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把活著作為核心信仰 美團真的適合黑暗森林法則嗎?

把活著作為核心信仰 美團真的適合黑暗森林法則嗎?

知名小說《三體》曾經想象了一幅名為“黑暗森林”的宇宙圖景,在這座森林裡,一切他人都是威脅,不能讓其生存。這幅圖景建立在兩個公理之上,一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是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基本保持不變。

雖然這只是科幻作品的想象場景,但或許已經有企業在嘗試將其付諸於實踐。11月22日美團高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的言論,引發了行業的熱議。在這次採訪中,美團高管坦誠地表示“活著就是我們特別核心的信仰”,並對阿里收購餓了麼事件透露了一些奧祕,一時間讓不少從業者都在對美團的價值觀產生懷疑。

11月23日,美團開盤就大跌8.19%。雖然美團高管言論可能對美團股價大跌也產生一定印象,但最核心的原因或許還是與美團2018年Q3季度財報大有關係。根據美團的財報資料顯示,2018年Q3季度,美團營收與虧損都在大幅增長,營業收入達到191億元,同比增長97.2%;毛利總額46億元,同比增長33.2%。其中期內虧損833億元,調整後淨虧損為25億元,與上年同期9.55億同比增加。

這樣一來,其實從美團高管的採訪,就或許可以看出美團的理念與美團股價下跌其實也有著很深的聯絡。那麼,以活著為核心信仰,這種理念在網際網路行業中究竟值不值得提倡呢?作為一個市值已經數千億的巨頭,美團這種以活著的理念會對其有著怎樣的影響呢?這或許也影響著美團的未來。

雖然成為市值3000億港元的巨頭 但美團或許仍殘留著“小賣部思維”

毋庸置疑的是,經過了千團大戰之後,美團在團購領域的核心地位其實已經強勢建立起來。但問題就在於美團的目標並沒有止於其團購和外賣,在圍繞生活服務不斷去衍生新業務的過程中,儘管也讓美團找到了一些新的發展方向,但同時也透露了巨頭美團的“小賣部思維”。

什麼是小賣部思維呢?我們知道,路邊的小賣部老闆每天思考的,就是明天自己的店還活不活得下去?對面的鋪子現在在賣什麼,哪種貨暢銷,自己要不要進點貨?隔壁家生意現在怎麼樣,它們那裡紅火會不會讓自己受到影響?

其實如果仔細對比,從美團高管的採訪中,美團就透露了一點點這種思維。在採訪中,美團把 “活著就是我們特別核心的信仰” ;除了主營的外賣和酒旅,還在打車、充電寶、共享單車、電影票這一個接一個的風口“試一試”;幫餓了麼擡一下價但是 “就怕真成交了”,不知道是真的“看不過去”還是想襯托一下美團的估值?這些心思,是不是和小賣部想的一樣?

可是。小賣部做的是一個小生意,美團目前做的可是千億級的生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成為行業頭部企業的美團,其一言一行都影響著整個行業,如果美團總以生存為核心目的,那本身還不是在做開放生態的美團,如何能夠對這個行業和從業者帶來更多促進體驗的事情呢?如果時不時抱著一些小賣部式的算盤,恐怕真的會激起網際網路商業世界的“猜疑鏈”,讓更多中小型企業為了生存而擔憂。所以,如果到了千億規模還一直只擔心自己活著,那這樣的企業還是有些可怕。

主流平臺都有兼濟天下理想  而不是讓別人生意不好做

想活著並沒有錯,但有時候只求自己活著做出的行為,尤其是在行業裡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後,別人的生意或許就會因此產生巨大的損失,美團的“無邊界”擴張,就給外界帶來了很多不受待見的變化。

舉個例子,美團打入充電寶行業,給投資人、創業者其實都釋放了一個看好這個領域的訊號,並且縱然還不公測內推就改變了行業生態,這是美團對行業所擁有的影響力。但當美團覺得充電寶對自身戰略協同的價值有限突然關閉後,因美團而進入充電寶業務的投資人和創業者或許就只能無奈地留下一地雞毛。

說到底,美團是一家平臺企業,而且還是一個輕鬆就影響得太多群體商業利益的平臺。如果說像隨意撤回充電寶業務給平臺外的人帶來不利影響其實和美團還沒有直接關係,但美團平臺內部各方群體的的利益被影響,這就有可能讓相信美團的自己人也被影響生意。

據廣州日報《有商戶投訴外賣市場存在“二選一”?美團稱尊重商家自主選擇權》報道顯示:美團存在要求商家二選一的情況,對不配合的商家曾採取修改配送範圍的限制方式,消費者只能去湖裡點外賣。用這種方式來形成對競爭對手的優勢、獲取利益,不知是否做到了為平臺各方服務?其獲利的來源是不是基於為客戶帶來的增值?

面對使用者,說是為了滿足“懶人經濟”,讓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面對商家,說是為商家賦能,共同完成“偉大而平凡的事情”。只有面對商業的時候,骨子裡說出來的才是要自己“活著”,這種打破邊界的方式,總是難以讓人信服。

2010年,美團方面還義憤填膺表示:“有什麼業務是騰訊不做的嗎?”但到了現在,為了活著,美團不斷打破邊界。時過境遷,騰訊想做受人尊敬的企業,把半條命交給了合作伙伴,但加入騰訊陣營的美團,似乎卻沒有好好吸納騰訊開放的理念,因為如果一個平臺公司在成為千億級巨頭之後還只是想著自己活著,而不是去賦予平臺各大利益群體更多的機會,去讓更多的人可以活著,那這本質其實就是在做好自己生意的同時,卻可能讓別人沒法做生意了。

我們看騰訊、阿里、亞馬遜,他們都是有著兼濟天下的理想,不斷去驅動自己為行業內的從業方提供服務,通過讓被服務的客戶賺到錢,從中分得一杯羹。美團如果真的只是想掙錢,只是想活著,那他真正要獨立成為一個偉大的平臺,或許需要從價值觀上進行優化。

如果一切都只是為了活著,企業價值觀會不會無處安放呢?

為了活著,美團可以用各種方式“開源節流”。

據鳳凰科技《上市在即,美團再度被曝:大規模遷移員工勞動關係》一文報道顯示:上市前夕,美團逐步提高了對商戶的抽成,並出現了要商家二選一的情況,一次用來改善美團的營收狀況。

同時,鳳凰科技這篇文章還透露:美團在上市前將半數員工剝離上市公司主體,從北京三快替換到天津三快。具體情況就是,自今年5月起,美團外賣業務在全國進行人事合同變更動作,在推行過程中未告知變更具體緣由,但在CM層級及以下均要求線下紙質版/線上電子版強制換籤。目前線下已確認城市有:上海、西安、南京、武漢等城市,人員正在逐漸分流給天津三塊,上海三塊等地方公司。

某種意義上來說,很多企業上市過程對勞動關係進行調整這還是一個能夠接受的行業規則,但如果沒有在勞動關係轉移的過程中對員工進行說明,並且還為了資料好看提升商戶的抽車,甚至以二選一的方式傷害平臺與商家的關係,這其實就會對平臺後續的發展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如果說為了自己活著傷害了自己平臺還不會對行業有什麼影響,但為了商業去擴充自己邊界的時候,還可能會惡化平臺與其他平臺的關係,這對行業體系可能就會是一直顛覆或毀壞的情況。

同屬於騰訊陣營的企業,滴滴與美團本應是兩個互相支援的平臺。但滴滴程維向《財經》透露,他和王興吃飯的那天,飯局上王興隻字未提,他看新聞才知道美團打車在南京上線。

美團打車用價格戰打入市場,隨後又悄無聲息地暫停擴張,淺嘗輒止,這其實不僅影響了美團與滴滴的關係,還對整個行業體系出現了不好的影響。當美團打車突然到來鬆動行業的穩定土壤,使用者和司機們都非常期待美團的到來,雖然這裡面可能有牌照的問題,但事實就是美團打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能改善使用者的實際體驗,沒能滿足司機們對其的高期待,並不沒有對網約車行業進行積極促進作用,反而讓不少司機最後離開了網約車這個行業。

一邊是把活著當作核心的信仰,另一邊是在不斷的擴張,但創造不了相應的價值。美團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對他們來說簡單粗暴也管用,但與推導黑暗森林法則的兩條公理也越來越接近了。

不過,長期來看,這麼做的話自己也會收到一些反噬,並且從自身生意方面也會大受影響,從而讓以利己主義的資本們都降低對美團的看好價值。這次財報發出,股價大跌,彭博社發文認為美團在與阿里巴巴的食品配送大戰中損失慘重。其中,Ample Capital資產管理總監Alex Wong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團的盈利表現會非常糟糕。

對此,筆者認為,依託於強大的市場份額,美團因為鉅額的虧損而停滯不前的可能性還是很低。但以活著為核心信仰的價值觀,這卻會成為美團平臺的發展瓶頸。

如果只談活著,說到底其實就是沒有價值觀,沒有使命,只有不斷的獲取利潤。但是索取的,總要和創造的相匹配。希望美團能夠像自己批判過的騰訊、阿里一樣,成為巨頭的同時也把自己當做一個商業社會的建設者、聯結器,不要讓後來的創業者再像當年的屠龍少年一樣,指著新生代巨頭指指點點——美團的邊界到底在哪裡?

文 |小謙,小謙筆記(http://xiaoqianbiji.com/)創始人,網際網路觀察員,數十家科技媒體專欄作者,微信請聯絡net1996,轉載請註明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