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2015年系統架構師考試題詳解

2015年系統架構師考試題詳解

考試科目一:綜合知識

某航空公司機票銷售系統有n個售票點,該系統為每個售票點建立一個程序Pi(i=12,…,n)管理機票銷售。假設Tj(j=12,…,m)單元存放某日某航班的機票剩餘票數,Temp為Pi程序的臨時工作單元,x為某使用者的訂票張數。初始化時系統應將訊號量S賦值為(1)。Pi程序的工作流程如下圖所示,若用P操作和V操作實現程序間的同步與互斥,則圖中空(a),空(b)和空(c)處應分別填入(2)。

(1)A.0                  B.1                 C.2                 D.3
(2)A.P(S),V(S)和V(S)                     B.P(S),P(S)和V(S)
       C
.V(S),P(S)和P(S) D.V(S),V(S)和P(S)

這裡寫圖片描述

【答案】B A 【解析】本題考査PV操作方面的基本知識。
試題(1)的正確答案是B,因為公共資料單元是一個臨界資源,最多允許1個終端程序使用,因此需要設定一個互斥訊號量S,初值等於1。
試題(2)的正確答案是A,因為進入臨界區時執行P操作,退出臨界區時執行V操作。

假設系統採用段式儲存管理方法,程序P的段表如下所示。邏輯地址(3)不能轉換為對應的實體地址;不能轉換為對應的實體地址的原因是進行(4)。

(3)A.(0,790)和(2,88)                 B.(1
,30)和(3,290) C.(2,88)和(4,98) D.(0,810)和(4,120) (4)A.除法運算時除數為零 B.算術運算時有溢位 C.邏輯地址到實體地址轉換時地址越界 D.實體地址到邏輯地址轉換時地址越界

這裡寫圖片描述

【答案】D C 【解析】
給定段地址(x,y),其中:x為段號,y為段內地址。將(x,y)轉換為實體地址的方法是:根據段號;c查段表一判斷段長;如果小於段長,則實體地址=基地址-段內地址y,否則地址越界。
試題(3)正確的選項為D,試題(4)正確的選項為C。因為段地址(0,810)中,0段的段長為800,段內地址810大於段長,故地址越界。段地址(4,120)中,4段的段長為100,段內地址120大於段長,故地址越界。

若系統中存在n個等待事務Ti(i=0,12,…,n-1),其中:T0正等待被T1鎖住的資料項A1,T1正等待被T2鎖住的資料項A2,…,Ti正等待被Ti+1鎖住的資料項Ai+1,…,Tn-1正等待被T0鎖住的資料項A0,則系統處於(5)狀態。
(5)A.封鎖         B.死鎖                C.迴圈                D.併發處理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關係資料庫事務處理方面的基礎知識。
與作業系統一樣,封鎖的方法可能引起活鎖和死鎖。例如事務T1封鎖了資料R,事務了T2請求封鎖R,於是T2等待。T3也請求封鎖R,當T1釋放了R上的封鎖之後系統首先批准了T3的請求,T2仍然等待。然後T4又請求封鎖R,當:T3釋放R上的封鎖後系統又批准了T4的請求,……T2有可能長期等待,這就是活鎖。避免活鎖的簡單方法是採用先來先服務的策略。即讓封鎖子系統按請求封鎖的先後次序對事務排隊。資料R上的鎖一旦釋放就批准申請佇列中的第一個事務獲得鎖。
又如事務T1封鎖了資料R1,T2封鎖了資料R2,T3封鎖了資料R3。然後T1又請求封鎖R2,T2請求封鎖R3,T3請求封鎖R1。於是出現T1等待T2釋放R2上的封鎖,T2等待T3釋放R3上的封鎖,T3等待T1釋放R1上的封鎖。這就使得三個事務永遠不能結束。即多個事務都請求封鎖別的事務已封鎖的資料,導致無法執行下去的現象稱為死鎖。

在分散式資料庫中包括分片透明、複製透明、位置透明和邏輯透明等基本概念,其中:(6)是指區域性資料模型透明,即使用者或應用程式無需知道區域性場地使用的是哪種資料模型。
(6)A.分片透明       B.複製透明          C.位置透明          D.邏輯透明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分散式資料庫基本概念的理解。
分片透明是指使用者或應用程式不需要知道邏輯上訪問的表具體是怎麼分塊儲存的。複製透明是指採用複製技術的分佈方法,使用者不需要知道資料是複製到哪些節點,如何複製的位置透明是指使用者無須知道資料存放的物理位置,邏輯透明,即區域性資料模型透明,是指使用者或應用程式無須知道區域性場地使用的是哪種資料模型。

若關係R、S如下圖所示,則關係R與S進行自然連線運算後的元組個數和屬性列數分別為(7);關係代數表示式π1,43=6(R×S))與關係代數表示式(8)等價。

(7)A.66            B.46               C.36               D.34
(8)A.πA,DC=D(R×S))                    B.πA,R,D(σS.C=R.D(R×S))
C.πA,R,D(σR.C=S.D(R×S))         D.πA,R,D(σS.C=S.D(R×S))

這裡寫圖片描述

【答案】D C 【解析】本題考查關係運算方面的基礎知識。
(7)根據自然連線要求,兩個關係中進行比較的分量必須是相同的屬性組,並且在結果中將重複屬性列去掉,故R▷◁S後的屬性列數為4。同時,自然連線是一種特殊的等值連線,即及關係中的C、D屬性與S關係中的C、D屬性進行等值連線,然後去掉復屬性列,其結果為:
這裡寫圖片描述
可見R▷◁後的元組個數為3。因此試題(7)的正確答案是D。
(8)關係代數表示式π1.4(σ3=6(R×S))中,R×S的6個屬性列為:R.A、R.B、R.C、R.D、S.C和S.D,σ3=6(R×S)表示R與S關係進行笛卡兒積運算後,選取第三個屬性R.C等於第六個屬性S.D的元組;π1.4(σ3=6(R×S))表示從σ3=6(R×S)的結果中投影第一個和第四個屬性列,即投影R.A和R.D屬性列,因此試題(8)的正確答案是C。

在嵌入式作業系統中,板級支援包BSP作為對硬體的抽象,實現了(9)。
(9)A.硬體無關性,作業系統無關性          B.硬體有關性,作業系統有關性
C.硬體無關性,作業系統有關性         D.硬體有關性,作業系統無關性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嵌入式系統的基礎知識。 在嵌入式系統中,板級支援包Board Support
Package(簡稱BSP)是對硬體抽象層的實現,是介於主機板的硬體和作業系統驅動程式之間的一層,為整個軟體系統提供底層硬體支援,是介於底層硬體和上層軟體之間的底層軟體開發包,它主要的功能是給上層提供統一介面,同時遮蔽各種硬體底層的差異,以及提供作業系統的驅動及硬體驅動。簡單地說,就是BSP包含了所有與硬體有關的程式碼,為作業系統提供了硬體平臺無關性。

以下描述中,(10)不是嵌入式作業系統的特點。
(10)A.面向應用,可以進行裁剪和移植
B.用於特定領域,不需要支援多工
C.可靠性高,無需人工干預獨立執行,並處理各類事件和故障
D.要求編碼體積小,能夠在嵌入式系統的有效儲存空間內執行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査嵌入式系統的基礎知識。
嵌入式作業系統是應用於嵌入式系統,實現軟硬體資源的分配,任務排程,控制、協調併發活動等的作業系統軟體。它除了具有一般作業系統最基本的功能如多工排程、同步機制等之外,通常還會具備以下適用於嵌入式系統的特性:面向應用,可以進行檢查和移植,以支援開放性和可伸縮性的體系結構;強實時性,以適應各種控制裝置及系統;硬體適用性,對於不同硬體平臺提供有效的支援並實現統一的裝置驅動接高可靠性,執行時無須使用者過多幹預,並處理各類事件和故障;編碼體積小,通常會固化在嵌入式系統有限的儲存單元中。

嵌入式軟體設計需要考慮(11)以保障軟體良好的可移植性。
(11)A.先進性           B.易用性           C.硬體無關性     D.可靠性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嵌入式系統的基礎知識。
嵌入式系統的軟體設計除了需要考慮一般軟體設計的基本要求之外,通常都會要求嵌入式系統軟體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以實現對不同硬體平臺的適用性,這就要求基於硬體抽象層的系統軟體設計特性實現對上層軟體的統一介面,做到硬體無關性。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12)。
(12)A.半雙工匯流排只在一個方向上傳輸資訊,全雙工匯流排可在兩個方向上輪流傳輸資訊
B.半雙工匯流排只在一個方向上傳輸資訊,全雙工匯流排可在兩個方向上同時傳輸資訊
C.半雙工匯流排可在兩個方向上輪流傳輸資訊,全雙工匯流排可在兩個方向上同時傳輸資訊
D.半雙工匯流排可在兩個方向上同時傳輸資訊,全雙工匯流排可在兩個方向上輪流傳輸資訊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計算機系統的基礎知識。 對端到端通訊匯流排的訊號傳輸方向與方式的分類定義如下:
單工是指A只能發訊號,而B只能接收訊號,通訊是單向的。 半雙工是指A能發訊號給B,B也能發訊號給A,但這兩個過程不能同時進行。
全雙工比半雙工又進了一步,在A給B發訊號的同時,B也可以給A發訊號,這兩個過程可以同時進行互不影響。

假如有3塊容量是80G的硬碟做RAID 5陣列,則這個RAID 5的容量是(13);而如果有280G的盤和140G的盤,此時RAID 5的容量是(14)。
(13)A.240G              B.160G              C.80G               D.40G
(14)A.40G               B.80G               C.160G              D.200G

【答案】B B 【解析】本題考查RAID的基礎概念。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of Independent
Disks的縮寫,中文簡稱為獨立冗餘磁碟陣列。簡單地說,RAID是一種把多塊獨立的硬碟(物理硬碟)按不同的方式組合起來形成一個硬碟組(邏輯硬碟),從而提供比單個硬碟更高的儲存效能和提供資料備份技術。組成磁碟陣列的不同方式稱為RAID級別(RAID
Levels)。在使用者看起來,組成的磁碟組就像是一個硬碟,使用者可以對它進行分割槽,格式化等。總之,對磁碟陣列的操作與單個硬碟一模一樣。不同的是,磁碟陣列的儲存速度要比單個硬碟高很多,而且可以提供自動資料備份。資料備份的功能是在使用者資料一旦發生損壞後,利用備份資訊可以使損壞資料得以恢復,從而保障了使用者資料的安全性。RAID技術分為幾種不同的等級,分別可以提供不同的速度,安全性和價效比。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RAID級別可以滿足使用者對儲存系統可用性、效能和容量的要求。常用的RAID級別有以下幾種:NRAID,JBOD,RAIDO,RAID1,RAID1+0,RAID3,RAID5等。目前經常使用的是RAID5和RAID(1+0)。如果使用物理硬碟容量不相等的硬碟做RAID,那麼建立的RAID陣列的總容量為較小的硬碟的計算方式。
RAID5的儲存機制是兩塊存資料,一塊存另外兩塊硬碟的交易校驗結果。RAID5的建立後,壞掉一塊硬碟,可以通過另外兩塊硬碟的資料算出第三塊的,所以至少要3塊。RAID5是一種旋轉奇偶校驗獨立存取的陣列方式,它與RAID3,RAID4不同的是沒有固定的校驗盤,而是按某種規則把奇偶校驗資訊均勻地分佈在陣列所屬的硬碟上,
所以在每塊硬碟上,既有資料資訊也有校驗資訊。這一改變解決了爭用校驗盤的問題,使得在同一組內併發進行多個寫操作。所以RAID5既適用於大資料量的操作,也適用於各種事務處理,它是一種快速、大容量和容錯分佈合理的磁碟陣列。當有N塊陣列盤時,使用者空間為N-1塊盤容量。
根據以上原理,共有3塊80G的硬碟做RAID5,則總容量為(3-1)×80=160G;如果有2塊80G的盤和1塊40G的盤,則以較小的盤的容量為計算方式,總容量為(3-1)×40=80G。

以下關於IPv6的論述中,正確的是(15)。
(15)A.IPv6資料包的首部比IPv4複雜 B.IPv6的地址分為單播、廣播和任意播3種
C.IPv6的地址長度為128位元       D.每個主機擁有唯一的IPv6地址

【答案】C 【解析】
IPv6地址增加到128位,並且能夠支援多級地址層次;地址自動配置功能簡化了網路地址的管理;在組播地址中增加了範圍欄位,改進了組播路由的可伸縮性;增加的任意播地址比IPv4中的廣播地址更加實用。
IPv6地址是一個或一組介面的識別符號。IPv6地址被分配到介面,而不是分配給結點。IPv6地址有三種類型: (1)
單播(Unicast)地址 (2) 任意播(AnyCast)地址 (3) 組播(Multicast)地址
在IPv6地址中,任何全“0”和全“1”欄位都是合法的,除非特別排除的之外。特別是字首可以包含“0”值欄位,也可以用“0”作為終結欄位。一個介面可以被賦予任何型別的多個地址(單播、任意播、組播)或地址範圍。
與IPv4相比,IPv6首部有下列改進:
•分組頭格式得到簡化:IPv4頭中的很多欄位被丟棄,IPv6頭中欄位的數量從12個降到了8個,中間路由器必須處理的欄位從6個降到了4個,這樣就簡化了路由器的處理過程,提高了路由選擇的效率。
•改進了對分組頭部選項的支援:與IPv4不同,路由選項不再整合在分組頭中,而是把擴充套件頭作為任選項處理,僅在需要時才插入到IPv6頭與負載之間。這種方式使得分組頭的處理更靈活,也更流暢。以後如果需要,還可以很方便地定義新的擴充套件功能。
•提供了流標記能力:IPv6增加了流標記,可以按照發送端的要求對某些分組進行特別的處理,從而提供了特別的服務質量支援,簡化了對多媒體資訊的處理,可以更好地傳送具有實時需求的應用資料。

以下關於軟體架構風格與系統性能的關係敘述中,錯誤的是(16)。
(16)A.對於採用層次化架構風格的系統,劃分的層次越多,系統的效能越差
        B.對於採用隱式呼叫架構風格的系統,可以通過處理函式的併發呼叫提高系統處理效能
C.採用面向物件架構風格的系統,可以通過引入物件管理層提高系統性能
        D.對於採用直譯器架構風格的系統,可以通過部分解釋程式碼預先編譯的方式提高系統性能

【答案】C 【解析】 採用面向物件架構風格的系統,可以通過引入物件管理層提高系統性能。
抽象資料型別概念對軟體系統有重要作用,目前軟體界已普遍轉向使用面向物件系統。這種風格建立在資料抽象和麵向物件的基礎上,資料的表示方法和它們的相應操作封裝在一個抽象資料型別或物件中。這種風格的構件是物件,或者說是抽象資料型別的例項。物件是一種被稱作管理者的構件,因為它負責保持資源的完整性。物件是逍過函式和過程的呼叫來互動的。可以通過減少功能呼叫層次提高系統性能。

為了測試新系統的效能,使用者必須依靠評價程式來評價機器的效能,以下四種評價程式,(17)評測的準確程度最低。
(17)A.小型基準程式        B.真實程式      C.核心程式      D.合成基準程式

【答案】D 【解析】 相對於小型基準程式、真實程式和核心程式,用合成基準程式評測的準確程度最低。

供應鏈中的資訊流覆蓋了從供應商、製造商到分銷商,再到零售商等供應鏈中的所有環節,其資訊流分為需求資訊流和供應資訊流,(18)屬於需求資訊流,(19)屬於供應資訊流。
(18)A.庫存記錄          B.生產計劃      C.商品入庫單 D.提貨發運單
(19)A.客戶訂單          B.採購合同      C.完工報告單 D.銷售報告

【答案】B C 【解析】本題考查資訊化方面的基礎知識。
供應鏈中的資訊流覆蓋了從供應商、製造商到分銷商,再到零售商等供應鏈中的所有環節,其資訊流分為需求資訊流和供應資訊流,這是兩個不同流向的資訊流。當需求資訊(如客戶訂單、生產計劃和採購合同等)從需方向供方流動時,便引發物流。同時,供應資訊(如入庫單、完工報告單、庫存記錄、可供銷售量和提貨發運單等)又同物料一起沿著供應鏈從供方向需方流動。

電子政務的主要應用模式中不包括(20)。
(20)A.政府對政府(Government To Government)
B.政府對客戶(Government To Customer)
        C.政府對公務員(Government To Employee)
D.政府對企業(Government To Business)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電子政務的基礎知識。
電子政務是政府機構應用現代資訊和通訊技術,將管理和服務通過網路技術進行整合,在因特網上實現政府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的優化重組,超越時間和空間及部門之間的分隔限制,向社會提供優質和全方位的、規範而透明的、符合國際水準K管理與服務。電子政務的主要模式有4種:(1)政府對政府(Government
To Government);(2)政府對公務員(Government To Employee);(3)政府對企業(Government
To Business);(4)政府對公民(Government To Citizen)。

電子商務系統中參與電子商務活動的實體包括(21)。
(21)A.客戶、商戶、銀行和認證中心     B.客戶、銀行、商戶和政府機構
C.客戶、商戶、銀行和物流企業     D.客戶、商戶、政府和物流企業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電子商務方面的基礎知識。
電子商務分五個方面,即電子商情廣告、電子選購與交易、電子交易憑證.的交換、電子支付與結算,以及網上售後服務等。參與電子商務的實體有4類:客戶(個人消費者或集團購買)、商戶(包括銷售商、製造商和儲運商)、銀行(包括髮行和收單行)及認證中心。

商業智慧系統的處理過程包括四個主要階段:資料預處理通過(22)實現企業原始資料的初步整合;建立資料倉庫是後續資料處理的基礎;資料分析是體現系統智慧的關鍵,主要採用(23)和(24)技術,前者能夠實現資料的上卷、下鑽和旋轉分析,後者利用隱藏的知識,通過建立分析模型預測企業未來發展趨勢;資料展現主要完成資料處理結果的可化。
(22)A.資料對映和關聯                   B.資料集市和資料立方體
C.資料抽取、轉換和裝載                D.資料清洗和資料整合
(23)A.知識庫       B.資料探勘      C.聯機事務處理        D.聯機分析處理
(24)A.知識庫       B.資料探勘      C.聯機事務處理        D.聯機分析處理

【答案】C D B 【解析】本題考查商業智慧方面的基礎知識。
商業智慧系統的處理過程包括資料預處理、建立資料倉庫、資料分析及資料展現4個主要階段。資料預處理是整合企業原始資料的第一步,包括資料的抽取、轉換和裝載三個過程。建立資料倉庫則是處理海量資料的基礎。資料分析是體現系統智慧的關鍵,一般採用OLAP和資料探勘技術。聯機分析處理不僅進行資料彙總/聚集,同時還提供切片、切塊、下鑽、上卷和旋轉等資料分析功能,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對海量資料進行多維分析。資料探勘的目標則是挖掘資料背後隱藏的知識,通過關聯分析、聚類和分類等方法建立分析模型,預測企業未來發展趨勢和將要面臨的問題。在海量資料和分析手段增多的情況下,資料展現則主要保障系統分析結果的視覺化。

關於專案範圍管理描述,正確的是(25)。
(25)A.專案範圍是指資訊系統產品或者服務所應包含的功能
B.專案範圍描述是產品範圍說明書的重要組成部分
        C.專案範圍定義是資訊系統要求的度量
D.專案範圍定義是生產專案計劃的基礎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軟體專案範圍管理方面的基礎知識。
專案範圍是為了達到專案目標,為了交付具有某種特製的產品和服務,專案所規定要做的。在資訊系統專案中,產品範圍是指資訊系統產品或者服務所應該包含的功能,專案範圍是指為了能夠交付資訊系統專案所必須做的工作。產品範圍是專案範圍的基礎,產品的範圍定義是資訊系統要求的度量,而專案範圍的定義是生產專案計劃的基礎。產品範圍描述是專案範圍說明書的重要組成部分。

專案配置管理中,配置項的狀態通常包括(26)。
(26)A.草稿、正式釋出和正在修改          B.草稿、技術評審和正式釋出
C.草稿,評審或審批、正式釋出     D.草稿、正式釋出和版本變更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軟體專案配置管理方面的基礎知識。
在配置管理中,所有的配置項都應列入版本控制的範疇。配置項的狀態通常有3種,分別是草稿、正式釋出和正在修改。

下列敘述中,不滿足好的需求陳述要求的是(27)。
(27)A.每一項需求都必須完整、準確地描述即將要開發的功能
B.需求必須能夠在系統及其執行環境的能力和約束條件內實現
C.每一項需求記錄的功能都必須是使用者的真正的需要
D.所有需求都應被視為同等重要

【答案】D 【解析】 理想情況下,每一項使用者、業務需求和功能需求都應具備下列性質。
完整性。每一項需求都必須完整地描述即將交付使用的功能。它必須包含開發人員設計和實現這項功能需要的所有資訊。
正確性。每一項需求都必須準確地描述將要開發的功能。判斷正確性的參考是需求來源,如實際使用者和高階的系統需求。如果一項軟體需求與其相對應的系統需求發生衝突,這是不正確的。
可行性。需求必須能夠在系統及其執行環境的已知能力和約束條件內實現。
必要性。每一項需求記錄的功能都必須是使用者的真正需要,或者是為符合外部系統需求或標準而必須具備的功能。每項需求都必須來源於有權定義需求的一方。對每項需求都必須追溯至特定的客戶需求的來源,例如用例、業務規則或者其他來源。
有優先次序。為每一項功能需求、特性或用例指定一個實現優先順序,以表明它在產品的某一版本中的重要程度。如果所有需求都被視為同等重要,專案經理就很難採取措施應對預算削減、進度拖後、人員流失或開發過程中需求增加等情況。
無歧義。一項需求宣告對所有讀者應該只有一種一致的解釋,編寫需求時應該使用使用者所在領域的、簡潔明瞭的語言。應該在詞彙表中列出所有專用的和可能讓使用者感到迷惑的術語。
可驗證性。如果某項需求不可驗證,那麼判定其實現的正確與否就成了主觀臆斷,而不是客觀分析。不完備、不一致、不可行或有歧義的需求也是不可驗證的。

一個大型軟體系統的需求總是有變化的。為了降低專案開發的風險,需要一個好的變更控制過程。如下圖所示的需求變更管理過程中,①②③處對應的內容應是(28);自動化工具能夠幫助變更控制過程更有效地運作,(29)是這類工具應具有的特性之一。

(28)A.問題分析與變更描述,變更分析與成本計算,變更實現
B.變更描述與變更分析,成本計算,變更實現
        C.問題分析與變更描述,變更分析,變更實現
D.變更描述,變更分析,變更實現
(29)A.自動維護系統的不同版本           B.支援系統文件的自動更新
C.自動判定變更是否能夠實施          D.記錄每一個狀態變更的日期及變更者

這裡寫圖片描述

【答案】A D 【解析】
一個大型的軟體系統的需求總是有變化的。對許多專案來說,系統軟體總需要不斷完善,一些需求的改進是合理的而且不可避免,要使得軟體需求完全不變更,也許是不可能的,但毫無控制的變更是專案陷入混亂、不能按進度完成,或者軟體質量無法保證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個好的變更控制過程,給專案風險承擔者提供了正式的建議需求變更機制,可以通過變更控制過程來跟蹤已建議變更的狀態,使已建議的變
更確保不會丟失或疏忽。需求變更管理過程如下圖所示:
這裡寫圖片描述
①問題分析和變更描述。這是識別和分析需求問題或者一份明確的變更提議,以檢查它的有效性,從而產生一個更明確的需求變更提議。
②變更分析和成本計算。使用可追溯性資訊和系統需求的一般知識,對需求變更提議進行影響分析和評估。變更成本計算應該包括對需求文件的修改、系統修改的設計和實現的成本。一旦分析完成並且確認,應該進行是否執行這一變更的決策。
③變更實現。這要求需求文件和系統設計以及實現都要同時修改。如果先對系統的程式做變更,然後再修改需求文件,這幾乎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需求文件和程式的不一致。
自動化工具能夠幫助變更控制過程更有效地運作。許多團隊使用商業問題跟蹤工具來收集、儲存和管理需求變更。用這樣的工具建立的最近提交的變更建議清單,可以用作CCB會議的議程。問題跟蹤工具也可以隨時按變更狀態分類報告出變更請求的數目。
因為可用的工具、廠商和特性總在頻繁地變化,所以這裡無法給出有關工具的具體建議。但工具應該具有以下幾個特性,以支援需求變更過程:
①可以定義變更請求中的資料項; ②可以定義變更請求生命週期的狀態轉換模型;
③可以強制實施狀態轉換模型,以便只有授權使用者可以做出允許的狀態變更; ④可以記錄每一個狀態變更的日期和做出這一變更的人;
⑤可以定義當提議者提交新請求或請求狀態被更新時,哪些人可以自動接收電子郵件通知; ⑥可以生成標準的和定製的報告和圖表。
有些商業需求管理工具內建有簡單的變更建議系統。這些系統可以將提議的變更與某一特定的需求聯絡起來,這樣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有人提交了一個相關的變更請求,負責需求的每個人都會收到電子郵件通知。

處理流程設計是系統設計的重要內容。以下關於處理流程設計工具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30)。
(30)A.程式流程圖(PFD)用於描速系統中每個模組的輸入,輸出和資料加工
B.N-S圖容易表示巢狀關係和層次關係,並具有強烈的結構化特徵
C.IPO圖的主體是處理過程說明,可以採用流程圖、判定樹/表等來進行描述
        D.問題分析圖(PAD)包含5種基本控制結構,並允許遞迴使用

【答案】A 【解析】
在處理流程設計過程中,為了更清晰地表達過程規則說明,陸續出現了一些用於表示處理流程的工具,這些工具包括三類:圖形工具、表格工具和語言工具。其中常見的圖形工具包括程式流程圖、IPO圖、盒圖、問題分析圖、判定樹,表格工具包括判定表,語言工具包括過程設計語言等。
程式流程圖(Program How
Diagram,PFD)用一些圖框表示各種操作,它獨立於任何一種程式設計語言,比較直觀、清晰,易於學習掌握。流程圖中只能包括5種基本控制結構:順序型、選擇型、WHILE迴圈型(當型迴圈)、UNTIL迴圈型(直到型迴圈)和多分支選擇型。
IPO圖是由IBM公司發起並逐步完善的一種流程描述工具,其主體是處理過程說明,可以採用流程圖、判定樹、判定表、盒圖、問題分析圖或過程設計語言來進行描述。IPO圖中的輸入、輸出與功能模組、檔案及系統外部項都需要通過資料字典來描述,同時需要為其中的某些元素添加註釋。
N-S圖與PFD類似,也包括5種控制結構,分別是順序型、選擇型、WHILE迴圈型(當型迴圈)、UNTIL迴圈型(直到型迴圈)和多分支選擇型,任何一個N-S圖都是這5種基本控制結構相互組合與巢狀的結果。在N-S圖中,過程的作用域明確;它沒有箭頭,不能隨意轉移控制;而且容易表示巢狀關係和層次關係;並具有強烈的結構化特徵。但是當問題很複雜時,N-S圖可能很大。
問題分析圖(Problem Analysis
Diagram,PAD)是繼PFD和N-S圖之後,又一種描述詳細設計的工具。PAD也包含5種基本控制結構,並允許遞迴使用。
過程設計語言(Process Design
Language,PDL)也稱為結構化語言或虛擬碼(pseudocode),它是一種混合語言,採用自然語言的詞彙和結構化程式設計語言的語法,用於描述處理過程怎麼做,類似於程式語言。過程設計語言用於描述模組中演算法和加工邏輯的具體細節,以便在開發人員之間比較精確地進行交流。
對於具有多個互相聯絡的條件和可能產生多種結果的問題,用結構化語言描述則顯得不夠直觀和緊湊,這時可以用以清楚、簡明為特徵的判定表(Decision
Table)來描述。判定表採用表格形式來表達邏輯判斷問題,表格分成4個部分,左上部分為條件說明,左下部分為行動說明,右上部分為各種條件的組合說明,右下部分為各條件組合下相應的行動。
判定樹(Decision
Tree)也是用來表示邏輯判斷問題的一種常用的圖形工具,它用樹來表達不同條件下的不同處理流程,比語言、表格的方式更為直觀。判定樹的左側(稱為樹根)為加工名,中間是各種條件,所有的行動都列於最右側。

用例(use case)用來描述系統對事件做出響應時所採取的行動。用例之間是具有相關性的。在一個會員管理系統中,會員註冊時可以採用電話和郵件兩種方式。用例“會員註冊”和“電話註冊”、“郵件註冊”之間是(31)關係。
(31)A.包含(include)B.擴充套件(extend)   C.泛化(generalize) D.依賴(depends on

【答案】C 【解析】 用例之間的關係主要有包含、擴充套件和泛化,利用這些關係,把一些公共的資訊抽取出來,以便於複用,使得用例模型更易於維護。
①包含關係。當可以從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用例中提取公共行為時,應該使用包含關係來表示它們。其中這個提取出來的公共用例稱為抽象用例,而把原始用例稱為基本用例或基礎用例。
②擴充套件關係。如果一個用例明顯地混合了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場景,即根據情況可能發生多種分支,則可以將這個用例分為一個基本用例和一個或多個擴充套件用例,這樣使描述可能更加清晰。
③泛化關係。當多個用例共同擁有一種類似的結構和行為的時候,可以將它們的共性抽象成為父用例,其他的用例作為泛化關係中的子用例。在用例的泛化關係中,子用例是父用例的一種特殊形式,子用例繼承了父用例所有的結構、行為和關係。

某軟體公司欲開發一個繪圖軟體,要求使用不同的繪圖程式繪製不同的圖形。在明確使用者需求後,該公司的架構師決定採用Bridge模式實現該軟體,並設計UML類圖如下圖所示。圖中與Bridge模式中的“Abstraction”角色相對應的類是(32),與“Implementor”角色相對應的類是(33)。

(32)A.Shape         B.Drawing       C.Rectangle     D.V2Drawing
(33)A.Shape         B.Drawing       C.Rectangle     D.V2Drawing

這裡寫圖片描述

【答案】A B 【解析】 橋接模式將抽象部分與它的實現部分分離,使它們都可以獨立地變化。它是一種物件結構型模式,又稱為柄體(Handle
and
Body)模式或介面(Interface)模式。橋接模式類似於多重繼承方案,但是多重繼承方案往往違背了類的單一職責原則,其複用性比較差,橋接模式是比多重繼承方案更好的解決方法。
橋接模式的結構如下圖所示,其中:
這裡寫圖片描述
• Abstraction定義抽象類的介面;維護一個指向Implementor型別物件的指標。 •
RefinedAbstraction擴充由Abstraction定義的介面。 •
Implementor定義實現類的介面,該介面不一定要與Abstraction的介面完全一致;
事實上這兩個介面可以完全不同。一般來說,Implementor介面僅提供基本操作,而Abstraction則定義了基於這些基本操作的較高層次的操作。
•Concretelmplementor實現Implementor介面並定義它的具體實現。
圖中與Bridge模式中的“Abstraction”角色相對應的類是Shape,與“Implementor”角色相對應的類是Drawing。

RUP強調採用(34)的方式來開發軟體,這樣做的好處是(35)。
(34)A.原型和螺旋     B.螺旋和增量     C.迭代和增量  D.快速和迭代
(35)A.在軟體開發的早期就可以對關鍵的,影響大的風險進行處理
        B.可以避免需求的變更
C.能夠非常快速地實現系統的所有需求
        D.能夠更好地控制軟體的質量

【答案】C A 【解析】
RUP將專案管理、業務建模、分析與設計等統一起來,貫穿整個開發過程。RUP中的軟體過程在時間上被分解為4個順序的階段,分別是初始階段、細化階段、構建階段和移交階段。每個階段結束時都要安排一次技術評審,以確定這個階段的目標是否已經滿足。如果評審結果令人滿意,就可以允許專案進入下一個階段。可以看出,基於RUP的軟體過程是一個迭代和增量的過程。通過初始、細化、構建和移交4個階段就是一個開發週期,每次經過這4個階段就會產生一代軟體。除非產品退役,否則通過重複同樣的4個階段,產品將演化為下一代產品,但每一次的側重點都將放在不同的階段上。這樣做的好處是在軟體開發的早期就可以對關鍵的、影響大的風險進行處理。

在面向物件設計的原則中、(36)原則是指抽象不應該依賴予細節,細節應該依賴於抽象,即應針對介面程式設計,而不是針對實現程式設計。
(36)A.開閉            B.里氏替換          C.最少知識          D.依賴倒置

【答案】D 【解析】
依賴倒置原則是指抽象不應該依賴於細節,細節應當依賴於抽象。換言之,要針對介面程式設計,而不是針對實現程式設計。在程式程式碼中傳遞引數時或在組合(或聚合)關係中,儘量引用層次高的抽象層類,即使用介面和抽象類進行變數型別宣告、引數型別宣告和方法返回型別宣告,以及資料型別的轉換等,而不要用具體類來做這些事情。為了確保該原則的應用,一個具體類應當只實現介面和抽象類中宣告過的方法,而不要給出多餘
的方法,否則,將無法呼叫到在子類中增加的新方法。
實現開閉原則的關鍵是抽象化,並且從抽象化匯出具體化實現,如果說開閉原則是OOD的目標的話,那麼依賴倒置原則就是OOD的主要機制。有了抽象層,可以使得系統具有很好的靈活性,在程式中儘量使用抽象層進行程式設計,而將具體類寫在配置檔案中,這樣,如果系統行為發生變化,則只需要擴充套件抽象層,並修改配置檔案,而無須修改原有系統的原始碼,在不修改的情況下來擴充套件系統功能,滿足開閉原則的要求。依賴倒置原則是COM、CORBA、EJB、Spring等技術和框架背後的基本原則之一。

對於遺留系統的評價框架如下圖所示,那麼處於“高水平、低價值”區的遺留系統適合於採用的演化策略為(37)。

(37)A.淘汰                B.繼承                C.改造                D.整合

這裡寫圖片描述

【答案】D 【解析】 把對遺留系統的評價結果分列在座標的4個象限內。對處在不同象限的遺留系統採取不同的演化策略。
①淘汰策略。第四象限為低水平、低價值區,即遺留系統的技術含量較低,且具有較低的業務價值。對這種遺留系統的演化策略為淘汰,即全面重新開發新的系統以代替遺留系統。完全淘汰是一種極端性策略,一般是企業的業務產生了根本變化,遺留系統已經基本上不再適應企業運作的需要;或者是遺留系統的維護人員、維護文件資料都丟失了。經過評價,發現將遺留系統完全淘汰,開發全新的系統比改造舊系統從成本上考慮更合算。
②繼承策略。第二象限為低水平、高價值區,即遺留系統的技術含量較低,已經滿足企業運作的功能或效能要求,但具有較高的商業價值,目前企業的業務尚緊密依賴該系統。稱這種遺留系統的演化策略為繼承。在開發新系統時,需要完全相容遺留系統
的功能模型和資料模型。為了保證業務的連續性,新老系統必須並行執行一段時間,再逐漸切換到新系統上執行。
③改造策略。第一象限為高水平、高價值區,即遺留系統的技術含量較高,本身還有強大的生命力。系統具有較高的業務價值.基本上能夠滿足企業業務運作和決策支援的需要。這種系統可能建成的時間還很短,稱這種遺留系統的演化策略為改造。改造包括系統功能的增強和資料模型的改造兩個方面。系統功能的增強是指在原有系統的基礎上增加新的應用要求,對遺留系統本身不做改變;資料模型的改造是指將遺留系統的舊的資料模型向新的資料模型的轉化。
④整合策略。第三象限為高水平、低價值區,即遺留系統的技術含量較高,但其業務價值較低,可能只完成某個部門(或子公司)的業務管理。這種系統在各自的區域性領域裡工作良好,但對於整個企業來說,存在多個這樣的系統,不同的系統基於不同的平臺、不同的資料模型,形成了一個個資訊孤島,對這種遺留系統的演化策略為整合。

38)的目的是檢查模組之間,以及模組和已整合的軟體之間的介面關係,並驗證已整合的軟體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其測試的技術依據是(39)。
(38)A.單元測試          B.整合測試          C.系統測試          D.迴歸測試
(39)A.軟體詳細設計說明書                 B.技術開發合同
C.軟體概要設計文件                      D.軟體配置文件

【答案】B C 【解析】
根據國家標準GB/T15532-2008,軟體測試可分為單元測試、整合測試、配置項測試、系統測試、驗收測試和迴歸測試等類別。
單元測試也稱為模組測試,測試的物件是可獨立編譯或彙編的程式模組、軟體構件或面向物件軟體中的類(統稱為模組),其目的是檢查每個模組能否正確地實現設計說明中的功能、效能、介面和其他設計約束等條件,發現模組內可能存在的各種差錯。單元測試的技術依據是軟體詳細設計說明書。
整合測試的目的是檢查模組之間,以及模組和己整合的軟體之間的介面關係,並驗證已整合的軟體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整合測試的技術依據是軟體概要設計文件。
系統測試的物件是完整的、整合的計算機系統,系統測試的目的是在真實系統工作環境下,驗證完整的軟體配置項能否和系統正確連線,並滿足系統/子系統設計文件和軟體開發合同規定的要求。系統測試的技術依據是使用者需求或開發合同。
配置項測試的物件是軟體配置項,配置項測試的目的是檢驗軟體配置項與軟體需求規格說明的一致性。
確認測試主要驗證軟體的功能、效能和其他特性是否與使用者需求一致。 驗收測試是指標對軟體需求規格說明,在交付前以使用者為主進行的測試。
迴歸測試的目的是測試軟體變更之後,變更部分的正確性和對變更需求的複合型,以及軟體原有的、正確的功能、效能和其他規定的要求的不損害性。

軟體架構風格是描述某一特定應用領域中系統組織方式的慣用模式。架構風格反映領域中眾多系統所共育的結構和(40),強調對架構(41)的重用。
(40)A.語義特性          B.功能需求          C.質量屬性          D.業務規則
(41)A.分析                B.設計                C.實現                D.評估

【答案】A B 【解析】本題考查軟體架構風格方面的基礎知識。
軟體架構設計的一個核心問題是能否使用重複的架構模式,即能否達到架構級的軟體重用。也就是說,能否在不同的軟體系統中,使用同一架構。基於這個目的,學者們開始研究和實踐軟體架構的風格和型別問題。軟體架構風格是描述某一特定應用領域中系統組織方式的慣用模式。它反映了領域中眾多系統所共有的結構和語義特性,並指導如何將各個模組和子系統有效地組織成一個完整的系統。按這種方式理解,軟體架構風格定義了用於描述系統的術語表和一組指導構件系統的規則。

軟體架構是降低成本、改進質量、按時和按需交付產品的關鍵因素。軟體架構設計需滿足系統的(42),如效能、安全性和可修改性等,並能夠指導設計人員和實現人員的工作。
(42)A.功能需求          B.效能需求          C.質量屬性          D.業務屬性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軟體架構設計方面的基礎知識。
軟體架構是降低成本、改進質量、按時和按需交付產品的關鍵因素,軟體架構設計需要滿足系統的質量屬性,如效能、安全性和可修改性等,軟體架構設計需要確定元件之間的依賴關係,支援專案計劃和管理活動,軟體架構能夠指導設計人員和實現人員的工作。一般在設計軟體架構之初,會根據使用者需求,確定多個候選架構,並從中選擇一個較優的架構,並隨著軟體的開發,對這個架構進行微調,以達到最佳效果。

架構描述語言(Architecture Description Language,ADL)是一種為明確說明軟體系統的概念架構和對這些概念架構建模提供功能的語言。ADL主要包括以下組成部分:元件、元件介面、(43)和架構配置。
(43)A.架構風格          B.架構實現          C.連線件           D.元件約束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架構描述語言的理解與掌握。 架構描述語言(Architecture Description
Language,ADL)是一種為明確說明軟體系統的概念架構和對這些概念架構建模提供功能的語言。ADL主要包括以下組成部分:元件、元件介面、連線件和架構配置。ADL對連線件的重視成為區分ADL和其他建模語言的重要特徵之一。

基於架構的軟體開發(Architecture Based Software Development,ABSD)強調由商業、質量和功能需求的組合驅動軟體架構設計。它強調採用(44)描述軟體架構,用(45)來描述需求。
(44)A.類圖和序列圖        B.視角與檢視     C.構建和類圖  D.構建與功能
(45)A.用例與類圖                         B.用例與視角     
C.用例與質量場景                       D.視角與質量場景

【答案】B C 【解析】本題考查基於架構的軟體開發方法的基礎知識。 根據定義,基於軟體架構的開發(Architecture BasedS
oftwareD
evelopment,ABSD)強調由商業、質量和功能需求的組合驅動軟體架構設計。它強調採用視角和檢視來描述軟體架構,採用用例和質量屬性場景來描述需求。

某公司擬開發一個地面清潔機器人。機器人的控制者首先定義清潔任務和任務之間的關係,機器人接受任務後,需要響應外界環境中觸發的一些突發事件,根據自身狀態進行動態調整,最終自動完成任務。針對上述需求,該機器人應該採用(46)架構風格最為合適。
(46)A.面向物件      B.主程式-子程式       C.規則系統      D.管道-過濾器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架構風格與架構設計策略的理解與掌握。
根據題目描述,機器人需要根據自身狀態的外界環境進行自動調整,這是一個典型的根據外部事件進行響應的場景。比較4個候選項,規則系統比較適合根據外鄒事件,以自身狀態為基礎自動進行處理和動作的場景。

某公司擬開發一個語音識別系統,其語音識別的主要過程包括分割原始語音訊號、識別音素、產生候選詞、判定語法片斷、提供語義解釋等,每個過程都需要進行基於先驗知識的條件判斷並進行相應的識別動作。針對該系統的特點,採用(47)架構風格最為合適。
(47)A.直譯器       B.面向物件          C.黑板            D.隱式呼叫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架構風格與架構設計策略的理解與掌握。
根據題目描述,語音識別系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專家系統,其特點是求解的正確結果不止一個,求解過程比較複雜,需要通過專家知識和反饋逐步得到正確結果。因此對比4個候選項,黑板結構特別適合求解這類問題。

某公司擬開發了個轎車巡航定速系統,系統需要持續測量車輛當前的實時速度,並根據設定的期望速度啟動控制轎車的油門和剎車。針對上述需求,採用(48)架構風格最為合適。
(48)A.直譯器       B.過程控制          C.分層               D.管道-過濾器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架構風格與架構設計策略的理解與掌握。
根據題目描述,轎車巡航定速系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控制系統,其特點是不斷採集系統當前狀態,與系統中的設定狀態進行對比,並通過將當前狀態與設定狀態進行對比從而進行控制。因此對比4個候選項,過程控制特別適合求解這類問題。

某公司擬開發一套線上遊戲系統,該系統的設計目標之一是支援使用者自行定義遊戲物件屬性,行為和物件之間的互動關係。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公司應該採用(49)架構風格最為合適。
(49)A.管道-過濾器        B.隱式呼叫      C.主程式-子程式       D.直譯器

【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軟體架構設計策略與架構風格的理解與掌握。
根據題幹描述,該軟體系統特別強呼叫戶定義系統中物件的關係和行為這一特性,這需要在軟體架構層面提供一種執行時的系統行為定義與改變的能力,根據常見架構風格的特點和適用環境,可以知道最合適的架構設計風格應該是直譯器風格。

某公司為其研發的硬體產品設計實現了一種特定的程式語言,為了方便開發者進行軟體開發,公司擬開發一套針對該程式語言的整合開發環境,包括程式碼編輯、語法高亮、程式碼編譯、執行除錯等功能。針對上述描述,該整合開發環境應採用(50)架構風格最為合適。
(50)A.管道-過濾器        B.資料倉儲      C.主程式-子程式       D.直譯器

【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軟體架構設計策略與架構風格的理解與掌握。
根據題幹描述,程式語言的整合開發環境需要提供程式碼編輯、語法高亮、程式碼編譯、執行除錯等功能,這些功能的特點是以軟體程式碼為中心進行對應的編譯處理與輔助操作。根據常見架構風格的特點和適用環境,可以知道最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