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程式設計師的credit和評價體系

程式設計師的credit和評價體系

       畢業至今,一直在一個國內的通訊公司幹活。雖說時間不長,但也深刻感到了企業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正如有人評價中國歷史的時候,用了暴政塑造暴民,而暴民又更加催生暴政,來總結國民性產生的根源。
       企業的制度也是一樣。以我所在的公司為例,假設同樣的兩個人,A,B進公司,當然,任務不可能是一樣的,A的特點做事認真,仔細,體現在編出來的程式Bug少,B的特點就是快速的開發出軟體(完成任務),但由於如此,Bug單比較多;如果你知道這裡的具體情況,你當然會認為A要比B做得好; 但是在公司現有的管理水平下,事情不是這樣,領導會覺得A磨洋工,做事效率低,速度比B慢; 第二,領導會認為A的任務難度小(畢竟實際中領導不可能知道每個模組的工作量),所以Bug少;所以,在實際中,不知不覺情況就是落後排擠進步,最後A由於得不到應有尊重和待遇,最終要麼離開,要麼也向B學習其開發方法,已獲取領導注意!
         在實際工作中,我個人認為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而這也是導致我們的工作總是在找Bug,改Bug,引入新Bug,周而復始的原因。由於這樣,最後導致的就是我們產品的質量狀況不佳,這應該是不爭的事實。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一開始就沒有把事做對;再想為什麼沒有開始作對?是因為我們缺乏把事情一次就做好的外部環境,以及正確的管理激勵機制。 這也是管理水平低下的情況下,大多數國內IT企業的通病了。
        從公司管理機制的角度出發,可以得到上面這個被大多數人都認可的結論。不過換句話說,A除了離開和向B學習以外,還有別的出路嗎?易卜生張揚的是女性追求自由,實現自我價值的深刻主題,因此娜拉作為一個衣食無憂的小婦人,毅然離家出走。當然娜拉出走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魯迅就這一點寫過著名的《娜拉出走以後》,得出的結論是她要麼墮落,要麼迴歸。在當前環境中,如果A離開的話,很大概率會進入一個很類似於現在公司差不多的環境中,怎麼辦,繼續離開?這不又陷入了暴政和暴民的怪圈?
    當前的環境下,劣幣驅逐良幣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不過換一個角度來看,個人的成績和能力一定要正式組織中領導的肯定才能算數嗎?你寫的每一行程式碼,每個郵件和每篇文件,都是你的能力的體現,也都是你的credit。不是隻有外界的肯定才是提升的動力,這本來就是一個內外雙方互動的事情。即使在不利於自己的環境中,也應該努力的提升自己,最後即使在這個環境中得不到上級的認同,只要能力得到了提高,換一個適合自己的環境也是很容易的。
    這就涉及到評價體系了,評價體系應該不僅僅包含外界對你的評價,自我定位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古來聖賢皆寂寞,很多偉人在未成名之前獲得的評價都是比較低的,即使是從事技術之人,蓋茨和保羅.艾倫都是退學生。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內部的評價機制了,尤其是外界的評價有些偏頗的時候,更為重要。
    不由想起歷史上的一個人--王陽明。這也是一個頗富爭議的角色,有人對其推崇備至,連住的地方都改名叫陽明山。有人卻將其批的體無完膚,稱之為極端唯心。
   其實看看他的經歷就會明白其思想根源,他二甲進士出身,26歲進入國家中央機關工作,擔任兵部主事,本人也確實才華出眾,頗受賞識。可謂少年得志,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不過自古冰炭不同爐,得罪了當時炙手可熱的宦官劉瑾,被髮配到貴州龍場縣去做郵電局局長兼招待所所長。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一下子都經歷了。可能他自己都懷疑自己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估計當年袁崇煥被押赴刑場的時候也是這樣的心情。經過一路苦思,在失落和苦悶的刺激下,思想發生了超脫,不管你外界的評價如何,我就是我,別人的看法對我有什麼影響—心外無物,這就是龍場悟道。這四個字,也是他一直受批駁的理由。  後人可能曲解了他的意思,或者是為了在歷史上也找到一個主觀唯心主義的靶子而故意這麼做。
    另外有句名言,其實和這個差不多:“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