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是網路工程裡面的專業術語,就是通過互聯把資訊從源地址傳輸到目的地址的活動。本質上就是一種對應關係。分為前端路由和後端路由。

後端路由:

URL 的請求地址與伺服器上的資源對應,根據不同的請求地址返回不同的資源。

前端路由:

在單頁面應用中,根據使用者觸發的事件,改變URL在不重新整理頁面的前提下,改變顯示內容。

1、前端路由實現原理

URL 的 hash 模式

改變 hash 值的時候,#是一個位置識別符號,可以進行頁面內的位置跳轉,並不會重新整理頁面。

通過 location.hash 改變頁面的 hash 值,如:

我們發現頁面並不會重新整理。

URL 的 history 模式

history 模式,有 5 種改變 url 而不重新整理頁面的方法,分別為:

history.pushState() //壓入棧
history.replaceState() // 替換當前url,不能返回上一個頁面
history.back() //返回上一個頁面
history.go(n) //n的值可以是大於0的,表示向前幾個,小於0時,表示向後退幾個
history.forward() //向前一步

history.go(-1) 等價於 history.back()

history.go(1) 等價於 history.forward()

前端三大框架,都有自己的路由:

Angular 有 ngRouter

React 有 ReactRouter

Vue 有 vue-Router

2、vue-Router 基本使用

2.1、安裝

npm install vue-router --save

使用 vue-router 的前提是 vue 必須使用

在 router 資料夾內 index.js 引入vue-router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VueRouter from 'vue-router' Vue.use(VueRouter) //引用 vue-router 外掛

2.2、配置路由

//配置路由與元件之間的關係
const route=[
{
path: '/',
// 當訪問 '/'的時候 路由重定向 到新的地址 '/home'
redirect: '/home',
},
{
path: '/home',
component: home,
},
{
path: '/login',
component: login,
},
]

2.3、例項化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mode: "history", //設定模式
routes
});

2.4、掛載路由

到 main.js 中,vue 例項化中,把 router 掛載的 vue 上。

let app = new Vue({
el:'#app',
data:{},
// 掛載到vue上面
router,
})

2.5、頁面上新增 router-link 和 router-view

<!-- 新增路由 -->
<router-link to="/home">首頁</router-link>
<router-link to="/about">關於</router-link> <!-- 展示路由內容 -->
<router-view />

router-link 預設會被渲染成 a 標籤,如:

<router-link to="/home">首頁</router-link>
// 渲染成
<a href="#/home">首頁</a>

router-view 是用來佔位的,將路由對應的元件展示到該位置。

3、router 的模式

路由模式有兩種,hash 和 history 模式。

3.1、hash 模式

vue-router 預設使用的是 hash 模式。

hash 的 url 中錨點就是 #xx 號後的內容,通過錨點作為路由地址,我們通常改變的是#號後的內容,實現瀏覽器渲染指定的元件,錨點發生改變會觸發 onhashchange 事件。

3.2、history 模式

history就是正常的 url,沒有#號,使用的時候需要伺服器進行配置。history模式下,對應的方法與上述 5 個方法是一樣的。

vue-router 中可以指定需要的模式: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mode:'history'
})

4、router-link的屬性

router-link 預設會渲染成 a 標籤,但是有時候你想渲染成別的標籤也是可以的。

4.1、tag 屬性

tag屬性是用來設定 router-link 標籤渲染型別的,如我們想把 router-link 渲染成 button,如:

<router-link to="/home" tag="button">首頁</router-link>

檢視渲染後的元素,發現變成 button 標籤了,對應的 to 新增的屬性值就會失效。此時點選無法跳轉到對應內容,可繼續閱讀下邊跳轉方式。

除了 button ,tag 的屬性值還可以是其他任意標籤,router-link 自動渲染成對應的標籤。

4.2、replace 屬性

replace與上邊 history 模式中的 replaceState 對應,跳轉的時候不會留下 history 記錄,指定replace 的情況下,不能返回上一頁。

<router-link to="/home" replace>首頁</router-link>

4.3、active-class

active-class 設定 router-link 點選當前選中的類名,預設情況下類名為:router-link-active

<a href="#/"
aria-current="page"
class="router-link-exact-active router-link-active">
首頁
</a>

設定當前元素樣式需要設定到:router-link-active。

設定 active-class ,如:

<router-link to="/" active-class="active">首頁</router-link>
// router-link-active 類名會被替換成 active

如果需要把全域性的 router-link 的選擇類名都修改成自定義的,一個一個單獨設定工作量太大,可以在 router 中統一設定。

const router=new VueRouter({
routes,
mode: 'hash',
linkActiveClasss: 'active' //統一設定類名
})

5、vue-Rrouter 頁面跳轉方式

5.1、router-link 實現

// 簡單寫法
<router-link to="/">首頁</router-link> //使用動態的path
<router-link :to="{ path : '/' }"></router-link>
可以使用path 也可以使用name //帶傳參跳轉1
<router-link :to="
{ name:'home', params:{ id:'123' , name:'gq' }}
">
</router-link> //帶傳參跳轉
<router-link :to="
{ path:'/', query:{ id:'123' , name:'gq' }}
">
</router-link>

5.2、通過 js 實現跳轉

// 簡單寫法
this.$router.push({ path:'/' })
// push 與history.pushState 一樣 //帶參跳轉
this.$router.push({
name: 'home' , params: { id:'123' , name:'gq' }
}) //帶多種引數
this.$router.push({
name: 'home' ,
params: { id:'123' , name:'gq' },
query: { plan:'private' }
})

6、動態路由

在某些情況下,一個頁面的 path 路徑可能是不確定的,如:希望的路徑為 /user/123或 /user/456 。後邊的值為使用者 id 或其他值。

配置路由

routers:[
{
path: '/user/:id',
component:()=>{ import('../views/user.vue') }
}
]

新增路由

<router-link to="/user/123"> user:123 </router-link>
<router-link to="/user/456"> user:456 </router-link> //動態設定後邊id值
<router-link :to=" '/user/'+id "> user:{{ id }} </router-link>

獲取後邊動態值

this.$route.params.id 
此處的 id 是配置路由處設定的 id ,只要保持一致就可以了

方式二:使用 query 進行傳參

<router-link to="/user?id=123"></router-link>

//取值時
this.$route.query.id

另外,this.$router.addRoutes([]) 也可以新增動態路由,裡面傳的是一個數組,與 routes 配置一樣。

7、路由的懶載入

懶載入通俗的講就是使用的時候再載入,不使用的時候不載入。

打包構建應用程式的時候,js包會變得很大,影響載入速度,如果我們能把不同路由對應的元件分割成不同的程式碼塊,然後訪問路由的時候才載入對應的元件,這樣就更加高效了。

路由懶載入到底做了什麼呢?主要作用就是將路由對應的元件打包成一個js程式碼塊,只有路由訪問的時候,才載入對應的 js 。

//直接引用的
import Home from './component/home'
const routes = [
{
path:'/home',
component:Home
}
] //懶載入
const routes = [
{
path:'/home',
component:()=>{ import('./component/home') }
}
]

8、巢狀路由

實際應用中,通常由多層巢狀的元件組合而成。

實現步驟:

第一:建立對應的子元件,並且在路由對映中配置對應的子路由。

第二:元件內部使用 router-view 標籤

{
path: "/body",
component: ()=> import( "../components/bodyLayout.vue"),,
children:[
{
path: "manager",
component: ()=> import( "../components/blankView.vue"),
children:[
{
path: "user",
component: ()=> import( "../views/manager/user.vue")
},
]
},
]
}

訪問 user 元件時,路由為:/body/manager/user

注意:巢狀路由設定 path 時,不能新增 “/”,否則路由就變了。

{
path: "/user",
component: ()=> import( "../views/manager/user.vue")
}
//此時訪問路由就變成了 " /user "

9、router 與 route 區別

試著在main.js 列印 router 在任意元件內列印 this.$router,列印結果如圖:

我們發現兩個結果是一模一樣的。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下面的意思了。

router 為 VueRouter 例項,擁有自己的方法,如:使用 new VueRouter建立的例項,想要導航到不同url,可以使用 router.push ,跳轉方式中有介紹。

route 為當前活躍狀態路由物件,有當前路由的資訊,可以通過該物件,獲取 path、params引數、query引數、name、matched、hash

10、路由守衛

為什麼使用導航守衛?我們來考慮一個需求:在 SPA應用中,網頁標題跟著頁面切換如何變動?

// 在對應的元件內新增
created(){
document.title="測試"
}
訪問該元件時,標題自動切換為 ”測試“

如果使用上述方法,那麼對應已開發的元件有多少個,我們就得新增多少次,實在是太麻煩了,所以我們要藉助路由守衛,統一修改,也便於維護。

10.1、全域性守衛

1>、使用 router.beforeEach 註冊一個全域性前置守衛,只要路由變動時,都會經過它。beforeEach 接收的引數是一個函式,包含的引數有三個。

router.beforeEach((to,from,next)=>{
// 路由從 from 跳轉到 to
// 我們只需要在路由上增加一個 name屬性就可以了
document.title = from.name
next()
})

注意:上述三個引數順序不能改變。next 不能丟,必須新增,否則頁面跳轉的時候沒法到下一步,卡在空白區域。

2>、使用 router.afterEach 註冊一個全域性後置守衛。

router.afterEach((to,from)=>{
console.log('後置守衛')
})

這兩個守衛都是全域性守衛,afterEach 是在路由跳轉完成才執行的,所以不需要 next 。引數只有兩個。

10.2、路由獨享守衛

路由配置上直接定義的守衛,用法與全域性守衛一致,只是將其放在其中一個路由物件中,只有這個路由下起作用。

{
path: "/test",
name: "測試",
component: ()=> import( "../views/manager/test.vue"),
beforeEnter:(to,from,next)=>{
console.log('test進入前')
next()
}
}

這些守衛與全域性前置守衛的方法引數是一樣的。

10.3、元件內守衛

可以在路由元件內直接定義路由導航守衛,定義在元件內的就是元件內守衛。

const Foo = {
template: `...`,
beforeRouteEnter(to, from, next) {
// 在渲染該元件的對應路由被 confirm 前呼叫
// 不!能!獲取元件例項 `this`
// 因為當守衛執行前,元件例項還沒被建立
},
beforeRouteUpdate(to, from, next) {
// 在當前路由改變,但是該元件被複用時呼叫
// 舉例來說,對於一個帶有動態引數的路徑 /foo/:id,在 /foo/1 和 /foo/2 之間跳轉的時候,
// 由於會渲染同樣的 Foo 元件,因此元件例項會被複用。而這個鉤子就會在這個情況下被呼叫。
// 可以訪問元件例項 `this`
},
beforeRouteLeave(to, from, next) {
// 導航離開該元件的對應路由時呼叫
// 可以訪問元件例項 `this`
}
}

注意:beforeRouteLeave 離開路由時執行,必須新增 next,否則無法正常跳轉到下一個路由。

11、keep-alive

切換路由的時候頁面每次都會重新渲染,我們有的元件會存在一些資料需要保留,不希望來回切換時每次都重新渲染,所以就使用 keep-alive 包裹元件,這樣只有第一次執行載入時會執行 created mounted 等鉤子函式。

keep-alive 是 Vue 內建的一個元件,可以使被包含的元件保留狀態,或避免重新渲染。

<div id="app">
<router-link to="/home">home</router-link>
<router-link to="/login">login</router-link>
<keep-alive>
<router-view></router-view>
</keep-alive>
</div>

新增 keep-alive 元件,切換的時候,元件只會在第一次的時候渲染元件,之後進入不會重新渲染。

11.1、keep-alive 特定方法

activated(){
console.log('activated')
},
deactivated(){
console.log("deactivated")
}

這兩個函式,只有元件被保持了狀態,使用keep-alive時,才是有效會執行的。

keep-alive生命週期執行順序:

created -> mounted -> activated

deactivated 在退出後才會觸發

11.2、keep-alive 屬性

keep-alive 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屬性:

include - 字串或正則表示式,只有匹配元件的時候才會被快取

exclude - 字串或正則表示式,任何匹配的元件都不會被快取

<keep-alive include="test">
<router-view></router-view>
</keep-alive> //test元件 新增name屬性
<template>
<div>
test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test'
}
<script>

此時只有 test 元件會被快取,其他任意元件都不會快取。

如果還有其他元件同時需要被快取,include可新增多個值,只用逗號隔開,但不能新增空格。

<keep-alive include="test,user">
<router-view></router-view>
</keep-alive>

exclude的使用:

<keep-alive exclude="test,user">
<router-view></router-view>
</keep-alive>

正好與上例項相反,只有 test,user 兩個元件不被快取,其他的被快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