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計算機網路-協議層次及其服務模型

計算機網路-協議層次及其服務模型

分層的體系結構

  • 協議是控制兩個對等實體進行通訊的規則的集合,協議是“水平的”。
  • 任一層實體需要使用下層服務,遵循本層協議,實現本層功能, 向上
    層提供服務,服務是“垂直的” 。
  • 分層的優點:
    1. 模組化的分層易於系統更新、 維護
    2. 結構清晰,有利於識別複雜系統的部件及其關係
  • 分層的缺點:
    1. 一層可能冗餘較低層的功能。例如許多層中都提供了差錯恢復功能。
    2. 某層的功能可能需要僅在其他某層才出現的資訊。

OSI參考模型

  • OSI參考模型有七層:從上到下依次是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路層、資料鏈路層、物理層,如圖所示:

  • 詳細介紹一下每層的功能,傳輸的資料形式,相關的協議:
    1. 物理層功能是將該幀中的一個一個位元從一個結點移到下一個結點。傳輸的資料形式是位元流。傳輸介質為雙銅絞線、單模光纖等。
    2. 資料鏈路層:將分組從一個結點(主機或者路由器)移動到路徑上的下一個結點。資料形式為幀。傳輸介質包括乙太網、Wifi和電纜接入網的DOCSIS協議。
    3. 網路層:負責源主機到目的主機資料分組(packet)交付。資料形式為資料報(datagram)。在這一層包括著名的IP協議。
    4. 傳輸層:在應用程式端點之間傳送應用層報文。資料形式為報文段。傳輸協議包括TCP、UDP。
    5. 會話層:提供了資料交換定界和同步功能,包括了建立檢查點和恢復方案的方法。是最“薄”的一層。
    6. 表示層:使通訊的應用程式能夠解釋交換資料的含義。這些服務包括資料壓縮和資料加密以及資料描述。
    7. 應用層:支援使用者通過使用者代理(如瀏覽器)或網路介面使用網路(服務),是網路應用程式以及它們的協議停留的地方。資料傳輸形式是報文(message)。傳輸協議包括HTTP,SMTP(電子郵件),FTP(檔案傳輸協議)。
  • OSI參考模型資料封裝與通訊過程

TCP/IP參考模型

五層參考模型

  • 五層傳輸模型包括:應用層、運輸層、網路層、鏈路層、物理層
  • 每層的作用與七層模型類似,它是綜合了OSI和TCP/IP的優點:
    1. 應用層: 支援各種網路應用
      • FTP, SMTP, HTTP
    2. 傳輸層: 程序-程序的資料傳輸
      • TCP, UDP
    3. 網路層: 源主機到目的主機的資料分組路由與轉發
      • IP協議、路由協議等
    4. 鏈路層: 相鄰網路元素(主機、交換機、路由器等)的資料傳輸
      • 乙太網(Ethernet)、 802.11 (WiFi)、PPP
    5. 物理層:位元傳輸
  • 五層模型的資料封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