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厚置備延遲置零;
(2)厚置備置零;
(3)Thin Provision(精簡置備)。
這三種類型的磁碟,每一種型別的磁碟建立的方式和磁碟效能都有所不同,具體解釋如下。
1、厚置備延遲置零
舉例,本次建立的磁碟為200GB大小,如果選擇厚置備延遲置零,VMware會在整個磁碟中劃分一個200GB的空間專用於此虛擬機器,故會建立一個200GB的vmdk檔案,但由於是延遲置零,故假如目前只用到了50G空間,VMware會先zero(置零)這50G空間,後面150G空間會等到用到的時候再zero(置零),這種工作機制會對磁碟效能造成一定的影響。
2、厚置備置零
舉例,如下圖,本次建立的磁碟為200GB大小,如果選擇厚置備置零,VMware會在整個磁碟中劃分一個200GB的空間專用於此虛擬機器,故會建立一個200GB的vmdk檔案,由於是置零模式,故VMware會將這200GB的空間全部進行zero(置零)工作,故建立磁碟時比其它兩種模式花的時間都要長,這種機制的磁碟的效能是最好的,因為這就好像是給虛擬機器掛載了一塊獨立的硬碟,硬碟上的空間也全部屬於該虛擬機器,且提前也都已經格式化好,後期不管隨著資料怎麼增長,都可以直接使用這200G的空間,沒有zero(置零)的操作了。
3、Thin Provision(精簡置備)
舉例,如下圖,本次建立的磁碟為200GB大小,如果選擇Thin Provision(精科置備),VMware會在整個磁碟中劃分一個200GB的置備空間,但此200GB沒有從整個磁碟中真正劃出來,它的vmdk檔案在虛擬機器剛建立時可能為0KB,以後隨著虛擬機器的使用空間越來越大,再給它劃分更多的空間,直至200GB全部給這虛擬機器。就好像是給虛擬機器掛載了一塊空間會不斷變化的硬碟,開始很小,後期會根據你的使用情況不斷的增長空間。
故選擇精簡置備時,有個好處是,可以建立更多的虛擬機器,如建立10個虛擬機器,每個虛擬機器建立(置備)了200GB空間,那就是2000GB,但整個磁碟可能只有1000GB,但也能成功建立,因為置備的2000G,VMware沒有真正給每個虛擬機器200G,而是在以後不斷的使用中慢慢增長至200G,所以選擇精簡模式,很容易出現整個磁碟卷空間爆滿的情況,導致虛擬機器執行不正常。
根據這三種類型的磁碟的瞭解,磁碟的效能排序應該是:厚置備置零>厚置備延遲置零>Thic Provision(精科置備)。
厚置備置零和厚置備延遲置零對磁碟空間的使用最快,Thic Provision(精科置備)最節省磁碟空間,但也容易出現磁碟“爆倉”的危險。