”成為教育的新的補充目標。

有一種比喻,將學生當作學校的產品,那麼,智育不好的是次品,體育不好的是廢品,美育不好的是贗品,勞育不好的是附屬品,心育不好的是易碎品,而德育不好直接就是危險品。

這個說法中的不當之處儘可忽略,而在人生髮展關鍵時期出現的缺失,無論對社會,還是對個人,都是一種遺憾。對於受教育者而言,做一個全面發展的人,這也是在新的時代,為應對各種變化、把握各種機遇應該做的準備。

這樣的道理非常淺顯。然而,在基礎教育階段,一切圍繞著考試的教育,卻使我們看不到“智育”之外的部分,這樣的狀況也使智育的發展受到了限制。在自由的大學中,是需要將自己解放出來的時候了,這是本來就應該的事。

讓大學的歷史告訴我們

現代意義的大學,是在中世紀的歐洲誕生的。由於其教會背景,大學生來就擁有了自治特權,大學的學術自由傳統也就由此而來。早期大學的師生當中,湧現出了大批的社會精英,他們是社會文明的開拓者和傳承人。大學同世俗社會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卻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引導和影響力量,高高在上的大學被人們稱為“象牙塔”。

到了近代,以柏林大學的創始人威廉•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和畢業於牛津大學的約翰•紐曼(John Henry Newman)為代表,擎起了理性主義大學理念

的大旗。強調大學要通過積極學習以發展個性,強調大學應進行的是陶冶教育,而不是一般的學校教育和實用的職業教育。大學傳授的不應該是實用的技術知識與實際的操作技能,而應該以提高個人的修養、社會的格調,追求真理與人的自我完善為終極目的。理性主義大學理念強調了大學對於個體乃至整個人類進步的價值意義,強調的是“大學的理想”,追求的是大學的終極意義。在這種理想主義的情懷背後,教育是以人的發展為核心的,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這真是一個理想化的大學。

接著,高等教育的中心轉移到了美國。面對“二戰”後現代工業對擁有現代科技知識和技能人才的大批需求,以及為適應戰後生育高峰期出生的青年求學和就業需求,一大批新的大學在美國成立了。順應時代的要求,在20世紀中期,美國出現了一批“走出象牙塔”、全面服務於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的多功能新型大學。也有一批老牌大學,為適應需要而轉型,也從傳統的“象牙塔”中走了出來,實用主義大學理念

成為了主流。秉承“鞋子上沾滿牛糞的教授是最好的教授”的思想產,大學接了地氣,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也讓高等教育的光芒普照天下。

然而,實用主義也讓大學整體發展墮入了“世俗社會”。大學不再是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追求的目標,反而變本加厲地成為社會需要的“職業培訓站”與創造資本的生力軍。大學,不再以追求真理,而是以社會發展作為最高目標,以社會功利的追求為導向。最不願看到的是,以服務社會為辦學目的所謂高尚的功利主義,被以市場利益為辦學目的的惡俗的功利主義所取代。進而,整個社會的人文精神缺乏,拜金主義、精神空虛、貪汙腐化的現象普遍存在,人類的精神世界遭遇到了巨大的挑戰。缺少了真正精英領導的社會,發展走向令人擔憂。

在對實用主義的反思中,理性主義重新得到了重視。大學教育有目的地發展人的理性,養成知性美德,從而培養出完人,這在任何時代都是應該去追求的。大學揹負著文化傳承與追求真理的使命,無論在什麼樣的時代,大學的理念中都應該具有一種理想主義的色彩。大學應該能夠超脫於社會現實的約束,對未來社會應該是什麼具有一種想象力,藉此找到新的社會發展方向。大學應該持有一種“反思”的視角去審視社會的弊端,並引導社會向其更為合理的方向發展。大學是唯一能夠擔負起這些使命的機構,大學生是引領未來社會走向更加合理方向的希望所在。大學的理念從理性主義到實用主義,進入了理性主義和實用主義交融的新階段。大學需要紮根於社會,也應該與社會保持距離,而不應該隨波逐流地成為社會的公共服務機構。大學應該有自己的價值體系,指出社會的錯誤與弊端,保持對社會的反思與批判。在創造文化、發展知識的同時,也應該培育“整全的人”,堅守自身文化傳統中的基本核心。實現最高的智慧與最高的善是教育的最高目標。

大學生,渴望在大學中獲得一技之長,為將來的富足生活奠定基礎。大學生,也應該立志塑造自己的品質,成為未來社會的脊樑,引領社會發展的正義,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和諧、美好。而且,這兩個目標並不衝突,而是相互扶持的,這是我們要追求的精英之路。

但是,這條路,被很多人放棄了,在這個沒有夢的年代。或許,沒有進入“一流”大學的同學,用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將自己拋棄了。有些失望的教師,也會用“大眾化”給自己開脫,而不去堅持該有的教育原則。大眾化,成為了不必進取的理由。大眾化的時代,似乎只有培養出來一批批的庸才,才是合理的結果!

我只能是對著這樣一種淺薄說:No!在我看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時代,大學仍然還是培養精英的地方,否則,就不要再叫做大學。大眾不是平庸的同義詞,精英化了的大眾,有教養,有責任心,能將個人的成就與社會的發展合二為一。精英在社會中,沒有在人數上來個3%或10%的限制,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是要讓更多的大眾成為精英,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將由此而提升。這是大學的使命,是社會的希望,也是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的有志青年的追求。

當我們將目光回到中國大學的發展歷程時,卻發現中國現代意義上的大學,在這短短的一個多世紀裡,經歷了世界高等教育發展史上非常罕見起伏和波折。也正是由於這樣侷促的發展歷程,理性主義的大學理念尚未扎過根,剛剛解決溫飽的民眾被來勢凶猛的實用主義大學理念完全統治。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隨著大眾化高等教育的進展,西方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的理念的變化也進入我們的眼界,我們期盼著改變的發生。

每一位大學生,不能夠,也不必要放下“畢業後找到一個工作”這樣一種樸素的願望。然而,正如“上高中就是為了考大學”讓我們的成長路徑扭曲一樣,只盯著工作的大學,將使發展中的年輕人失去有效工作所必需素質和體驗,以及保證幸福生活離不了的特質。其中很多東西,和知識無關,和專業也無關。只以學到一種謀生手段的超級實用的大學理念,消化不了大學這道大餐。重燃理性主義的大學,重新關注到了自身的發展,而不是義無反顧地只將自己作為社會的工具,這將使大學生活中注入一股追求理想的豪邁。在一種超級實用的理念支撐下,“努力學習”往往容易成為一個口號。學習要用一種信念去支撐,這是一種很累,也並不一定可靠的方式。而當大學生的大學理念得以提升,在個性的學業規劃中透出的豪邁,將是一股不可等閒視之的力量,並最終成就一個獨特的自己。在其中,有對幸福生活的保證,富足,是其中當然的一部分。

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德國哲學家卡爾•西奧多•雅斯貝爾斯(Karl Theodor Jaspers)主張的“全人”教育,關注“全人”要有基本的科學態度,有獨立性和個人責任感,有廣泛的知識,具備適宜的個性特徵。科研與教學相結合,專業訓練與整體知識相結合,教學自由與學習自由相統一,強調培養學生全面的能力和創造性,是通達“全人”的途徑。

全面發展的人應該是德才兼備的。才,是才識、才能、才學;德,是品德、德行、道德。作為社會中的個體,讓自己的認識、情感、行為能夠為社會接受,與大眾的利益訴求相符合,這是個人能夠有所成就以及獲得幸福生活的途徑。從德與才的角度,有才無德之輩最為危險。個別人經不住利益誘惑,或者在過分自負、不成熟的性格驅使下,走上了犯罪道路,坑人害己。有些年輕人不再相信正義、正直,不再秉持應該有的美德。實際上,我們可選的唯一合適的途徑,是我們內心期望的是什麼,就應該往這個方向走。我贊同李開復《做最好的自己》中,以誠信作為核心的價值觀,積極主動也將選擇權把握在自己手中,用同理心營造良好的人際交往,用自信放飛自我,在自省中走向成功,用勇氣去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而用胸懷去接受這個複雜的世界。這其中透出的平實的德與才的追求,是我們更加容易施行的修煉。在大學中,要通過學習獲得知識,獲得該有的修養,這是成功路上現實的選擇,也是激情人生的希望所在。

全面發展的人是通專結合的。通識教育中強調人才的基礎性、綜合性和適應性,要求基礎理論紮實、知識面寬、適應性強;專業教育強調“對口培養”精通業務的“現成專家”,對專門知識和技能方面提出了更有針對性的要求。針對個人成長而言,“通”提供了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中以不變應萬變的資本,而“專”提供的是一把利器,精煉之後塑造出個人的不可替代性。要加深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瞭解,擴充知識面,開闊文化知識視野,促進不同學科知識及思維方式的相互遷移,通識會成為專業發展與成就的強力支撐,也將是個人身心健康,以及高品質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根本保證。在此基礎上,選擇其中自己興趣所在、能力所長的部分,讓你有別於他人,這也將是我們多元與豐富的社會的依賴。至少,從現實上講,就業、謀生所需的敲門磚和基石,需要專長的支撐。大學中的學習,要為通與專兩方面做好起步,以此為源頭的終身學習,將驗證無憾的人生。

全面發展的人要做到知識、能力相互統一和協調。每個人習得的知識,有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有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每一個人的知識都不是單一的,這些知識的有機組合便形成了每個人特有的知識結構。知識只是一個載體,我們所想要的,實質是藉此具備解決問題、為人處世的能力。我們總是鄙薄高分低能的悲劇,高分能否代表知識淵博暫且不論,徒有滿腹經綸卻只能紙上談兵,確實是一件很沒有意思的事情。以高分為唯一目標的畸形教育是我們的無奈,這種做法嚴重地破壞了學習的生態。進入大學,要認識到學習是為了求知而不是求分,求知是為了增加才能。回到這條道路上來,學習的生態就會重建。這句話說起來容易,真正在行動上實現跨越要克服諸多的障礙,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知識是形成能力的基礎,能力又反過來影響知識的掌握、增殖與遷移。為此,在學習中,用實踐搭起兩者之間的橋樑。這座橋,造價不菲,但的確價值連城,是大學生需要的重點投資領域,這也將成為本書後續內容的焦點之一。

全面發展的人,應該是個性也得到充分發展的人。走過了處處以標準化為重的工業社會,人類社會走進了更加強調多樣化和個性化的資訊社會。這是一個充分尊重個性的時代,求新求異是時代的主旋律。全面發展,意味著我們要以人類的共同特性作為基礎,但也要能充分地把個人的差別特性顯示出來,每一個人都應該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獨立性與創造性的個體。發展個性,是個人全面成長中需要長期追求的目標。為著標準化考試而展開的學習,抹殺了多少學子追求獨特性的念頭與能力,在對前途的選擇中,只看到一擁而上的獨木橋,而不見與不建可供自己獨自享用的金光大道,讚歎見諸報端的各種通過率、錄用率,而唯獨忽視個性選擇、個體努力的機會能夠創造的空間。認同人際交往中“求同存異”之餘,我倒是要極力提倡年輕的大學生的學習要“存同求異”,“同”的是在大學中大家都要接受的培養環節,而“異”的則是挖掘出個人與大眾之間的差別,確立自身優勢之所在。這一點,也唯有主動去追求才能達到。

通識教育

在專業興趣上的糾結,緣於我們將自己與專業綁得太緊了。就在我們還在抓著專業對口不放的時候,西方發達國家大學中的通識教育正在深入人心,大行其道。

通識教育區別於專業教育,指一種非職業性和非專業性的教育,通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認識不同的學科,能將不同的知識融會貫通,最終培養出健全的個人和自由社會中健全的公民。通識教育已經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學的認同,並極力推動。例如,耶魯大學倡導學生選修人文藝術課程;哈佛大學打造通識核心課程,在教育計劃中倡導文理交叉;芝加哥大學實施“名著課程計劃”,要把“全人類的文明經典”介紹給學生。各大學採取的方法不同,目標卻都在試圖增加學生知識的廣度與深度,拓展學生視野,使學生兼備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

通識教育的興起,是大學無法為每個人提供終身專業基礎的被動之舉。面對著知識更新越來越快,社會上專業分工越來越細,新的職業存在的週期越來越短的態勢,大學所教的一切專門知識都會很快過時。然而,通識教育的興起,也是一個主動應對,抓住了人的發展,這是本質的要素,也是一切的基礎。如果一個人在大學裡,一頭扎進一個狹窄的專業裡,他就會像迷失在原始森林中的獵人一樣,茫然不知所措。人類幾千年積累的知識就像一片森林,如果不瞭解其中的生態、地形地貌和水文情況,打獵的技術再好,也很難在其中有所作為。大學之前的學習,並不能達到通曉人類各種“基本知識型別”的程度,大學之前的生活,與社會脫節非常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如果只圍繞著專業,而忽視了通識,結局恐怕只能是感嘆空有一身專業本領而無法施展。大學畢業後幾十年的職業生涯,具體的專業知識可能會很快過時,而通識意義上的知識和能力,卻能夠支撐一個人終身有效地學習,跟得上甚至引領著發展的潮流。

具體到工程領域的大學生,要製造未來生活和事業上的成功,不僅要有優秀的專業能力,而且還要對社會和人有更多的瞭解。在工作的環境中,需要更加有效的合作能力、團隊精神,以及人際溝通能力,需要有更多的機會同律師、消費者、行政官員、媒體等團隊外面的人員打交道,還需要有能力評估技術工作給社會帶來的影響。有資料統計表明,在一個人的職業生涯當中,專業知識起到15%的作用,而85%取決於其他基本素養。

常有一些老的工程師感慨,在大學時,希望學到更多的技術知識課程;過了十年後,隨著職業生涯的發展,希望當初多學一些商業管理和經濟學課程;再過十年之後,又想當年多學一些領導學和生活哲學就好了,後悔當初沒有多學一些文學、歷史和哲學。實際上,在終身學習的時代,我們不能再寄希望於在大學中儲備一生夠用的知識,這種期望也不再是切合實際的。在大學中,關注通識教育,在求知力最旺盛的時期,為包括專業知識學習在內的一切學習提供一個好的開端。

上大學,弱化對專業教育的期望,放下直接針對就業的目標,而且追求聽起來更“虛”的通識,這是否是一個奢侈的選擇?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中群體,有資格這樣做嗎?其實,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這樣的時代已經來了。在近年來各個高校的教學改革,已經逐步地加入了通識的因素,如開出更多的交叉型、跨學科的選修課程等做法。在我們這樣一個現代高等教育歷史並不悠久,並且又以專業教育為主要特徵的發展中國家,去追求通識教育的目標已經不是一個可以等待的事情,至少,對專業對口的情結需要適當降溫了。

其實,在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巨集觀的層面上高等教育的改革一直在進行,其中淡化專業,增加通識是其中的一部分。現行的大學本科招生目錄是在改革開放後經過了四次大規模的調整後的結果。1998年頒佈實施第三次修訂的目錄,專業種數由504種調減到249種,而這樣做的目標就在於要改變過去過分強調“專業對口”的教育觀念和模式。當時,涉及計算機的專業只保留了一個——電腦科學與技術,這讓很多專業老師適應不過來,儘管後來又增加了軟體工程、網路工程等目錄外的專業,但強調“厚基礎、寬口徑”,避免過於專而造成學生就業面過窄的思路已經非常清晰。第四次修訂的目錄於2012年年底公佈,這一版本的目錄依舊在專業數目上嚴格控制,專業與就業崗位之間的對應關係更加模糊,對口更難把握。

伴隨著社會經濟產業結構由勞動和資源密集型向技術和知識密集型轉變,工業經濟與知識經濟並存,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不斷出現,複合型、創新型人才嚴重缺乏,社會對多規格、多型別、多層次人才的需求旺盛,大學課程與社會需求之間的脫節將更加嚴重。這不是靠著大學本身快速調整就能解決的了,擔負著大批量人才培養的大學,不可能有小分隊式的那種靈活調整。這需要在大學基層的教與學中,淡化專業學科界限,放棄過分依賴專業對口的思路去解決,把“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為一體”的主線堅持下來,出現更多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耶魯大學有句名言:“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居然只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就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

把這句話與專業對口聯絡起來:如果學生在畢業後所從事的工作,專業對口率真的很高了,那也是大學真正的失敗。失敗之處在於各具特色的學生就由於專業教育的成功而趨同,學科和行業的發展限在了一幫知識結構趨同的人手中。不可想象,如果IT行業只充斥了學習計算機、電子、通訊的技術精英,這個行業會是什麼樣子;沒有了學文學、藝術、心理學及其他專業,還有那些沒上過大學或者大學沒畢業的那幫傢伙(不要誤解我對這幫傢伙的敬意,學法律退學的比爾•蓋茨,搞不清大學究竟學什麼專業的史蒂夫•喬布斯都在其內),這個行業會是什麼樣子。沒有了學了計算機類專業卻“轉行”去了別的行業的人,那些行業又會是什麼樣子。

在通識教育發展程度高的國家,在大學裡甚至是淡化專業概念的,大學生選課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很大,甚至就其修讀過的課程來看,該對什麼口都不好去說。有錢人家的孩子,更多地去學基礎性強的專業,包括國內就業最困難的文史哲類的專業。大學裡給予學生的,是自主搭配中獲得的寬廣的知識面和個性的知識結構。而在上完大學之後,不少的學生再去有針對性地參加一些實用的職業培訓,從而能夠在某些行業起步。目前我們的教育還做不到這一點,也許將來能做到。現在這種模式也已經成為某些個體的選擇,只不過其中無奈者居多了。

專業對口率最高的職業教育,不少學校採用了“訂單式”培養,很成功。企業當前的生產中需要什麼樣的人,學校有針對性地制定培養方案,一畢業馬上就能上崗:學廚師的,一畢業就掌勺;學汽修的,直接進汽車廠或汽修廠;學車工的,一畢業就去擺弄機器。這是一種成功的模式,但不問“是什麼”、“為什麼”,而只求“怎麼做”的路子,不能是一種普適的模式,至少不是大學中普適的模式。而聯想到IT行業,一些人對“碼農”的稱呼感到悲哀。有一種說法是,有能力與技術同進步,能夠解決問題的技術人員,算不得碼農;碼農指的就是那些對語言和開發平臺嚴重依賴的,技術進步就面臨淘汰的低端技術人員。這樣的說法也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在專業基礎,以及通識知識的積累中加以投入,將變化中的主動抓在自己手裡。

面對專業對口、專業興趣之類的話題,繞開一些,也是一種辦法。

 

著眼發展的兼職 

大學的一切活動,是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圍繞著自己的成長目標進行安排的。進入21世紀,大學的校門是對外敞開的,大學階段的學習也並不侷限在校園內。我上大學的那個年代,大多數的學生死守在學校,現在這個局面已經大為改觀,大學生有很多機會接觸社會。這是一個利好的現象,但也不可避免地帶來新的問題。

我極力贊成大學生要投身於社會實踐,通過兼職、打工等方式,瞭解社會,瞭解行業。有人反對大學生兼職,說什麼危險係數大,有人還覺得如此學習的效率低,等等。我看未必,大學生的學習需要“接地氣”,除了體驗學校所學,更大的價值在於學到最鮮活的知識。大學的學習是讓大家有一個共有的基礎,個性的、貼近應用的知識,與人溝通、交往等一系列的軟能力,是註定不能是在課堂裡獲得的。

大學生在求學期間,一切的著眼點是發展。適當的打工,一定要清楚從中想要獲得的是什麼。在所有收穫中,包括了體驗學習和生活,提高實踐技能,還有減輕家庭負擔等。在現實中也發現了一些學生,在兼職、打工上面投入了太多的精力,以至於嚴重地影響了學業的正常進行。我反對過度的打工,尤其是僅僅為了賺錢的重複勞作。這樣的選擇即使對於家庭極度窮困的學生,也是一個敗筆。

在兼職中投入過多的大學生,聲稱對專業不感興趣,索性放棄在學業上的追求,通過兼職增長其他的能力。我不能否認其中的積極意義,但如此的安排卻是兩邊受氣的做法。在學業方面,由於投入不足,興趣自然不能從天而降,學業目標漸行漸遠,甚至不能正常繼續。而在兼職的方面,即使有清晰的發展路線,不少人也是從最低端的工作做起。有人將發傳單稱作是在搞營銷,將在飯店當傳菜生稱為在服務業實習。不能排除這些工作體驗的價值,但長期兼職就做了這些,只衡量得到的報酬和付出的學費,這完全就是一個鉅虧本的買賣。

有部分的學生,完全是為了解決生活費的原因去打工的。我為這樣早當家的孩子喝彩,但也要清楚我們從打工中一定要有雙重收益才能去做。上大學是要改變未來發展的走向,所依賴的仍然是在學業上的收穫,窮人家的孩子尤其要看重依靠自己的力量學得真知識。如果課外打工的投入影響了學業的正常進展,必須分清輕重緩急,及時調整才是。

我有個畢業了的學生,家庭經濟條件不好,他上大學初就決定自己掙生活費。不過,他的學習在大學開始的時候就遇到了困難,但他並未對此採取主動的應對。在我與家長取得聯絡後得知,家長在支付了學費後儘管困難,但也有能力為他提供生活費。實際上,再深入地瞭解後,我知道他最佳的應對策略應該是:申請助學貸款解決學費問題,將目前交了學費的部分當生活費。這樣是可以將精力投入到學習中來。他不接受這樣的建議,繼續原先的安排,學習成績一再滑落,由初時講的要好好學習,再到聲稱對專業不感興趣,到後來想學也跟不住了,在學業上幾乎一無所獲,最終也只能被迫從事其他與專業無關的工作。更為讓人不能理解的是,他三年的兼職一直是為一家飯店往網咖送盒飯,倒是免去了不斷重新找機會的麻煩。由於每天中午得不到休息而造成幾乎所有下午、晚上的學習時間報廢,這樣的兼職,所有的回報都可以忽略。

和他同班的另外一位同學,也是家庭困難。她的學費靠貸款,每個假期會去找不同的工作做,散過傳單,做過家教,去過富士康,解決了生活費問題,也積累了豐富的社會體驗。可貴的是,兼職的同時,她保證了學習上的投入。她的每一份兼職工作,除了獲得一些收入之外,總是給自己打開了一扇新的觀察視窗,獲得一份新的體驗。例如大一寒假在富士康電腦主機板裝配生產線工作,她對計算機的組成積累了很多的感性認識,而在做家教的過程中,知道了自己的興趣所在,也積累了一些人脈。她的專業能力很一般,但找到了一條將專業當特長、適合她走的路子,她已經在創業的道路上按計劃前行。我經常將她的大學經歷講給一些家長聽,鼓勵他們將自己的孩子放得開一些,包括家庭經濟情況不是太好的家庭,要意識到讓孩子與家長共同承擔,家庭的劣勢實際可以轉換為孩子成器的積極因素。對於家庭條件好的同學,不要將優越的條件成為阻礙前行的障礙。

選擇上大學,學習是為了追求遠大目標,通過兼職解決生活費,也是一個眼下的問題。哪一個放在主要位置,哪一個從屬,一目瞭然。兼職與學習是雙豐收,還是雙失守,以及優先保哪個,做出選擇其實並不難。

返回到【全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