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路part2——物理層
2021-08-09 254
物理層概述
1.物理層基本概念
物理層解決如何在連線各種計算機的傳輸媒體上傳輸資料位元流,而不是指具體的傳輸媒體。
主要任務:確定與傳輸媒體介面有關的一些特性
特性:
2.資料通訊基礎知識
2.1資料通訊模型

2.2相關術語
資料:傳送資訊的實體
訊號:資料的電氣/電磁表現
數字訊號:代表訊息的引數取值是離散的
模擬訊號:代表引數的取值是來連續的
信源:產生和傳送資料的源頭
信宿:接收資料的終點
通道:訊號的傳輸媒介
2.3三種通訊方式
名稱 |
英文 |
定義 |
需要通道條數 |
單工通訊 |
Simplex |
只能一個發一個收 |
一條 |
半雙工通訊 |
half-duplex |
都可以發或者收,但是同一時間只能進行一個 |
兩條 |
全雙工通訊 |
duplex |
都可以同時收發資料 |
兩條 |
2.4兩種資料的傳輸方式
傳輸方式 |
特點 |
序列傳輸 |
速度慢,省錢,適合遠距離 |
並行傳輸 |
速度快,耗錢,適合近距離 |
2.5碼元(Symbol)
定義:碼元是指使用一個固定時長的訊號波形(數字脈衝),代表離散值的基本波形。當有多個離散狀態時,成為M進位制碼元
一個碼元可以攜帶多個位元的資訊
2.6波特(Baud)
定義:一秒傳輸的碼元數量
2.7速率
分為碼元傳輸速率和資訊傳輸速率
資訊傳輸速率:b/s,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網速
碼元傳輸速率:波特
2.8頻寬(Band Width)
用來表示最高資料速率
3.物理層傳輸介質
4.物理層裝置
4.1中繼器(RP repeater)
4.2集線器(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