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如何選擇高效能的資料分析工具,你需要看看資料架構的進化史!

如何選擇高效能的資料分析工具,你需要看看資料架構的進化史!

近期看到很多企業在設計自己的資料平臺,以及選型一些資料分析工具,正好拜讀了資料倉庫之父的《資料架構:大資料、資料倉庫以及Data Vault》一書,有些許感觸,就來聊一下個人思考吧。

首先從企業資訊化發展階段時,資料平臺結構的程度來看。個人依照企業資訊化,將資料平臺階段劃分為:只有業務資料庫——>中間庫——>完善資料倉庫(DW)——>資料集市(Data Mart),順序與階段並不絕對正確,可能有組合,可能所在階段不完全一致。以下先看各個資料平臺階段特點,再看對應階段資料分析工具選型的考慮吧。

1.業務資料庫

一個企業IT資訊化建設最初的階段,業務庫中資料量不大,要分析展示下資料情況啦,不慌,問題不大,這時候OLTP結構下也可以寫寫SQL快速展現,隨便玩玩office工具也沒問題。

如何選擇高效能的資料分析工具,你需要看看資料架構的進化史!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問題開始出現:

(1)查詢和寫入頻率越來越高,高頻write和和長時間read衝突越來越嚴重。而資料分析要耗費大量計算資源,不能動不動掛業務系統吧。

(2)資料量越來越大,歷史業務資料啦,新業務資料激增啦,第一要務就是要解決業務應用效率問題了,誰管資料分析裡的問題呢。

(3)業務越來越多,表結構越來越複雜。業務系統數量的越來越多,導致資料孤島開始形成。

這種情況下,企業面臨資料展示與資料平臺建設的階段了要怎麼處理。這種情況下要做資料分析就麻煩了,要人為去各個系統取數,人力是一個方面。各個系統口徑命名啥都有差異,人為的處理出錯率高就是另一方面。

2.中間庫

由於上述問題,就要引入中間庫來處理。左圖結構解決了高頻write和read衝突問題,以及單資料庫伺服器效能問題,順手也搞定了資料備份。這種情況下呢簡單查詢還是可以的,但是在轉換聚合等需要多表關聯、以及大資料量等業務複雜度高的情況下,其處理效能就不容樂觀了。

此時就開始考慮可以利用空閒時間的伺服器效能來做預先處理呢。右圖這種T+n的預處理離線計算的架構就出現了,引入獨立的任務排程和計算引擎:計算壓力可以交給資料庫處理,也可交給ETL處理,展現效能初步解決。

如何選擇高效能的資料分析工具,你需要看看資料架構的進化史!

 

但是這種情況下,資料庫表結構實在太過複雜,每做一個分析,就要理一次業務邏輯、寫一段sql,還沒法進行歷史追溯,以及資料整理成果的複用,so sad。

那有沒有理一次之後,後續能夠省點事的方式呢?這時候數倉的概念就可以使用上了。

3.完善資料倉庫(DW)

把業務庫資料整理成星型結構,保證了事實的積累和維度的追溯。自由選擇需要的維度和相關事實進行篩選計算,麻麻再也不用擔心每次寫sql都要去看“蜘蛛網”了。還有索引、結果表、分割槽分表等等黑科技來保證每次查旬需掃描的資料量最小,解決資料庫效能問題。

當然這種架構方式的缺點也很明顯,不是企業內一致的資料(多系統,多主題資料不一致),就會產生資訊孤島。當然,如果客戶企業就是很小,就一個系統,不用整合,一個數據集市足以的情況下采用這種方式也可以。常見情況是會在各個獨立的DW間建立一些對照表,可實現資料交換。如果多個DW間沒有物理隔絕,也可以形成EDW。

如何選擇高效能的資料分析工具,你需要看看資料架構的進化史!

 

4.完善數倉+資料集市(Data Mart)

為了實現各個業務系統取數分析,或者做更多操作,就實現中心資料倉庫EDW從各個源系統收集資料,再將資料提供給各個資料集市和挖掘倉庫使用。這也被稱為企業資訊工廠架構(CIF),一般情況下,大型企業會花費許多精力實現這類架構。

如何選擇高效能的資料分析工具,你需要看看資料架構的進化史!

 

業務複雜度的提高與資料量級的增大以及對這些資料的應用,促成了各個大資料平臺的繁榮,這個放到另一篇文章陳述。

無論是以什麼架構存在,資料展示的需求都必不可少。分析工具選擇必不可少,要在以上階段以一款工具涵蓋,那必然需要一款既可以做敏捷資料集市建模,又可以做資料展示分析的工具來處理。這種工具可對業務資料進行簡單、快速整合,實現敏捷建模節省時間,並且可以大幅度提升資料的展示速度,可對接前端的資料分析展示層,實現自由資料展示與OLAP分析,典型如各類BI分析工具。

資料分析也很考驗分析工具資料讀取、運算的效能,但擁有大資料量計算引擎的BI分析工具並不多。像FineBI(www.finebi.com)與其高效能資料引擎在以上幾個階段均可在不同程度解決很多場景。

(1)業務資料庫階段,此階段已經陳述過,重點問題就是計算效能影響大,以及資料孤島問題。建立數倉的過程相對敏捷資料集市而言,時間還是久的。這個時候就看看建立個常規意義的數倉和資料展示需求誰更緊急啦,或者可能有的也沒建資料平臺的意識也說不準。此時快速的資料展示需求,就可以通過將資料放到FineBI的資料引擎中支撐實現。

(2)中間庫與完善數倉階段,此階段其實主要就是計算效能問題了,使用者的資料量級也一定挺大了。正好藉助於FineBI的分散式引擎,完成資料加速計算工作。此引擎屬hadoop生態,核心計算引擎利用的spark,藉助了alluxio作為記憶體加速計算,處理了大資料計算問題,也很好闡釋了“大資料”。這個在接下來的文章中也會說到,這裡先埋個伏筆,暫不贅述。

此階段呢,肯定有一些響應時間要求較高的展示需求,多次作業同步可能帶來延遲影響。而FineBI的引擎擴充套件了kettle的外掛,實現資料可以直接load到引擎中,倒是將麻煩的作業處理工作解決了。

如何選擇高效能的資料分析工具,你需要看看資料架構的進化史!

 

(3)完善數倉+資料集市階段,這種階段資料平臺建設已經很完善了,各業務部門資料量級,業務複雜度都很高。

底層技術上雖然資料集市是建立在整合的中心資料倉庫EDW上,但是這些資料集市之間還是不能進行資料交換的,大家建立的方法和ETL程式都會不同,各個資料集市之間的資料不見得的是一致,且平臺架構超級複雜,擴充套件以及再為各業務部門設計計算層結果表之類都相對麻煩。此時可考慮部分需整合資料放到敏捷資料集市處理,可直接對接的再直接對接處理。FineBI的引擎恰好都滿足這樣的場景需求,前端OLAP分析恰好也有,簡單處理整合展示一站式解決。

如何選擇高效能的資料分析工具,你需要看看資料架構的進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