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跟著視訊自學好幾天Python全棧開發了,今天決定聽老師的,開始寫blog,聽說大神都回來寫blog來記錄自己的成長。
我特別認真的跟著這個視訊來學習,(他們開課前的保證書,我也寫了一份,哈哈哈。。。)我現在是準大學生,準備學習程式設計,日後做一個程式設計師,哈哈哈。聽說程式設計師很苦逼,不過貌似掙得也很多啊。並且我貌似也只喜歡計算機這個方面,所以我想在這個行業發光。
       前些天學習了一些Linux一些命令:
  1. pwd     檢視你當前所在的目錄  /root=計算機/E盤
  2. /    是根目錄
  3. cd(change directory) 切換     cd   111   切換到111
  4. ls 檢視當前目錄下檔案
  5. /rwxr-xr-x   -   檔案   d  目錄
  6. ls -l 列出當前目錄詳細檔案資訊
  7. ls -lh人性化的展示檔案列表  h =human            ls -lh 111     檢視有多少檔案
  8. ls -a顯示隱藏檔案
  9. cd..返回上一層目錄     cd../../../   返回三層
  10. vim .test建立一個隱藏檔案(不是資料夾)     先按  i    進入INSERT(插入模式)     寫完檔案     按Esc退出,再按shift+:   再輸入wq 再敲回車就儲存且退出了。
  11. cat 111         展示這個檔案
  12. more 111      慢慢的看這個檔案   回車(一行一行的看)    空格(一頁一頁的看)
  13. mkdir 111   建立111資料夾
  14. mkdir -p    CN/HEBEI/XINGTAI    遞迴的建立
  15. mv 111 222/ 把111移動到222
  16. tree 111  顯示111目錄的樹結構
  17. df  檢視磁碟大小
  18. df -h人性化的展示磁碟使用量
  19. date  系統時間
  20. kill    27317(程序號)回車      終結27317程式
  21. top 檢視系統性能   q 退出
            cpu:     
                  user:使用者程序所佔的cpu
                  system:作業系統本身所佔的cpu
                  idle:cpu空閒率
                  iowait:cpu等待io的時間比
         mem(Memory):
                 total:1000M
                  usage:記憶體使用   800M
                  free:記憶體空閒  200M
                  buffered:快取   500M
            total free mem = free + cached +buffered =740M
             total usage = 1000M-740M=260M
  1. find / -name *111*按檔名模糊查詢
  2. find / -size +90M |xargs  ls  -lh   按大小檢視檔案
  3. rm刪除檔案   rm -rf111    (基本不可恢復的刪除)
嗯,就統計這麼多吧。要保持寫blog的習慣。堅持下去。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