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E-R模型基礎知識

一、資料庫設計過程

資料庫設計的關鍵階段?
各個階段設計的主要任務?

基礎條件:清楚一個應用系統的功能需求與資料需求(直接與使用者互動、資料流程圖示例/UML類圖等)

核心階段:

  1. 資料庫建模階段(概念設計)
  2. 資料庫邏輯結構設計階段(邏輯設計)
  3. 資料庫物理設計階段(物理設計)

資料庫設計的後期工作(資料庫實現)

​ 根據設計的邏輯模型和物理模型->實際的資料庫結構

二、實體-聯絡模型(E-R模型)

E-R模型與E-R圖有何區別?
E-R模型-是一種描述方法
E-R圖-採用E-R模型方法,對一具體應用的描述(結果)
E-R模型有哪些基本要素?
E-R模型的三個最基本的要素:
實體集&屬性(矩形)-描述資料物件及特徵(內部結構);
聯絡集(菱形&連線)-描述資料對像間聯絡(外部結構)。
實體集也有超碼,候選碼,主碼嗎?
有,定義與作用都與關係模式類似!

實體集&聯絡集
分別指什麼?
聯絡集上也可以有屬性,表示何意?
可以帶屬性!表示聯絡的特徵(與聯絡相關)
實體集和聯絡集的示例
*實體集與實體間的關係?
實體集:相關型別實體(物件)的集合
*聯絡集與聯絡間的關係?
聯絡集:相關型別聯絡(連線)的集合
聯絡集的型別與弱實體集
聯絡集採用雙線表示何義?
弱實體集特點
1)沒有鍵;
2)存在依賴於
主實體集;
3)鍵由主實體
集鍵和它的
分辨符合並
構成。 如何解釋實體集自身的聯絡?
實體集到聯絡集採用雙線表示何義?
聯絡集有哪幾種常見型別(對映基數)?

四、複合屬性與多元聯絡集

1、複合屬性
E-R模型如何描述具有複雜結構的資料物件?
理論上講:
E-R模型可描述任何複雜客觀物件,實體集可以是任何一種複雜資料結構
因為:E-R模型重點是面向客觀世界,建立易於使用者理解的抽象資料模型
(它不關心資料如何才能夠被實際儲存)

2、多元聯絡與角色
什麼是多元聯絡集和角色?
多元聯絡集描述可否轉換為二元聯絡集描述? 多元聯絡的二元分解
(實體集間的關係):
對多元聯絡集R中的每個
實體(ai,bi,ci):
1. 建立實體集E中的一個
新實體ei=(ai , bi , ci)
2. 新增(ei,ai)到二元聯絡集RA
3. 新增(ei,bi)到二元聯絡集RB
4. 新增(ei,ci)到二元聯絡集RC

練習

設有商店和顧客兩個實體,“商店”有屬性:商店編號、商店名、地址、電話,“顧客”有屬性:顧客編號、姓名、地址、年齡、性別。

假設一個商店有多個顧客購物,一個顧客可以到多個商店購物,顧客每次去商店購物有一個消費金額和日期,而且規定每個顧客在每個商店裡每天最多消費一次。

圖書借閱管理系統具有以下功能:
​ 可隨時查詢書庫中現有書籍的數量與存放位置。
​ 所有各類書籍均可由書號唯一標識。
​ 可隨時查詢書籍借還情況,包括借書人單位、姓名、借書證號、借書日期和還書日期。
​ 任何人可借多種書,任何一種書可為多個人所借;
​ 借書證號具有唯一性。
​ 可通過資料庫中儲存的出版社的Email、電話、郵編及地址等資訊向相應出版社增購有關書籍。
​ 一個出版社可出版多種書籍,同一本書僅為一個出版社出版;
​ 出版社名具有唯一性。
請為該系統作概念模型設計,畫出ER圖.

人事管理系統
公司有多個部門,每個部門都有部長,副部長,職員
每一個職員都會有一個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